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式賓士Mercedes-Benz 柴油B200 CDI

(M-Benz B-CLASS剪影)(原廠代號W246)
【發想緣起】
會嘗試寫開箱這念頭,其實一直都在腦海打轉,但這麼多年也過去了,連個鬼箱子都沒見到,卻老是用天氣熱相機爛當藉口(喂!!!)終於有一天新車牽來了,開箱文才漸漸成形。我們在網路上常見專業玩家或素人,寫出許多內容五花八門的開箱文,姑且不論可否讓人按讚,卻是大家輕鬆消磨時光及選購產品的重要依據。大部份PO文版主也不吝圖文並茂地趁新鮮上菜,當然偶也不例外,新車嘗鮮之餘也首度在鄉民推崇的01上開箱,也冀望此文能吸引同牌或同款車主,未來有機會大家來組個小B團體,與愛車共同成長與分享。

但可能是AB龜毛個性使然,熊熊給它寫下去卻發現欲罷不能,文章寫到一半鬼打牆,總覺得寫不好,於是乎越改越長越拍越多,最後號稱全紀錄,但也像本土連續劇般的讓李組長皺起眉頭,在此就要先打上警語文長圖多慎入免得害您傷眼。
偶連頭像照片也是有學問滴!這是從小就愛吃的『蝦味先』,廠商裕榮食品近年來所推出香蔥雞汁新口味包裝,主要理由是與開箱主角有關,都是同樣具有牌子雖老但勇於推陳出新的雙重意涵。(這不是廣告文~這不是廣告文~這不是廣告文~)
【圖:香蔥雞汁口味】

選這牌子車與搭配柴油引擎,老實說有部份是受到知名避險基金操盤手與暢銷作家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在2003年所著:『資本家的冒險』(Adventure Capitalist)(商周出版)一書所啟發。
【圖:資本家的冒險(Adventure Capitalist)封面】

書中提及他與妻子佩姬(Paige Parker)兩人,如何克服重重萬難,獨力完成耗時3年的環球壯舉,無論中途遇到哪種天候與路況,都是靠一台量身訂作的鮮黃色柴油賓士SLK(小黃)來化險為夷,而小黃在歷經116個國家,全程長達24萬5千公里的旅途後,全程無重大毛病或拋錨的卓越品質表現,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圖:吉姆羅傑斯夫婦與小黃】

【開始起步】
自從總代理在今年(2012)三八婦女節當天,邀請包含藝人ELLA、郭雪芙等明星,同步在全省七大城市發表2012全新B-CLASS以來,相信各位已經閱讀過類似的開箱文,但筆者還是為圓夢開了一個遲到箱,因為這是小弟人生第一部賓士車,在投入職場多年後,終於有能力入主這個從3歲到100歲都認識的知名品牌,也順帶紀錄心頭的點點滴滴。(備註:ELLA也是B-CLASS車主)
【圖:郭雪芙】(圖片來源:台灣賓士)

【圖:邀請函長相】

這台車今年(2012)5月初交車迄今,在我小心翼翼細緻呵護下(車奴?),與最後會提及的私人家庭因素影響,所以目前總里程僅剛滿三千。當天氣適合時會儘量把握機會開到戶外,先把內外整理清潔完畢,然後開始拍攝裡裡外外各角度,目前總計已累積上千張愛車照片,這篇開箱文是筆者挑選其中不到百分之十呈現給大家。
【圖:10元噴噴樂~剛洗完澡喔!】

這裡應該有版上最完整B-CLASS全紀錄,不敢自誇寫得多好,中途筆鋒也幾經轉折思考,讚美之餘也決定不護短地將本車優缺點同時勇敢呈現,大夥賞車同時也可體會我的心路歷程。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咦?好熟悉的聲音)
去年(2011)下半年,筆者從決定換掉服役11年的法國小黑雪那刻起,展開了長達數月的大台北走透透買車之旅,從中古到新車、國產到進口,牌子越看越多,價格越看越貴,等級越看越高,最後算算手上的名片,竟然高達十幾種廠牌與數十位業代…



【圖:偶與法國小黑雪】

【圖:眾多業代名片】

工程會如此搞肛,是因為相信:『下一台車會更好』,還有肖想能遇到穿短裙的正妹業代(誤)…,先前法國小黑雪的經驗,也讓筆者刻意作出某種區隔。(默…)

結果業代名片越拿越多,最後卻發現只有2位穿長褲的熟女,其餘都是男生(嘆氣)

於是在2011年10月底某個夜晚,我鼓起勇氣走進賓士…
【圖:偶在經銷商門口】

在當時,臺灣還看不到這篇開箱文的主角:賓士W246 B200 CDI (暱稱小B咖),筆者先從展間最常見的C咖看到E咖,再從四門看到敞篷、汽油看到柴油;接著認真試乘GLK,還偷玩M咖&S咖,更誇張的是連俗稱「北三家」(台隆、賓航、台明)與「中華」的所有北區甲級保養廠,都請業代帶我走進去實地勘察一遍,但到頭來總覺得都有些遺憾(預算v.s配備)!記得在哪看過這句話:標配的賓士很陽春,選配的賓士有夠貴!
於是我11月中旬就偷偷背叛三芒星,認真投入研究另外一個德國B,還差點與長得像花美男的明星業代下訂520,至於說為何最後沒開著藍白螺旋槳回家,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其實是沒遇到穿短裙的正妹業代)(誤)

