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自2005年購買的福特Metrostar 2.5 V6,A+,在服役了近14年後,里程數約20萬公里,也陸續出現問題(前擋有條逐漸長大的裂痕),因此也開始考慮要換車。
二、現況
Metrostar據說有歐系汽車血統,不過似乎賣得不大好,因此當時配備還蠻不錯的:有定速、自動頭燈,雨滴感應式雨刷、後視鏡自動收折、電動後遮陽簾等,加上歐系血統的操控性,2.5 V6的引擎馬力還算不錯,這都是Metrostar的優點。
Metrostar的缺點則是:似乎久久會出點狀況、每年稅金高(與3.0同一級距,約2.2萬)、隔音差等。
換車當然就是希望:在經濟情況許可下。保留優點、改正缺點。
三、分析及評估
1. 國產車選項少
發現國產車沒幾個選項,又對Nissan、Honda都沒興趣。甚至連Toyota Camry hybrid都已改為進口。Toyota的車據說妥善率佳(尤其是高階版的Lexus,據說車子幾年都沒毛病⋯),而油電車似乎是技術領先、省油效率佳。加上十幾年前在美國開過Camry的經驗,因此第一選項就是Toyota Camry hybrid(進口)。
2. Camry試駕:
Camry hybrid已改為日本進口,價格也來到139萬,據說訂車後要等幾個月才能拿到車。既然如此,議價空間似乎不樂觀,
試駕了Camry(2.5汽油版)發現,網路上所說(開Toyota的車像在開船)還真是有所本。加上2.5 升的引擎稅金較高,因此,就決定改其他車型。
3. Lexus es200:
國產車沒有中意的(Camry其實也是進口車),目標就朝向進口車。那就先以Lexus為目標,因為親友開過Lexus表示:Lexus妥善率高,開了數年只壞過一 (兩)樣東西,CP值很高。
據說IS後座很窄,家裏的人都人高馬大,就選了es200,2.0升自然進氣。300h似乎功能更佳,不過考量引擎是2.5升,另有一個大電池,以及價格較高,雖然很省油,但是考慮後續接手價格可能不佳,就先放棄好了。
經過試駕,我覺得es200底盤還不錯,車內空間大,很多功能都有,CP值及總價都很符合求,唯一的問題就是:車長近五公尺,較不易停車,太座覺得不大敢開車。
後來有開個芭樂價給業務,業務努力兩次後就再也不理我們了。
4. Benz C200:
太座很久以前就一直想買Benz,原本規劃下部車再買,不過,現在中大型房車價格也都是三位數起跳,賓士入門款差距還不巨大,因此直上賓士也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做了功課,網路上的專家建議應選23P、娛樂十吋大螢幕、免持鑰匙開門。
試駕C200 18/19年式(其實就是去年陽春版的車),感覺和Metrostar味道很像。安全的功能不少。業務報18/19年式的價格,折2X萬,隔熱紙、mio行車記錄器。公司送第一年乙式保險、三張保養券、行李箱(五月交車)、抽歐洲商務艙機票(五月交車)。對19/19年式則不報價(幾乎沒折價)。
問了另外兩間業務,總結業務資訊如下:
* 賓士公司的促銷:先送乙式險,等再送三年保養券的時候,幾乎就是到底了。(改款前的促銷)
* 18/19年式剩沒幾輛了。
* 19/19年式:本月公司給的條件比上個月差。
* 折2X萬:(對18年小改款)應該是很好的折扣。
經判斷,19/19年式的總價較高(227)優惠應該比不上18/19年式,所以決定立即訂車(最後一部黑色非展示車)。把網路所查到的一張「網路神單」寄給業務,業務說超出他權限,要晚一點問主管。過了幾小時,業務來電還一點價,就這樣成交了。
四、選車號及交車
1. 選車號
經過太座選號,決定續用Metrostar的車號。到北部各監理站收尋多日,終於在宜蘭找到同號碼車牌。
2. 2019/6/9(日)C200關渡中心交車
當天有幾組同時交車,所以產品專家指導的時間也不大多,大部份還是由業務介紹車子功能。順便將賓士卡的申請資料交給業務申請。
五、C200 18/19年式開車感想:
1. 比起原來的Metrostar,C200開起來更緊緻,有人車合一的感覺,不禁讓人讚歎德國人的造車工藝,也難怪Benz賣這麼貴。路感更清晰!(哈哈,這和Lexus是完全不同的駕車體驗!)
2. 渦輪增壓引擎加上EQ輕油電,讓人不覺得這只是1500cc的小引擎。
3. 雖然沒有23P的主動跟車、數位儀表板、10吋大螢幕等,不過18/19年式標配也有盲點偵測、自動停車、定速巡航、限速、怠速熄火、EQ輕油電系統⋯⋯等主被動安全、節能系統,作為Benz的入門車,C200是個蠻不錯的選項。
(2019-07-11)
更新一下駕駛心得:
一個多月來,感受到C200精緻細膩的駕駛感覺,動力充足,一點也不覺得只有1500cc。不過也因為這樣和以前metrostar 2.5l V6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滑行:
Metrostar車重、自然進氣,遠遠看到紅燈,放開油門,車子就很順、迅速的滑到紅燈前。
C200是渦輪動力,又有EQ動力回充系統,因此在市區遠遠遇到紅燈時放開油門,很不容易滑行(降速快),可能是EQ為了充電,自動換檔換得卡卡的,因此只好乖乖踩油門,才能順順開到紅燈前。
另外,針對怠速熄火後,重新啟動是否會抖動的問題,個人覺得有時會抖,有時又不會抖。最近觀察幾次後,初步歸納一下:
@行進間的怠速熄火、啟動:幾乎沒有感覺,運作順暢。
@停車怠速熄火後,要往前走時:直接鬆煞車、踩油門往前走,通常引擎啟動抖動不明顯。
@停車怠速熄火後,繼續維持停車狀態,而引擎自己啟動:此時抖動明顯。(是否有時會有抖動不明顯的情況,將再持續觀察。)
(2019/12/18)
六個月就開了一萬公里(10200KM才保養,最後幾天進廠保養的提醒出現個不停),預約南港廠保養,使用保養券。結果並沒有發生保養菜單增加自費的維修項目,如換空氣濾網、快樂跑什麼的,直接簽字:A級保養,使用保養券。
南港廠人很多,雖有預約,進廠時就塞車排隊等接待人員。被告知保養需兩小時,(有問是否要離開?)結果搞了三個多小時才好,中午還問要不要點午餐:米漢堡)。還遇到中午休息,因為下午有事,沒洗車就離開了。
保養後發現:主選單多了「保養廠」這個選項(後來發現:此選項在一個小時後,或許是熄火後再發動就消失了。所以應該就是進廠保養時專用的功能,可查知電瓶資訊,來令片更換、防滑剎車測試等相關資訊)。另進廠前查了滑油量,竟然比min還㣲低一些,建議加1L,難道會吃滑油嗎?(保養後數量是在ma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