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的相處,小藍在它的工作上扮演了一個適切的角色,前5年是太座大人的買菜車,近三年是女兒上學的交通工具,它是我家服役最久的一部車,太座大人說:「好像有感情了,有些捨不得」,女兒倒是不置可否。
網路上小藍的兄弟姊妹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尤其是惡名昭彰的DQ200,幸運的是它沒有發生在我家。在這八年裏小藍每年進廠一次,每次費用平均NTD5000,輪胎在3年前因為已經行駛5年,所以全部更換過一次,電瓶在3年前也換過一次,除此之外只有日前更換過一個左後方輪速感知器,其它都是正常保養,沒有同門兄姐的輝煌事蹟,真是萬幸。
必須說,要將小藍放手是要有一定的決心,我的確也掙扎了許久,要將一部只開4萬公里,過去八年妥善率又很好的小藍汰換掉實在是個考驗,促使我下這個決定的其實就是”遵守自己訂下的規則”。
在的成長過程中,週遭的長輩在走過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後,非常惜物愛物,總是將物品用盡它最後的一滴價值,才捨棄(冰箱,洗衣機,冷氣,交通工具,瓦斯爐,熱水器…),或是將用不到的物品找一個空間來存放(家具,鍋碗瓢盆…),結果常常就是在用盡物品價值同時,反而付出了其它的代價如時間,甚至健康或安全;堆疊的物品,總是放到它們腐朽,不堪使用為止,它們不僅佔用了生活空間,影響生活品質,應該也是另類的浪費。
我也沒有看到他們因為這麼節儉而變的比較富有,反而看到的是生活品質的降低。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成本、時間成本的概念,只會以現在要花多少錢當成衡量價值的唯一根據。
小藍的除役就是因為我極度不同意這個原則,時間到了,不管它狀態如何,照章辦事,因為我對車子的服役年限定義就是8年。
和公司長期配合收車的車商仔細的看了車後,對車況很滿意,只問了一句 :「變速箱有問題嗎?」
我對他們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說道:「你們經驗豐富,直接開出去試看看 !」
車商笑著拒絕說:「試開會比較貴!」
雖然我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應該不是否定的味道。
車商回去後很直接開了一個我可以接受的價格,就成交了。
這星期將會是小藍在我家的最後幾天,感謝它這幾年來的服務,在此,藉由這個版面,向它說一聲:「謝謝 !」
也祝福下一任接手的人,可以繼續享受它優質的服務 !
再會了,小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