這邊先岔開話題與各位聊一下「經銷商」與「總代理」的區別。偶其實本來也傻傻分不清,反正大家應該從小只聽過「中華賓士」,後來爬文做功課才知道,如今在全省北中南東無論是「台明」、「賓航」、「台隆」、「聯立」、「炫星」、「賓泓」、「裕賓」與「中華」,現在通通是地位平等的經銷商!也都是統一向總代理『台灣賓士』(簡稱台賓)訂車,所以賣的車攏同款。換句話說:就是原廠決定自己賣,先成立「分公司」,再由臺灣分公司統一向原廠下單,再進口分配到各經銷商,此舉打破了數十年來國人認定「中華賓士」=「總代理」的刻板印象。比較有趣的是,知名迷你小車Smart在國內卻只由中華賓士獨家代理銷售。(有誤請指正)(謝謝指教)


【圖:Smart汽車】

車廠歷史好像是這樣寫的:德國MB在1998年花費400億美元巨資併購美國克萊斯勒,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車廠併購案。而臺灣在2000年左右,先成立「Daimler-Chrysler Taiwan臺灣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DCT),後來在2007年,兩家車廠卻因文化差異與理念不合而拆夥,聽說是美國人嫌德國零件貴,而德國佬嫌美國品質不好(其實是都已偷夠對方技術)



換句話說:現在大家在路上看到,只要屁股有貼『台X賓士』、『賓X賓士』還是『中X賓士』的橫式方菱形銀色金屬銘牌的都是總代理車。當然!這塊不到一個巴掌大的小鋁片(有管道的人還是隨便都弄的到)


【圖:總代理銘牌】

【圖:驗明正身!MIG德國製造】(貼在車右側B柱上)

再回到本文,我在去年(2011)12月上旬一個冷死人不償命的冬夜,不小心從某汽車網站爬文看到國外剛發表的全新B-CLASS…(其實是趁下載波多野結衣的空檔..XD)

【圖:波多野結衣正常版】


有些大大讀到這裡,會納悶B-CLASS不是早就現身臺灣了嗎?沒錯!(((握拳)))這裡先說您所看到的是原廠在2005年,首次跨(胯)界推出代號為W245的初代B咖,當時在MB眾多車系中算是風格比較特殊的產品。收斂的車頭與短尾廂外型,若非鑲嵌三芒星標誌,或會讓人認不出這是賓士。而偏高的售價(200萬上下)也讓初代B咖在臺灣的銷售成績遜於其他車系。
【圖:初代B咖一】

初代B咖採用CVT無段變速箱,與所謂的『三明治』複合型夾層底盤設計(我有做功課喔,這不是可以吃的

【圖:初代B咖二】

但新B咖絕不是只作作電波拉皮微整型而已。

先前提到2011年冬天台灣尚未引進新B咖,但筆者累積先前數月選車經驗,與深入瞭解品牌精神與服務體系後,在大多數業代尚未受完整教育訓練,展間也無任何實車,更沒有傳統硬殼精美彩色型錄介紹的情況下,最後憑著網路資料與幾張黑白影印配備表,爽快下訂人生第一部賓士,而且…沒錯!只看照片訂車!


在價格方面,因為歐債風暴席捲全球,加上總代理為扳回顏面衝市佔,終於開出一個感恩佛心價(入門B180=147萬、汽油B200=174萬、柴油B200 CDI=178萬起)

【圖:賓士匈牙利新廠鳥瞰】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是盛杯杯嗎?)

【主角出場】
相信漫長等待都是值得的,當帥哥業代通知,小B咖已經從位於彰濱工業區的賓士新車整備中心完成PDI (Pre-Delivery Inspection:交車前整備與檢查)並牽來台北,我立馬跑去經銷商,偌大的地下室滿是等交車的新車,估算價值新台幣好幾億應該跑不掉。他細心帶我一眼就看到小B咖靜靜停在中央位置,哇~實車好美好漂亮!雖然我已在網路上看過無數次照片,但還是忍不住驚叫!在明亮燈光照射下,潔白無瑕的車身,搭配三芒耀眼大星與兩道立體腰線與炫目跑鞋,越顯青春動感魅力。迫不及待打開車門,門把紮實手感厚重,這時原廠保護紙板與座椅護套都尚未拆除,車內處處散發迷人的新車味道,關門時沉重的聲音也代表優異的組裝品質!這位業代一哥還特別貼心贈送滿滿的交車禮

