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新興都會化觀念的演進,車輛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驅多元,不同駕駛對於代步工具的要求標準自然不盡相同,但若是純就以市區通勤的用途來說,微型車的優勢也確實展露無疑,小巧、靈活、省油以及超便利的停車特性,相信很多人都曾出現以這類微型車來代步的念頭,但最終可能在其它現實考量下而作罷,然而還是有不少買家選擇了這樣充滿時尚、個性感受的移動方式;其中,說到微型車級距的代表作品,肯定不能忽略1998年正式現身的Smart,多年下來Smart Fortwo也在全球累積了不少愛用者,更影響了你我傳統印象中對於都會代步車的觀念,如今,全新第三代車型已經正式上市,駕馭特性以及乘坐空間會有哪些不同的感受,藉由原廠安排的澎湖試駕之旅,小惡魔將率先來幫各位體驗看看。

於1998年首度現身的Smart Fortwo,最初就是以兩人乘坐、小巧緊湊的設定切入新興的都會微型車市場,歷經多年演化早已來到全新第三代版本,但Smart的實用至上精神仍始終不變,而且為了補強Smart在微型車市場的攻擊火力,此次改款也讓許久不見的Forfour五門掀背版本重新上陣,搭配Coupe車型一同提升車系在都會道路上的能見度。

廠內代號為W453的新一代Smart Fortwo,外觀上的更動相當明顯,不過整體看來還是呈現出圓潤俏皮的一面,而全新的類雙廂式設計概念,主要則是考量萬一碰撞行人時需要一定的潰縮區範圍,相較於前兩代車型的單體式車廂,也是三代新車上最主要的不同;目前引進國內的Fortwo提供兩種設定,清一色為自然進氣三缸引擎,車型等級為Pure以及Passion兩款,至於五門掀背版的Forfour則有52kW Pure、66kW Pure以及66kW Passion三種設定,本次試駕行程中小編拿到的版本則為Fortwo 52kW Pure。

造型明顯放大的頭燈組,和上代Smart Fortwo相比可說是改變不少,一開始看到還有些不太習慣,但為了呼應隆起的車頭輪廓,頭燈組的造型也確實需要做一點修改,頭燈下方則是鑲嵌了一道LED日間行車燈條,提供對向來車更顯著的辨識性,不過在車系當中仍舊僅配置傳統鹵素燈組。

由於是車系當中的入門選擇,因此52kW Pure版本於車側後視鏡上採用的是黑色塑料呈現,若是Passion等級則是會改成與Tridion安全車體同色的設計,看起來會再多一些高級感,至於車側後視鏡已經提供有電動調整以及加熱除霧功能,但收折部分還是需要手動操作。

於Passion等級上,A柱上會另外多出一組專屬識別銘牌用來區別。

因其都會微型車的屬性定位,搭配的胎圈組自然也是以節能考量為主,因此全車系都提供15吋組合,不過採後輪驅動設定的Fortwo/Forfour,前後輪的規格也略有不同,前輪尺碼為165/65 R15、後輪則是185/60 R15。

在Smart的車系歷史中佔有影響性因素的Tridion安全車體設計,以72%高強度鋼材所打造的車體結構,於關鍵部位予以強化,能將遭受撞擊時的力道平均分散,為車內乘客提供更為安心的移動環境,而且歷代車型也都在Tridion車體結構上有著不同風格的呈現方式,像是52kW Pure標準提供的是黑色Tridion設計,這部試乘車上則是另外選配了白色烤漆式樣,搭配上夜藍車色給人更為搶眼、充滿個性的視覺感受,當然準車主還可就車身鈑件部分在消光灰/白、棕色、橘色等40種搭配來進行外觀風格的升級。

即使定位為都會代步,但Smart一直以來在乘員安全性上並沒有絲毫妥協,除了適才提到的Tridion車體結構之外,Fortwo/Forfour兩款車型於前雙氣囊、前雙側邊氣囊、駕駛膝部氣囊、ESP電子穩定、測風穩定系統、胎壓偵測等部分都是全數標配,滿足都會玩家對於日常通勤上的安全性需求,此外Smart還提供有車道維持輔助與預防撞擊警示系統,透過攝影機持續鎖定前方路線,當有偏離車道的情況發生時,系統會在儀表板發出警告訊號,讓駕駛人能夠及早因應,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而要特別留意的是,Pure車型並未配置倒車雷達(需選配),在停車或移動時則要小心注意。

