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自買了GLC300後..平路上的確是還挺舒適的..
但上個月跑完蘇花後..太后暈到不行..直喊在也不去花蓮玩了..
這時..我知道..避震應該要想辦法解決了..
當初外匯選的是489氣壓..
詢問不少修理廠..得知的結果是..沒辦法改..
我的天丫..難不成要把氣壓換回機械式避震..
當初還特地去找氣壓..就是想讓家人更舒適..
終於..在亞馬遜找到可編寫氣壓行程的OBD..
也不知道是否真有效果..後來和車友聊了之後..
的確有車友改過..於是就一連串的瘋狂爬文..
無奈有關氣壓避震的文真的好少..
所以這篇就來發發氣壓避震更改行程編寫的文章..
因小弟英文文肓..於是找了專業代購..在11/20和代購談好後..
11/21下訂...從白俄羅斯寄過來..於11/27日就收到東西了..

開箱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終於在今天..跑了趟苗栗跟代購家見面拿取專用的OBD

拿到物品後..從下方電腦插入..引擎開啟就可選擇..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一為原車設定..二為設定修改下降..三自行設定行程(忘了拍照)
缺點是以C模式為標準設定..最大行程上升4公分..下降7公分..(原廠設定為下降3.2)
所以還有3.8的空間可下降..但不可做單模式調整

小玩一下還把行程設到最低..可以藏胎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親愛的..我讓489發揮應有的實力了


這篇希望對489氣壓避震覺得過軟的車友有幫助
還好沒改V3..畢竟從氣壓改回機械..就像退階似的..浪費了原本的氣壓避震

在來說說今天從苗栗開回宜蘭的心得..
改上後選用後勤設定的降底模式..
讓原本的S模式行程套用在C模式行程上..
舒適性一樣存在..但不會過軟..更好開..
S模式趴的更低..在高速上拉到180還不會覺得軟..
在實質上真的很有幫助..這應該才是發揮氣壓避震最大的效果..
這錢花的值得..
2020-11-30 14:0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實力 489
木工工會 wrote:
自買了GLC300後...(恕刪)

開車習慣改一下就好了
後座暈車都是激烈操駕的問題
過彎慢一點 油門剎車輕一點
想熱血就獨自外出在來
阿 丹 wrote:
開車習慣改一下就好了(恕刪)


載老婆小孩我開並不快。glc其實我覺得滿明顯的避震過軟。這問題也並不是在我身上才有。暈車是體質問題。這我是認同的。但glc本來避震確實也沒很優。平路上開絕對沒問題。山路就沒那麼好跑了
單純改變原廠設定的氣壓高度 應該只是高度的改變, 並不會有變硬的感覺才對, 應該是晃動感減少了 .
有選配 電磁避震嗎?

另外也不建議 降太低 會增加氣囊包的互相摩擦的面積 降低使用壽命.
郝年冬 wrote:
單純改變原廠設定的氣(恕刪)


是的..就單純降低高度..所以甩幅變小了..感覺就沒那麼晃動..
沒降到非常低..就比原本的下降約1.5公分左右..
並非調到最低..就很有感了..
平常就像以S模式在巿區開車..只是現在調成C模式就是原本S模式的高度在作動..
若調成S模式..就會比原本的S在下降約1.5這樣..
我個人的用車習慣是覺得這樣的模式在巿區開很剛好..
也不會有大甩幅..舒適性也兼具..
調成S模式就真的有比較像在運動的感受..
大腳油門也很有感..
GLC真的暈,能賣這麼好真不可思議
awilliam wrote:
GLC真的暈,能賣這(恕刪)


三芒星的光環吧。不過除了避震問題外。其他個人認為到是都還不錯。至少有解決方案。雖然是花了兩萬多大洋。至少沒有白花。氣壓避震還是很不錯的。就是預設行程過高罷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