【圖:未拆封一】

【圖:未拆封二】

【圖:交車禮一】

【圖:交車禮二】

【圖:交車禮三】

德國原廠幫咱們這台小B咖創造全新級距叫做『緊緻型運動休旅車Compact sports tourer』,國內總代理更進一步把產品清楚定位成「跨世代頂級小型房車」,放眼車壇尚無相近對手。寬敞空間是主打的賣點,加上融入新世代家族風格和多項嶄新配備,合理售價更讓人為之驚豔。筆者選搭柴油引擎的B200 CDI BlueEfficiency(補路也會損失),而且選配多樣精緻豪華套件,沒錯!這就是所謂的『德訂』,但德訂一等就是近半年,而總價方面空車加選配,再加所有稅金保險還含哩哩扣扣花費,算一算已超過190W。


【圖:補路也會損失銘牌】

【圖:車身左側】

【圖:車身右側】

交車要選良辰吉日,掛牌車號也有堅持,在盯著監理所網站整整兩天之後,終於滿意的選到一組成雙成對、步步高昇而且沒有”4”的車牌號碼。(很抱歉叔叔不能透露喔~~)

【絕美外形】
小B咖車身設計採水滴型概念,車頭搭配家族同系三芒大星水箱護罩,黑色網格前氣壩倒梯形保桿,與日行燈鍍鉻框都有媲美AMG車款的味道。雙天窗範圍由前檔無縫延伸至車頂四分之三位置,低透光染色玻璃與潔白無暇車身對比互相輝映(色漆代碼650,細看此色非純白,約略帶點古典灰),再由肌肉感十足的車門立體折線設計來強化整體視覺效果。跑車套件(配備表代碼952)具有降低後的短懸吊車身,與穿上四顆造型搶眼的鋼圈與低扁平跑鞋,以及尾廂門上方俐落的短截鴨尾翼設計,處處可看出原廠刻意強調的運動跑格。鍍鉻套件在營造奢華方面,也頗具畫龍點睛效果。整體造型時尚自信卻不前衛突兀。加上是首批期貨車,讓我開在路上吸睛度及詢問度都很高。






水箱護罩承襲家族三芒大星霧銀雙柵嵌鍍鉻條設計,而非傳統易拔又老氣的立牌廠徽(入門B180為三柵銀色烤漆水箱護罩),前氣壩倒梯形進氣口覆以黑色菱格網,車頭辨識度極高看起來也相當順眼,路人不易錯認。這邊需特別提醒賓士車主,車頭大星並沒有固定鎖牢

【圖:車頭造型】

【圖:水箱罩造型】

【圖:大星拔下空蕩蕩】

車門兩道肌肉感十足的立體腰線很吸睛。藉由賓士鈑件廠數千噸級強力沖床,把高張力鍍鋅鋼板擠壓出來的銳利鈑件永久塑型,上腰線先從前葉子板延伸至後門刻劃出凹凸身段。而下腰線更顯鬼斧,中段反折向上延伸至後輪拱上緣油箱蓋位置,兩道腰線匯聚合攏時,即使靜止也彷彿有疾駛流動感,設計手法相當高明。若有美眉願意,可請她在車旁多擺幾張車展麻豆POSE幫她拍照,但不建議學變態日本人去舔門把。

【圖:左側腰線】(拍攝地點:內湖)

【圖:右側腰線】

而位於前葉子板上BlueEfficiency(補路也會損失)銘牌即代表本車符合全球最嚴苛的歐洲五期排放標準,且擁有國際環保認證「環保設計」標章(ISO/TR14062),光就本款柴油引擎而言,原廠宣稱每公里的CO2排放控制在150g內,對自然環境相當友善。不過聽說明年(2013)年式不再懸掛這塊小小銘牌,此舉讓人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圖:即將消失的補路也會損失】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先從豐滿的正妹車頭燈上移開吧(咦?)





附有雙條形箭矢狀LED方向燈的車側後照鏡也是新世代家族特徵,方正造型與車體連接支座鏤空流線,具電動調整收摺除霧與防炫光功能,這讓筆者記得牽車第一天,因為新車彩球綁在室內後視鏡後方,遮蔽了光線偵測器,一度讓我誤以為後照鏡片本身就是染成藍色的(糗)


【圖:後照鏡】(到第6張才成功拍到方向燈閃爍...


【圖:後照鏡收摺】

全LED尾燈輪廓也與家族ML休旅系列類似,燈組內的紅色LED導引光條也依外框造型排列,搭配大型反光片,夜間辨識效果方面極佳,另外也搭載智慧煞車燈系統,當緊急煞車時會快速閃爍警示來車。


選配的鍍鉻套件有不鏽鋼髮絲紋車門檻、窗框飾條,以及前後保險桿轉角鍍鉻飾條等。單出排氣管位於左下方,以不鏽鋼橢圓形鍍鉻套筒裝飾,後保桿上方與牌照框上緣還分別裝置大片鍍鉻飾板,提升不少視覺奢華感。(明年引進的車型將改為更炫的左右單出排氣管造型)
【圖:不鏽鋼門檻】