呼應頭燈造型而來的尾燈組,與前代車型相比,雖然依舊是以圓潤風格為主,但面積明顯放大,呈現出來的視覺感受也截然不同,若是性格上喜歡高調一點的車主,原廠還提供有LED尾燈及霧燈的升級套件可以選購,以此營造出更為濃厚的科技印象。

上下對開式尾門於Smart車系當中也是一項很實用的設計,上方後擋玻璃可單獨掀開,要取放簡單的行李或物品時相當便利,而下方的承板則是一樣可以負擔100公斤的重量,日常使用時依舊可以感到受車系一貫的便利性,至於Forfour掀背則為單片式上掀尾門設計。

如同Fortwo放大版的Forfour五門款,圓潤可愛的家族風格不變,但在追加兩扇車門之後,也大幅提升了都會買家的接受度,在這趟澎湖試駕行程中,拍照時遇到很多團體遊客,不少婆婆媽媽們對於Forfour也更感興趣,3.5米不到的尺碼可以四人入座肯定還是更為實用一些。

導入國內的Forfour車系在入門車型上同樣由採自然進氣版本的52kW Pure來擔任,另外兩款三缸汽油增壓車型,在排氣量少了100c.c.的前提下(898c.c.),馬力輸出反而還進步到90匹的水準,峰值扭力表現相對也更為突出,不過對於想要擁有更多加速樂趣的Fortwo車主來說,僅提供自然進氣設定就稍微可惜一點了。

因應更為鮮明務實概念而生的Forfour,透過放大的車體營造出相對寬裕的乘坐、置物空間,自然可以滿足都會買家更多的實用需求。

比較意外的部分在於Forfour版本後門仍採用傳統手動蝴蝶窗,考量到其直逼國產中大型房車的價格帶,就比較難說服錙銖必較的潛在買家。

增加的車身尺碼也適度展現在Forfour的後行李廂空間上,基本載運量雖然僅有185公升,但若是將後座五/五分離座椅放倒前傾,便可獲得最大1450公升的載物容積,若是偶爾遇到需要搬運多樣物品時也可以不受影響。

在精巧迷你的尺碼設定之下,Forfour車型以3.4米出頭的車長,搭配上4.32公尺的迴轉半徑,在狹窄擁擠的街道之間也完全不受影響,至於車長不過2695mm的Fortwo,更可創下3.47公尺的迴轉半徑紀錄,於巷弄當中穿梭更沒壓力,不少女性車主都是因這樣輕巧靈活駕馭感受而愛上Fortwo的。

圓潤的設計風格也展現在座艙鋪陳上,這代Fortwo儘管車高略微降低,不過並不會讓人覺得有受到壓迫的感受,寬敞的駕駛視野讓人相當舒爽,也能夠輕易掌握車身四周的路況,而全新設計的控台也賦予新車更良好的人因控制介面。

過去兩代Smart總是容易讓人覺得內裝當中的塑料感偏重,三代新車雖然還是用了許多硬質塑料件,不過在黑白雙色套件的襯托下,也提升了不少視覺上的多樣性與豪華感,而且內裝配色一如外觀造型、準車主可以透過豐富的選配清單來打造出符合自身喜好與品味的內裝風格。

即使是最入門的Fortwo 52kW Pure車型,方向盤上也可以看得到定速巡航系統的控制按鍵,而定速系統在全車系當中都是屬於標準配置,用以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

採高反差呈現的單輻式儀表板,與前代車款相比感覺上是大同小異,不過儀表板內則是換上了一組小型的LCD顯示幕,可將剩餘油量、檔位、里程、時間等資訊一併呈現給駕駛人。

透過控制元件的操作,這組小型LCD螢幕內另外可以顯示下次保養里程提醒、油耗計算等功能,讓駕駛人可以更輕易地掌握車輛狀態。

比起上代Fortwo,三代新車將圓形概念應用得更淋漓盡致,冷氣出風口也使用立體球狀設計,看起來相當有趣,而儀表台上方的兩顆按鍵則可分別操作中控鎖和緊急閃爍燈。

中控台上的音響控制介面,比起前代車型所使用的系統已經多出了藍牙免持裝置,在日常使用上自然是更勝一籌,另外控制面板上還有Aux-in/USB的連接埠插槽,提供更為多元的音源擴充方式,而為了滿足重口味的車主,新一代Smart可另外加購升級多媒體影音套件,透過一組七吋多點觸控顯示幕,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行車感受,只不過多媒體影音套件僅能夠在Passion版本上選購,Pure車型則不提供。

