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開始 C300瘋狂進口台灣,車商大量引進,但是車價從160萬降至不到130萬,這中間藏了許多車商不能說的秘密…….
網路的發達,開創了車價的透明化。於是精明的消費者開始相互比價、比配備、比里程數。這現象讓車商開始不斷地降低售價,直到車商利潤已經捉襟見肘時,某些車商已經暗暗的盤算著…..
不知從何開始,市面上開始出現4輪驅動的C300,這種C300的美國使用者多半是住在北美多雪地區。在當地,為了路面不易結冰便會在路上撒上一層鹽巴,但是鹽巴容易腐蝕金屬,所以車價上與一般C300都會有價差,大約在3,000美金,差不多將近10萬台幣了….
到了2011年中時,因為過於大量的進口車癱瘓了台灣的測試單位,此時進口回來的車光等待測試,就要排隊將近2個月的時間。於是各車商便集結向政府投訴,並且要求政府必須快速處理這龐大數量的進口車。
時間到了2011年底,政府開始開放某些車款可以使用合格證快速完成測試,以期達到紓解各測試單位的龐大業務,但是並沒有想到這竟成了車商的開始鑽的漏洞之一….
原本,台灣的車輛測試法規之嚴是遏阻許多車迷夢想的巨石,但也同時也演變成另一種品管的手段。現在呢!對某些車款而言已經失去了這種機制,所以既使我進口了車況不好的車,也可以在不需要測試的情形下領牌。那種在美國的半殘車,也可以讓你輕鬆入主….
最後的秘密……
你相信你看的CarFax是真的嗎?現在每個人都在強調Carfax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告訴你,某些車商提供的CarFax的資訊是不真實的,你相信嗎?
CarFax提供的資訊是一台車的歷程,包括了保養及過戶。但假如有人購買了沒有在原廠保養的車,然後再過戶前即調了錶,那麼….紀錄會是怎樣的呢?
我相信,好的車商還是很多,只是市場上再也很難分辨好與不好…..
==============================================================================
小弟發這篇文的目的並不是在數落外匯車的不是,只是不小心得知很少數的車商的手法,希望能夠讓後續想要購買C300的朋友們能夠免於受害罷了
爭義性的機油部分,先行刪除以避免離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