【圖:鍍鉻窗框】

【圖:單出排氣管】

車尾後保桿下緣立體折線搭配黑色塑料擾流器設計,視覺層次感十分豐富。但每次實際行駛一段路程之後,都發現會有灰塵堆積在尾廂門上,研判應是車尾擾流所捲起附著。柴油車型在右後尾燈上方另有CDI標誌,咱們總代理銘牌也貼在這裡,車尾造型相對低調平實。
【圖:車尾造型】

【圖:CDI銘牌】

原廠宣稱Cd值僅0.26的低風阻,是同級車最佳表現。利用風洞實驗創造出水滴流線型車身,在關鍵處作出各種降低風阻的設計。如前氣壩、大包側裙、平整化底盤、輪拱下齒狀擾流、鴨屁股尾翼、後保桿下擾流器等原廠全套空力套件。值得一題的是鴨屁股結合了LED第三煞車燈與後檔雨刷噴水頭,原廠天線也整合其中(初代B咖是車頂一根直挺挺天線);這支後檔短雨刷靜止時指向9點鐘位置,與偶原先那台法國小黑雪恰恰相反。而側裙在實際行駛過程當中卻很容易堆積灰塵,打開車門立馬發現卡了些髒污,這倒是當初選白色車子所始料未及的事。
【圖:前氣壩】

【圖:齒狀擾流】

【圖:平整化底盤】

【圖:鴨尾尾翼】

【圖:門檻容易髒污】

【輪圈懸吊】
選配四顆18吋10輻式銀黑對比雙色鋼圈+低扁平比失壓續跑胎(選配表代號01R),是另一項讓筆者傾心的原因。輪胎規格是固特異225/40 R18低扁平比失壓續跑胎(連輪胎本身也是MIG德國製的喔~)。煞車系統為四輪碟煞的配置,標配ABS與BAS,前碟卡鉗並印刷黑色Mercedes-Benz字樣。

【圖:MIG德國原裝輪胎】

【圖:煞車卡鉗印有MB字樣】


跑車化運動懸吊採用前麥花臣與後獨立四連桿結構,前後皆有防傾桿來抑制左右側傾,搭配直效轉向系統(Direct-Steer),原廠宣稱有敏銳的操駕表現。但個人操駕風格屬於溫和散步組,真正感受不太明顯。只是硬胎搭配跑車懸吊,加上歐系車廠底盤設定普遍較美日車系Q韌,在國內有口皆悲的馬路上,顛簸與滾動噪音是免不了的,不建議外帶喝茫的美眉~她可能會吐在車上。
【高級質感】
儘管是賓士入門車系,但德國人用料做工和細節質感絲毫不馬虎。打開車門映入眼簾是亮眼的三幅式跑車方向盤!它採用較小盤徑設計,消光銀金屬飾板與配置換檔撥片,提供優異手感與視覺爽度。但這麼漂亮的方向盤卻無電動調整功能,僅能以下方扳手手動調整。(落漆!)


【圖:方向盤全貌】

【圖:方向盤手動調整扳手】

方向盤快撥鍵按鈕,左側是控制音響以及儀錶板行車顯示屏內容,右側則是調整音量或接聽來電,雙手可不用離開方向盤。(但偶還是習慣直接拿手機接聽~~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


選配跑車化內裝套件(代碼952)包括消光銀金屬出風口、儀表板包覆特殊縫線皮革等。『德訂』豪華內裝套件(代碼P34,需105位小朋友)與霧面核桃木飾板,搭配棕色真皮座椅(代號204)與全黑頂蓬,在整體內裝色調上大走復古混搭風,據多位親友與MB內部員工私下透露,算是最好看的經典搭配。(筆者是視覺系動物)
【圖:霧面核桃木飾板】

【圖:棕色真皮皮椅】

前方五顆(兩邊各一,中間三)承襲家族頂級SLS車系X型消光銀金屬空調出風口,也是超吸睛復古逸品,特殊搶眼造型也讓我曾在臉書打趣說無聊時可以在車上玩OOXX遊戲。把它順時針旋轉90°即可關閉。冷房迅速出風量大,建議當長髮正妹一上車時,可開啟最高風速滿足她表演洗髮精廣告的慾望。

中控台標配獨立5.8吋彩色液晶直立螢幕,外型乍看像極了iPad平板,也是本車吸睛及詢問度一流的人間逸品,但不具觸控功能螢幕也小了些,所以大家純欣賞就好。可惜僅有英文顯示(又落漆一次!但總比他廠竟然使用簡体中文好!)對我心理的爽度而言有點不太夠。近期好像國內廠商已針對小B咖推出繁體中文介面,有整合上網、行車紀錄、GPS導航、DVD、電視等COMAND版大型觸控螢幕,若版上已有鄉民入手寫開箱文,且系統夠穩定不干擾原廠電路,未來想必吸引包括我在內的一堆小B咖車主改裝吧!(小朋友繼續出走中..)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果然是他)
【圖:盛竹如】