恆溫空調的控制面板也相當有趣,溫度的控制是藉由一組左右滑移的撥鈕來控制,整體質感有一定的水準。

Pure版本上標配的音響系統,已提供有繁體中文化介面,讓駕駛人在操作與使用上更為便利,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強化座艙之中的豪華感受。

即使無法升級多媒體影音套件,不過在Pure車型上也能夠藉由藍牙免持裝置來聆聽音樂或使用手機免持功能。

成功連結藍牙音樂之後,這套系統因整合有繁體中文介面,所以iPod內儲存的音樂曲名都能夠正常顯示。

而手機內的聯絡人清單也可直接顯示在小型螢幕上,雖然螢幕小了點,但是該有的功能卻都沒少。

控制面板右下角則是有一組USB連接埠插孔,不管是要播放音樂或者為手機進行充電都沒問題。

另外Smart還針對Pure版本提供智慧型手機拖架的選購項目,完成裝設之後要播放音樂或者使用手機GPS導航也都非常合適,但原廠資料則表示這組拖架建議適用於3.5-5吋手機,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手機螢幕大於5吋(如iPhone 6 Plus)可能就無法順利使用,這點也有些可惜。

為1.0升三缸自然進氣傳遞動力的變速箱也有相當大的進化,舊款五速單離合系統已不再沿用,取而代之的是六速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實際感受也能夠體會到雙離合器結構在動力傳輸上的順暢度,即使設定在純D檔模式也能夠輕鬆駕馭。

這具六速手自排單元還提供有E節能與S運動兩種控制邏輯,在部分配置方向盤換檔撥片的車款上則是會再多出M手排模式,不同邏輯下帶給駕駛人使用感受也大不相同。

排檔桿前方則是規劃有一組置物杯架供乘客來使用。

而且在排檔鞍座副手座這邊,Fortwo也設置有一處隱藏式的置物盒,可以放置面紙或其它瑣碎物件,使用完畢後還能直接收納,完全不會浪費車艙內有限的空間。

副手座前方手套箱則採用開放式設計,容積雖然不大但要存放一些小型物品還是夠用的。

排檔鞍座後方可以看到另外一塊置杯架以及一組12V電源插座。

儀表板下方的按鍵則是Start/Stop怠速熄火裝置的啟閉開關,另外還有頭燈水平照射角度的調整旋鈕。

很多人看到Fortwo小巧的身形都會直覺認為車室空間表現不佳,但真的擁有過Fortwo的車主其實都不太會覺得內部空間過於狹隘,相反地,由於挑高車頂加上單廂式的座艙設計,就算是身高達180公分的駕駛,也能享受到足夠的乘坐空間,而且這代車型同樣提供有全景式車頂的選配項目,可讓座艙採光大幅增加,自然可以換得愜意舒適的移動感受。

Pure版本在遮陽板內都未提供梳化鏡,對於女性車主來說日常使用就會有些不便。

雖然國內買家可能不常用到,但Fortwo副手座還是設置有ISOFIX兒童安全座椅的固定裝置,萬一真的要放置安全座椅時也不需要擔心。

演化至第三代版本的Smart Fortwo,車身尺碼並沒有一如其它改款車型加以放大,車長維持2659mm的水準,車寬小幅增加,1873mm軸距則是相去不遠,但是將前後懸縮短之後,反而能夠讓有限的車室空間進行更有效率的應用,像是Fortwo版的後行李廂容積就有260公升,比前代車型進步許多,若是再將副手座椅前傾翻折,則是可把置物空間擴大到350公升,日常通勤或者小規模採買應該是綽綽有餘的。

因為一些原因小編拿到的試乘車沒附上下尾門蓋板,這組隱藏式的置物空間可搭配後行李廂來使用,而且下尾門還可以承載100公斤的重量,日常使用亦可增加不少彈性。


而在Forfour版本上另外設置有後座未繫安全帶的警示燈號,讓駕駛人可以更輕鬆地掌握後方乘客的動態,如果尚未繫上安全帶也可以適時提醒。

同樣在Passion車款上配置的3.5吋彩色顯示幕,對於提升車內整體豪華科技感有不小的幫助,透過按鍵的切換,這組彩色行車資訊幕內也能夠於里程、油耗、日期時間、車輛選單等頁面中任意瀏覽。

