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個月前在濱江買了一台2019年的A250
牽車後大約一個禮拜後慢慢從開心的心情到充滿疑惑
,車子開始一直出現各種問題,從一開始的門板異音這我就算了,還有每次發動螢幕都會顯示號誌輔助未運作(這個業代跟我說回原廠軟體更新就沒事了),到後來的冷氣不冷,記得發生過兩次還是三次,其中一次最扯的是從中和往台北,一上車發動冷氣開始吹熱風,風速調最大溫度調最低整路都是熱風,儀表板顯示室外溫度54度(溫度感知器有問題),八月份的事,我整個人在車上飆汗,直到已經開到台北了我受不了了路邊稍停熄火重新發動才開始給一點冷風,後來按下車內賓士原廠通話按鈕他們派行動人員來幫我看車,看完說這要回原廠哦,應該是漏冷媒,這溫度很不正常,我就這樣安排原廠的檢測了,後續又是一連串的傻眼
首先我預約早上9:30,準時到了台隆濱江廠之後車交給他們,一等就是6小時,這我也就算了,畢竟檢測需要時間,但...六小時後技師來跟我說,可能要再留一小時的車,因為還沒確定到底是什麼問題...蛤?
不是已經給了六小時了嗎...?我就這樣又多等了一小時,最後他們說要留車一個晚上,我看到我的車室內閱讀燈那塊被拆下來,其實我知道是檢測難免會拆東西,但我的車才買了一個月多,就要被拆東拆西我真的覺得感覺很差,好了...該拆也拆了,該留車也留了,折騰一天的車隔天取車應該沒有問題了吧,結果取車後回到家隔天上班我螢幕又出現號誌輔助未運作....................不是說進廠軟體更新就好了嗎?我在台隆等了七小時又把車留一個晚上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感覺真的很差勁
真的真的很差勁
可能我只是一台200萬的A系列所以隨便吧...
我前一台車是福斯新車Glof7代
雖然不是什麼高端品牌但我覺得從買來開了三年多中間沒什麼不愉快
這是我第一次買賓士,還被人家揶揄說很有錢哦買台灣代理,現在大家都嘛買外匯,我當然知道外匯比較便宜選配又多,很划算,但我會選擇原廠購買就是覺得原廠買車問題應該比較少,對於原廠賣出去的車後勤保養廠應該會比較認真對待,我錯了...當初應該直接買外匯的,我身邊朋友也有很多人想買賓士,但我跟他們說...考慮一下吧,還有很多德國車品牌可以選,因為這次整個購買過程到使用過程還有他們處理車子的過程我都覺得這品牌不值得花這些錢受這些鳥氣,還沒牽車前本來打算這台開三年後一樣換賓士,現在我不會再有這念頭了,我還會跟朋友說要買賓士原廠你考慮一下吧...
真的
感受真的糟透了
摸頭部隊還不趕快出動,保密協定先擬好,請客戶簽好簽滿!
樓主請加油,如果你說的都是事實,賓士告不了你的(遣詞用字不要加入情緒)。
納蘭想想如果用一年時間記錄各車廠上網抱怨的消費者,最後被摸頭的比率,分析各車廠處理網路客訴案件的方式和結果,與口碑的相關性,寫成一篇EMBA論文,不知道會不會被教授接受?
skyline368 wrote:
大約兩個月前在濱江買...(恕刪)
我的A250跟你的狀況一模一樣,室外溫度感知器有問題,也衝到60幾度過,然後室內冷氣溫度不冷,後來都是出保固把感應器換掉,一個是室外裝在前保桿左側,一個是室內裝在前頂燈座內部。
然後後座頂棚有異音,也是回廠抓了好幾次,才搞定。以上都是南港廠幫我搞定的。
小弟開過audi,bmw,vw的車,現役還有一台法系休旅,說真心話,這台A250讓我覺得benz的品質也不過爾爾啦!鳥鳥的。
不過這些車系都有各自的問題,我的audi會吃機油,bmw傳動軸異音,後頂棚異音,peugeot的電子系統有時候兩光兩光的,反而vw的妥善率我覺得還行,只是保養費用不輸雙b。
但整體來說其實我從買車到現在我完全沒有感受到我是買一個從小聽長輩口中賓士賓士那種高級車的感覺,當初買車我並不知道台隆濱江原來沒交車室,原本打算交車的時候幫他拍多一點好看的照片紀念人生終於靠自己買到一台小時後夢想品牌的念頭全都沒了,畢竟再保養廠內交車旁邊一堆其他保養車輛一個簡陋的地方我也是鼻子摸摸苦笑一下就算了,只希望車子牽到後沒有什麼問題使用上讓我覺得這品牌的確有他貴的道理就好了,但我得到的卻是滿滿的無言跟傻眼,可能期待太高所以失望感越重,一切的一切都跟我當初在簽下那份新車合約書所想的不一樣,所以很反彈,身邊朋友如果跟我說想買賓士我認真不會推薦他們去原廠買新車,因為我想不到放棄外匯選擇原廠的理由是什麼,認真的覺得200萬可以選擇的車款不少,新車/外匯/中古各品牌200萬真的很好買,現在抱怨這些其實也於事無補,我就看接下來他們會怎麼處理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