中控面板設計比照家族,可讓老顧客能在短時間內迅速上手。空調為THERMATIC標準型自動恆溫冷暖氣系統,原廠宣稱內建粉塵過濾器,但有潔癖的人還是會發現內裝擦完沒多久又會積棉絮或灰塵。搭配的音響主機為內建CD換片機(代號Audio 20),可支援Aux-in、USB還有藍牙,而USB插槽好像也能夠為手機或iPod進行充電(筆者尚未嘗試過)。
【圖:空調面板】

位於三角警示燈右側是ECO start/stop按鈕。實際駕乘發現,夏天冷氣風箱在怠速熄火時為送風狀態,此時壓縮機暫停運轉反而會送出濕溽的輕微霉味,不建議此時讓另一半在車內嬌喘(誤)。兩側為座椅加熱裝置,但在臺灣幾乎無用武之處,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反而比較想要座椅通風設計吧。
【圖:中控面板按鈕】

標配音響搭載Audio 20系統,全車六支揚聲器,頂級可選配12支揚聲器的蛤悶卡蛋(Harman/Kardon)環繞音響,輸出功率450瓦,不過要價不斐(45位小朋友)。
【圖:標配音響】

賓士車的電動座椅調整控制鈕一律設計在門板上,象形化設計靠直覺操作即可。前雙座六向電動調整與三組記憶功能,四向腰靠調整鈕則設計在座墊側邊,前座均附大型可調主動式安全頭枕。座椅包覆性OK但舒適性就有點偏硬Q,習慣坐沙發的車主要花點時間去適應。個人覺得可惜的是偶當初未花錢升級選配可變承載空間系統(Easy-Vario-Plus),結果就是座椅下方空空盪盪沒有任何置物抽屜設計,有點像生產線未完工狀態。

【圖:座椅調整按鈕】

【圖:腰靠調整按鈕】

兩把都要上萬元的數位晶片遙控車匙,內含壹支手槍型鐵質備用鑰匙(為安全起見恕作畫面處理),還附原廠皮套(Y拍一個好幾百元)。值得一提的是車匙造型曾榮獲全球十大汽車鑰匙設計亞軍殊榮,擺在酒店桌子上,媽媽桑一眼就認出誰開賓士,可讓小姐比較容易轉來這檯(大誤)。
【圖:美型鑰匙】

煞車與油門踏板也是霧面鋁合金材質附橡膠防滑顆粒式樣,具有濃濃跑格味。同時附全車地板照明。油門踏板下緣與腳踏墊有段不小距離,不易卡住異物造成暴衝。
【圖:油門踏板】

車室飾板內嵌LED環艙照明導引光纖,在夜間營造車室高雅氛圍功力一流。


【性能動力】
打開鋪設防火隔音棉的引擎蓋,會發現十分具有沉重感(小心夾手)


【圖:引擎室全貌】

【圖:阿公牌鐵棍】

引擎隔音方面,特別是坐在車內,怠速幾乎感受不到聲浪和震動,但蹲在車頭就另當別論,柴引特有的運轉答答聲還是聽得很清楚。(筆者認為有點像拿機械錶貼在耳朵上聽),至於說大腳起步或催油上坡時,透過防火牆傳入車室的聲浪就難掩尷尬。若車上載有美眉就請盡量找話題聊天讓她分心吧。
不像藍白螺旋槳習慣採用ZF變速箱,這次小B咖標配原廠自行研發最新7G-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自手排?手自排?我又傻傻分不清!)聽說這顆變速箱是真實七種齒比,而非電子虛擬七速。查谷大哥資料發現是由德國司徒加地區海德芬根(Hedelfingen)廠組裝製造,擁有350Nm(約為35.7kgm)的最大扭力承受值,原廠將未來所有MB中小型車系都搭配此顆變速箱。從這張翻攝的照片發現,它採用三軸濕式雙離合器設計,擁有不到37公分的長度與86kg的緊緻身型,是世界上最輕巧的七速變速箱之一。不過聽到「濕式」、「雙離合器」,總是讓人免不了想起「源自於對汽車的熱愛」一直吵鬧不休的「DSG死亡閃光事件」

【圖:變速箱機械圖】

標配自動怠速熄火系統(ECO start/stop),會自動偵測引擎負載狀況,當開始進入ECO模式時,怠速3~5秒內即熄火,空調燈光仍會正常運作,但聽說這時候就不是吃主電瓶的電,而是改由車子的第二顆電瓶供電(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腳一鬆開煞車踏板後ECO會在0.1秒內介入,啟動瞬間會感到震動,熄火過久電腦偵測到電力即將不足時也會自然啟動,但這會讓偶嚇一跳,建議敏感的車主一上車就撥至OFF,原廠宣稱此系統可使用數十萬次啟閉。
【頂規安全】
歐洲車重視安全人人皆知,小B咖標配ABS、BAS、ESP、ASR、胎壓警示等安全系統(專有名詞請自行查詢)。採用廣達車體面積67%的超高強度鋼材來確保剛性外,因為是前驅橫置引擎,此舉也可增加車頭的安全潰縮緩衝空間,在2011年Euro NCAP的撞擊測試中也獲得等級最高的5顆星評價。但可惜的是從這2張翻攝圖片可以發現,國外銷售的B咖在水箱罩三芒大星標誌內,可選配測距車速警示雷達系統(就是林書豪所代言的瑞典V牌車一樣可以見人就煞同樣原理),但聽說雷達波長頻寬與國道紅斑馬一樣,所以被我們偉大的交通部先否決了,以致於好東西連想花錢都無法選配,在進口時就被閹割。