安置於後軸上的三缸引擎,透過不同設定調校方式,為Fortwo與Forfour提供動力,以自然進氣系統為主的Fortwo版本,最大馬力僅有71匹,扭力峰值則為9.27公斤米,雖然全車重量不到一噸,但務實化的動力輸出仍讓Fortwo完成0-100km/h加速需要15.1秒,極速也僅有151km/h的能耐。至於採用渦輪增壓結構的Forfour 66kW車型,馬力設定在90匹,且13.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也可於2500轉時全數發揮,開起來的感覺也更為輕巧靈敏;或許對於部分車迷來說,少了渦輪引擎加持的Fortwo好像沒那麼有趣,不過平均可達21.0km/l的能源局油耗測試數據,相信可以讓這樣的缺憾消弭不少。

此次新車改款除了外觀上的進化之外,性能表現上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雖說Fortwo採用的三缸引擎排氣量不變,但少了渦輪結構加持之後,最大馬力也僅設定在71匹,相較於前代版本有著明顯的差距,實際踩下油門之後也能夠感覺到動力反應輸出更驅務實,加速性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跟得上駕駛的預期,少了上代Fortwo渦輪開啟時輕度暴力印象,不過這樣的落差還不到讓人惋惜的地步,畢竟,Smart Fortwo的本質初衷就是以都會通勤為主,塞車時有再大的馬力其實都無用武之地,三代新車的動力設定並不會過於疲弱,日常行駛還是足夠,而且車室隔音以及三缸引擎的精緻度都有更優於以往的呈現,換個角度來想似乎也沒什麼值得挑剔了。

試駕新一代Fortwo時差異最明顯的,則是在於新款變速箱的加入,過去單離合器系統讓駕駛需要在檔位、油門的控制上更為注意,而換上六速雙離合器系統之後,你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來面對它,踩下油門、不需要在升檔時刻意鬆開,就能夠獲得平順而且線性的加速感受,升降檔時更不會有明顯的動力傳輸落差,大幅增加的駕馭時的豪華質感,而且雙離合器自手排在S運動模式或者手動控制的情況下,也都能夠快速呼應駕駛的指令,新款變速箱對於新車整體性能表現有很大的幫助,也讓Fortwo更容易駕馭。

或許71匹馬力和15秒完成0-100km/h衝刺的動力設定無法滿足重口味玩家,不過輕巧靈活的操控反應還是有車系一貫的水準,短軸距搭配中性的轉向設定,三代新車在連續彎道中的反應十分均衡,不過你可以感覺到車身變得較重,車重增加對於這類微型車的操控表現來說影響也更為劇烈,不過即使慣性變大,但因為短軸距設定,彎道征服的流暢度依舊有一定的能耐,而且就算出現微微的轉向不足情況,也只需要略收油門就可讓轉向恢復正常,駕駛同樣能夠輕鬆、容易地掌握車身動態。

在路面鋪設良好、鮮有破碎路況的澎湖道路上,新一代Smart Fortwo的行路質感讓人感覺相當不錯,紮實且Q韌的懸吊不會顯得急躁,在吸收路面衝擊時也能夠盡力弭平多餘的晃動,市區當中能夠提供車內乘員足夠的行駛舒適性,不過這類短軸距車型先天上還是有著較為敏感的車身晃動特性,也是需要乘客稍微習慣一下的。

Smart Fortwo從問世以來,可以說評價一直很兩極,不是車子本身不好,而是微型車的定位讓它一直都處於小眾化市場,喜歡的人非常愛,但不喜歡它的消費者也總是能夠找到很多批評的論點,價格、空間、實用性都可以拿出來論述一番,或許重點應該是放在什麼樣的消費者會需要Fortwo這樣的微型車款,如果你/妳在乎的是日常通勤的便利性,而且是以個人用途為主,那麼Smart會是一個蠻折衷的選擇,當然,以預算來看我們還可以有很多替代方案,不過有時候真的沒辦法用價格來評量它所能帶給你的價值,也許這就是Smart Fortwo之所以吸引人的關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