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G Black Series 是品牌自 2006 年開始的計畫,雖然不是旗下車款皆有,但只要掛上 Black Series 標籤,就代表這是該車款中最後且性能最為極端的車型,而早在 AMG GT 車系問世時,原廠就已打定主意,要在該車系上施做大幅度的強化工程,讓車系週期中的 AMG GT R 與 R Pro 等車型備受考驗,因為大家都知道等到最後會有 AMG GT Black Series。

熬過長久的等待,AMG GT Black Series 終於出場,雖然這意味車系週期即將到達末期,可同時代表 AMG 所能提供的最強性能。動力系統維持 4.0 V8 架構,但用於 Black Series 上經過大幅度修改,改良過後的曲軸、凸輪軸、進氣岐管、點火順序等,同時加大渦輪吞吐量,相較於 AMG GT R 每小時 900 公斤的吞吐量,AMG GT Black Series 增加到每小時 1100 公斤,斷油轉速也從 7000 轉延後至 7200 轉,使其得到專屬 M178 LS2 代號。最大動力能夠輸出 730 匹、扭力達到 81.58 公斤米,百公里加速 3.2 秒、兩百公里加速不到 9 秒、最高時速 325 公里。
動力性能除了引擎改良,同時還有來自於變速箱的貢獻。AMG GT Black Series 同樣維持七速雙離合器與放置在後軸的設定,達成最佳配重比例,且經過修改後能完全對應引擎輸出動力,甚至提供更出色的換檔速度與冷卻性能。引擎傳輸動力到變速箱的傳動軸,直接由碳纖維取代鋁合金,減重 40% 後只有13.9 公斤負載,讓動力輸出反應更即時、更直接。

車體系統大致上維持相同架構,然而 AMG GT Black Series 擁有與車系中其它成員更多的車體強化結構,應用材質包含鋁材與碳纖維等,包含引擎蓋、車頂、空力套件等都是純碳纖維,結合空氣力學設計,甚至前後擋風玻璃都是經過智能科技減重的成果。在此之餘,甚至使用碳纖維材質打造底盤支架,或是鍛造鋁與專門為 AMG GT Black 打造的一體成型前副車架等。底盤懸吊擁有更大且能調整的傾角設定,實現更出色的彎速極限,前輪轉向機構使用鍛造鋁材質減少簧下負擔、後軸則使用源自於賽車的魚眼關節與可調後防傾桿,得以在作動時不會改變角度設定,從而實現更精準、清晰的轉向回饋。


Black Series 電子式懸吊可以自動調節四輪阻尼,依照路況與速度快速調節各輪阻尼狀態,而來自於賽車技術的阻尼內閥門設計,可以更快速、更敏捷的調整避震器特性,在轉彎和煞車時減少懸吊壓縮行程,再次優化轉向表現。而依照 AMG Dynamic Select 提供的三種模式,Comfort(一定還是很不舒服)、Sport、Sport+,其中 Sport+ 依照系統主動識別路面調整狀態,搭配賽道辨別系統,於知名賽道中還能提供最佳化設定,而這也是 AMG Black Series 專屬能力。
透過 AMG Traction Control 強大電控能力,不僅可以將 ESP 完全關閉,還可以自主調整預設 9 段介入程度,這與 AMG GT R 相似,但在 Black Series 上進一步設定。藉由傳感器獲得的摩擦係數,控制單元的評估與反應可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實現,並調節引擎、變速箱、差速器鎖定狀態,讓車輛在駕駛的指定的狀態下允許最大限度加速或滑行。預設完成後,透過中控台上的旋鈕可以快速切換 9 種介入程度,即便是帶著賽車手套也可以快速、清晰操作,對於賽道駕駛提供相當大的便利性。

制動系統與輪胎,AMG GT Black Series 使用陶瓷複合式材質,並以黑色卡鉗白色字體展現高辨識度,因應極端環境下的高溫,陶瓷複合材質有更好的耐受性。輪胎延續與 Michelin 合作開發專用胎款,雖然同樣掛上 Pilot Sport Cup 2 R 標籤,但其細分的型號則是 Pilot Sport Cup 2 R Mo,且經過近一步的胎料與結構強化,AMG GT Black Series 專屬的 Pilot Sport Cup 2 R Mo2 比 AMG GT R 性能更強。至於尺寸是前後配的前 10J:285/35ZR19、後 12J:335/30ZR20。

AMG GT Black Series 外觀結合材質科技與空氣力學技術,為車輛性能做出極大貢獻,讓各系統硬體有更完整的發揮,光是進氣口、尾翼就有如同 GT 賽車的震懾感,事實上,AMG GT Black Series 的空力技術有許多是直接從 GT3 賽車下放而來,同時兼顧賽熱與空氣力學表現,從而增加下壓力表現。前碳纖維可調擾流具有 Stree 與 Race 兩種模式,Race 模式下可以增下車底負壓,加快氣流流動速度,從而因車速變化增加下壓力,同時與後尾翼協同增加下壓力。
前保險桿的碩大進氣口,則會由碳纖維引擎蓋上的散熱口導出,這同樣也是源自於賽車的設計,不僅有效散熱,對於下壓力也有所助益,而且通過氣流還被設計成會由擋風玻璃與 A 柱通過,引導至車後與後尾翼再加添下壓力。前輪後方的開孔,除了為輪胎與煞車系統散熱導流,碳纖維鰭片也能通導氣流到車側後進氣口,供後方變速箱冷卻器散熱。
至於大型後尾翼全數由碳纖維材質製成,並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能透過 dynamic Select 系統電子調節 20 度,改善車輛的橫向與縱向力學,直行時放平減少空氣阻力,傾斜時則能增加阻力強化制動、轉彎性能。下層窄小的翼片則是為了通過車身的氣流設計,有效應用所有通過車身的氣流增加下壓力。而在 Dynamic Select 的 Basic、Advanced、Pro、Master 等不同模式下,會有不同對應狀態,以 Master 為例:時速 250 公里前尾翼將呈現最大下壓力狀態,而當時速超過 250 公里時則會自動打平協助家動力系統加速,若系統偵測到駕駛有急制動、轉向需求時,會瞬間傾斜提供協助;當然也可以自主調整翼片傾斜角度。
AMG GT Black Series 空力技術的最後一個關鍵是平整化底盤,但作為極致的速度機器,AMG GT Black Series 底板不僅單純的平整化,同時還要兼顧散熱與加速導向氣流的效果,加快與後下擾流協同作業,實現 250 公里速度下達到 400 公斤的下壓力。






至於座艙內能能介紹的就不多了,基本上維持 AMG GT 車系設計架構,並使用大量黑色元素與真皮、Alcantara 面料包覆,搭配橘色車縫線點綴。電子儀錶為 12.3 寸、中控螢幕則是 10.25寸,並提供多種顯示模式,同時也針對駕駛需求與獨特身份進行專屬優化。另外還能加選內裝夜色套件,針對換檔撥片等細節進行黑化。
最後,AMG GT Black Series 還有 Track Package 套件可選,包含碳纖維桶椅、四點式安全帶,鈦合金防滾籠、滅火器等,增加固定性與戰鬥氛圍的同時,對於車身剛性能有更更更近一步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