【圖:國外車頭大星雷達圖片一】

【圖:國外車頭大星雷達圖片二】

標配氣囊數夠誠意,包括前雙座氣囊、前座骨盆氣囊、側窗頭部氣囊,與駕駛座膝部氣囊總共高達七顆。(揪甘心)
【圖:側窗頭部氣囊】

防盜系統方面,則是在車內後視鏡支架上,搭載車內微動偵測功能的原廠聲光警示系統與防拖車開關。全車標配噴塗Data-Dot防盜微粒辨識系統。
【圖:微動防盜開關】

【圖:Data-Dot】

畫質普通的K1行車紀錄器

【圖:K1與後視鏡相對位置】

咖啡杯是車廠對駕駛人注意力不集中的貼心安全提醒。但咱們這杯子看起來會一直在行車顯示屏左下角顯示,難道是原廠知道偶當初為了選車喝下很多杯咖啡嗎?


【圖:咖啡杯】

標配智慧型電子煞車系統,除了可以節省中央鞍座的空間外,紅燈暫停時可以先較重力道踩煞車,儀錶板行車資訊顯示屏即自動出現具有鎖定功能(HOLD)字樣,這可讓駕駛人右腳得到充分休息。解除時,僅需輕踩油門即可,這套系統在臺灣很好用,嚴總L牌最近也強打類似廣告。小旋鈕則是儀錶背景亮度調整。
【圖:電子煞車】

講到這裡,各位應該對小B咖電視CF記憶猶新,內容是一對男女在野外大玩車震,後來這廣告被家長抗議而停播。(這段可以和她去陽明山看夜景時特別提到…)

聯結網址:賓士B-CLASS車震廣告
【功能撥桿】
整合水滴感應雨刷的方向燈撥桿,與加上限速功能的定速撥桿都位於方向盤左後方,筆者剛牽車時曾誤撥限速功能(LIMIT),讓我在大馬路上無論怎麼催油都以龜速前進

【圖:兩根撥桿】

【圖:LIMIT限速圖示】

這裡簡單聊一下我的業代,他是6年級生已在賓士體系服務好幾年,專業知識沒話說,服務也確實到位,各種疑難雜症只消一通電話或簡訊即可解決


【圖:我與業代】(就是穿黑西裝白襯衫那位..


水滴感應雨刷只要偵測到有水滴就會自行作動,記得進入機械式洗車隧道要關OFF。有時若前檔灰塵太厚,也會太靈敏而乾刷,建議隨時撥入OFF以延長雨刷片壽命。中間的撥片為後窗短雨刷的開關(含噴水)。新車牽來發現雨天下久後雨刷會跳動產生異音,回廠處理過不久又會開始跳動,請問有達人提供DIY解決方法嗎?前陣子有某車主因為雨刷問題鬧出烏龍,請自行點選收看。(聯結網址:雨刷打破玻璃))
機柱式排檔桿設計在方向盤右邊,習慣地板式排檔桿的人稍加練習即可上手,儀錶板可同步顯示檔位。換檔撥片也是高爽度配備,駕駛人可以用加藤鷹般的鬼の指輕柔摳動(咦?)


【圖:機柱排檔】

【圖:換檔撥片】

【魔術空間】
中央鞍座因為取消傳統排檔與手煞車空間,大方規劃相當多的彈性置物空間。前後依序小中大的三處置物處,從小型點煙座掀蓋盒、中間放零錢與正妹睫毛膏的掀蓋盒,到可容納寶特瓶與可樂罐的大型開放式雙杯架,配合左右四片門板上的置物空間,大多數雜物都可整齊收納。 (記得套套可要藏好喔!)



可前後調整的中央扶手尺寸寬厚位置恰當,在與座椅同色裁製的皮革包覆下,藏有不小空間,USB連接埠設計在此處。
【圖:中央扶手】

鞍座上的多功能鍍鉻旋鈕採直覺化操作,手感細緻。主要是控制那片像平板的中央螢幕內容,筆者多數是用來聽廣播選台及音量調整或切換顯示類比式時鐘使用。非常適合牽她的纖纖玉手來引導…。

【圖:鞍座多媒體旋鈕】

副駕手套箱內部以黑灰色細絨布包覆,還附夾筆座,上下雙層設計空間堪稱夠用。聽說具有通風功能,可以讓飲料保持冰涼,只是我迄今摸不到出風口在哪裡…Orz。


【圖:手套箱與飲料】

遮陽板內的化妝鏡蓋掀起就有照明讓美眉補妝,簡易票夾可存放如停車感應卡、回數票與摩鐵貴賓卡(咦?)
【圖:副手席化妝鏡】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盛杯杯還沒走)

【資訊顯示】
駕駛座前方大小金屬雙環式儀錶可顯示時速&油量(左)與轉速&溫度(右),時速錶最高刻度260KM/h;轉速錶底6千轉,但自4000轉以上就已進入紅線區,這也是柴引的特色。自發光白色指針靜止時停在6點鐘位置,這也是一種刻意營造跑格的設計。中央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屏,可顯示時速、油耗、可行駛里程、平均時速等,只可惜僅配備單色英文螢幕,此項爽度零分。



【圖:儀錶板全貌】

若有任一扇門(含引擎蓋)未關好而開動,字體會轉為紅色且持續發出警示音。
【圖:紅色警告】

若油箱即將見底(容量50公升/備用油6公升),會持續出現加油機圖示,此時顯示屏其他功能無法作動。
【圖:加油機圖示】

另外非常適合把妹專用的,就是主動停車輔助系統(Active Parking Assist),聽說只要排入倒檔且時速低於35公里時,系統便會自動搜尋夠大的停車格,而且找到後,車子會自己轉方向盤倒車,只須控制油門及煞車就能夠將車子停好(影片聯結網址:自動路邊停車影片),很像電動玩具齁~~(雖然這感覺對我這資深駕駛是種污辱)在臺灣其實並不合用,因為市區通常沒那麼大的停車格,除非停到四下無人的郊區。(喂~~要幹壞事嗎?)

【寬敞座艙】
小B咖的車身尺碼比初代延長86mm,車寬增加9mm,高度卻降低,看起來更低扁修長,有著與亮眼正妹一樣4359X1786X1557mm的姣好都會身型



【圖:內部空間】

可乘坐三位成人的後座,中央稍微隆起的底板設計,是原廠堅持的車體剛性,但會讓坐中間的短裙正妹腿部微微分開(口哨)






咱們小B咖算是中小型仙貝(誤)掀背車,只有486公升的行李廂空間,但將後座躺平,可一舉擴充到1545公升,彈性空間使用尚屬充裕,但缺點是除非加價升級前面提過的可變承載空間系統(Easy-Vario-Plus;需40位小朋友),否則後座打平之底板並非完全平整。(不建議在此表演高難度『敦倫』奧運動作)

【圖:46分離】

【圖:後座全打平】

有人說這車沒後座出風口,要選配豪華恆溫空調系統才有(代號581,加35位小朋友),其實被筆者不小心發現它只是藏身在前座椅下方,長得像壓扁的黑色喇叭口,但這很容易被腳踏墊遮住。

【圖:喇叭狀後出風口】

後座配置12V電源與小型收納空間,這就是前段提到需加價選配的後座中央出風口位置。另外也有ISOFIX兒童安全椅固定裝置。(這是與心儀對象暗示共組家庭的溫馨小幫手喲~)



雙玻璃電動天窗也是一大亮點,可為座艙帶來理想採光與減少頭部壓迫(初代B咖採用特殊四片式鰭狀天窗)。原廠為追求車體剛性,捨棄流行的防彈級全玻璃車頂,採用較為安全的前片可掀可後退、後片固定式和中置車頂橫桿設計,有趣的是電動軟式黑色遮陽簾就順勢收捲在其中。讓人驚奇的是某次我路邊暫停下車買東西(天窗沒關),沒料到過不久卻開始下雨了,而天窗在偵測到雨滴後竟會自動闔上,讓當時坐在後座的家人嚇了一跳,這設計真是聰明。





【圖:電動捲簾】

6/4分離後座椅具有快倒式設計。扳開時會有紅色彈片警示。
【圖:紅色彈片】

在行李廂內有行李遮簾與四組掛勾等便利機能。千斤頂工具組則是配置在可掀底板下的備胎凹槽收納空間,在後葉子板內還附有整組原廠急救包,但有使用期限(這張照片顯示至2016-12-31為止),聽說屆期無法免費更換(啥?)


【圖:行李廂空間與掀板】

【圖:急救包內容】

【圖:落漆設計】

【實際駕馭】
咱們B180汽油入門款開價僅147萬,年底引進的A咖更聽說只要120萬上下,最新消息指出,台賓已準備投資新台幣30億元來升級全國展示間軟硬體設備,這讓日系L牌及其他AB兩組日耳曼對手準備挫裂蛋。雖然開價漂亮但賓士卻是其中價格最硬的,實際上B咖太搶手議價空間真的不大,各位看倌可別期望太高。


跑車化懸吊系統阻尼調校得比較硬,面對臺灣拉力越野級路面會很顛簸!(說郝的路平專案哩?)




柴油引擎實際排氣量為1796CC,在國內稅金制度上是屬於1.6升同級(肛溫啦!),這點讓筆者非常驚喜。

【圖:左側加油孔與限用柴油標示】

在道路行駛方面,實際駕馭迄今剛滿三千公里,市區換檔安靜平順無頓挫感,高速時變速箱自動導入最高第七檔省油環保,但山路行駛可能受限於車重(空車>1.5噸),有時需按下S鍵才能在各種山區蜿蜒彎道與長上坡路段暢快奔馳(咱們對岸把這牌子翻成「奔馳」,香港人習慣叫「平治」)。S檔起步加速凌厲,但此時引擎聲浪會明顯從前方防火牆傳入車內,一個人開車就算了,有乘客時建議打開高級蛤悶卡蛋音響來掩飾尷尬。
若想玩自手排,只需循序鍵入M檔,原廠宣稱可以有類似手排感覺,但筆者20幾年前就取得手排車駕照,一種是用手指輕柔撥弄,一種是用右手握住硬桿快速前後移動(咦?這段又有點A..)


在駕駛視野方面,前檔刻意貼透光率較高的隔熱紙,加上車體較高與雙天窗內縮,頭部空間無壓迫,透過大面積前伸的前檔玻璃與緊緻車頭,前方視野開闊。但11點方向視野會被粗壯A柱所阻礙,側方視野則可能會被B柱阻礙。(筆者座位習慣退到超過B柱一些些)。右後方視野不佳,主因是被副手席大大的主動式安全頭枕所遮掩。正後方視野尚可,面積不大的暗色後檔玻璃,讓我捨棄原廠後視鏡,改外掛大型廣角鏡,也養成變換車道時會先打方向燈,同時看車內外兩種後照鏡,再快速轉頭90°喵一眼來車的好習慣。而停車時因為車身較一般房車稍短,加上前六後四測距雷達幫助,停車定位耗時不長,但是後四測距雷達感應距離實在偏短(50公分以內才開始BBB),這讓我倒車時有點壓力,同樣在此請教版上賓士達人是否有解決距離太短才BBB的好方法。前後都有雷達感應顯示器,停紅燈時摩托車亂鑽就會BBB狂叫(這可設定OFF)。
【圖:正後方視野】

【圖:感應顯示器】


【總結私語】
這家成立超過125年的歐洲豪華車廠,把全新小B咖定位成全球戰略車種,外型創新年輕動感,更全面換裝多項嶄新科技,在德國工程師灌頂加持的優良基因下,她難得能同時擁有合宜售價、運動樂趣、俊美外型與豐富配備和頂規安全這幾項誘人特質,吸引大批首次進階MB的消費者(偶也是)。而這台很幸運是全國首批德訂特式車,她從下訂到交車歷時5個多月,現在全國展間仍處於瘋狂缺車狀態,以現在(2012年8月)下訂,據說要明年(2013)初才領得到車,可見有多受歡迎。我在本文老是稱「小B咖」,但她配備等級早已樹立許多業界難望項背的標竿,直逼一流A咖等級。

前面講的正妹美眉或愛情動作片絕對都是玩笑話(急撇清)



玩笑歸玩笑,真實的情況卻是筆者年近80的父親,他年輕時沒發現的心臟疾病讓胸悶倦怠、行動不便和退化情況越來越嚴重;當初決定換車並無事先通知,過程中也沒打擾他老人家,就是希望交車時能給他帶來驚喜,讓老爸不必再屈就修不好的法國小車,讓為人子女盡點棉薄孝心而已。但是交車至今偕同出遊寥寥可數,載他時卻大都是跑醫院行程…原先幾個家庭出遊計畫亦已全面暫停…這幾個月以來斷斷續續走筆至今他已躺在醫院,望著病榻上斑白嬴弱、陌生又熟悉的衰老身軀,無助的我其實是想藉此抽離現實,並默禱希望他能趕快好起來…(請大家幫我老爸集氣加油好嗎??感謝您!!)


文中提及的體驗皆為筆者實際親身感受,但可能與您在感官上有些許差異。而數據與資料大多出自原廠型錄與官方網站(還有谷大哥)。在一些形容詞方面,小弟絕非專業作家,離開學校也已十多年,詞窮之餘也會參酌長期以來欣賞各方大師開箱的璀璨文筆經驗。自認是野人獻曝,我不是業代所以無需刻意稱頌讚美寫廣告文,反倒卻提及一些令我感到落漆的地方,也就是呼應標題所下的「不卑不亢」,而「不卑不亢」也恰好演繹小B咖在所有車群中的定位。冀望此篇開箱文能讓國內總代理與原廠未來溝通改進之參考。生平首次開箱寫的不好或數據引用有誤也請多多包涵與指正。照片方面除少數幾張為網路抓圖或翻攝原廠型錄外,其餘100%皆自行以廉價消費型數位相機拍攝(PENTAX Optio I-10),若傷眼請亦請大大見諒。
【圖:我就是用這台相機拍的】

感謝您看到這裡,最後僅以此文祝我父親身體早日康復,也勸普天下子女真的要及早行孝莫待風止。再次謝謝各位撥冗閱讀~~

【自我評量表】(滿分10分)
● 外型:9分
● 空間:8分
● 內裝:8分
● 標配:7.5分
● 選配:8.5分
● 動力:7.5分
● 隔音:7.5分
● 舒適:8分
● 安全:9分
● 價格:8分
● 油耗:9.5分
● 稅金:9.5分
● 服務:9分
● 自我感覺: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