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習慣新車的美容自己做[30年前年輕時開過汽車美容店],開回家當天在處理車頂時,發現行李架防水壓條居然是脫落的!於是立馬開回廠[新車第一天歐],這一回廠就是一個星期,而且內裝全部拆光才能卸下行李架,通知拿車時在下檢查內裝狀態時,又發現左後門板被技師的工具搓破一個洞........,雖然當下廠方拆新車的門板換上去,但是在下對新一代賓士的組裝品質與原廠的技術已經打了一個大問號。
開回家後自己做完美容,車子放在車庫過了幾天才真正開上路,才開出門居然聽見右後懸掛出現冬...冬....冬.....的聲音,約莫行駛10分鐘後,這聲音便消失了,此時便回廠反映這右後懸掛的問題,廠方當然又是說要留車檢查,這一留又是一週,通知拿車的時候,技師說:[上路實測沒聽到異音,但可能是後葉子板內的隔音板脫落所造成的,已經黏好了],當下當然是信任技師的說法將車開回家。因為平常都是開另一台代步車上班,所以開到這台s213又是下一週末了,當在下再度開出門時,又聽見這明顯的冬....冬....冬的異音,於是車又進廠了[此時總行駛距離未滿200km],在下這時向技師說明:[這聲音是在車子停了幾天後再開時才會出現,請將車子放置幾天後再測試!],於是....這一次車子進廠了10天,通知拿車時問技師到底是啥問題?技師拿出一張單子說:[歐...幫你換了後連桿的膠墊,公司技術部門說這是強化的,應該能解決你的問題,你再開回去試看看]。
開回家一週後,帶家人出門吃飯刻意開這台s213,果然毫無懸念的那冬.....冬.....冬異音又出現了,當然又是回廠啦,這一次回廠後與之後回廠的處理,在個人看來這些原廠技師等於開始抓瞎了,因為接下來換了阻尼棒、氣壓彈簧、連桿、等.....但是問題依然存在;直到就這樣牽車14個月後,在下要求總代理台賓出面解決,台賓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調了2台同型試乘車請在下測試,結果因為在相同條件下都有一樣的聲音,台賓因此定調為-[車款特性]要在下接受,在下當然無法接受,因為s213的車主有一個line群組,在下在相同條件下開過其他車主的s213,他們的車都沒這個異音!
事實上,在下的213並不是只有右後懸掛異音一個問題而已,在擁有它的15個月裡,這台213還發生了無預警斷電,全車突然失去電力,好在當時處於停車狀態,要是當時是在行駛狀態下,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原廠技師用電腦找半天都找不到原因,最後在下立馬上國外網站找到相關車型無預警斷電的訊息,才發現原來賓士這幾款新型的車種都有主電源分配器無預警燒毀的情況,這已經早就在召回公告中,在下當場請技師拿3用電表,在下親自打開主電源分配器量測,果然量到一組主分流線路斷路,也因為在下的車發生此種狀況,台賓才甘願公告全面召回有相關設計的車型。
至於其他的小問題出保固過程就不多贅述了,anyway....在第14個月與台賓相關人士相約開會試車時,當然個人提出的補償條件也很簡單:
1.台賓以合理價格回收本車
2.延長保固至5年無限里程[當下里程3xxxkm而已,其中至少2/3的里程都是來回原廠與試車跑出來的]
沒想到台賓開出一個令人噴飯的收車價[粗俗的說,應該是很不要臉的開價,與台賓自己的新古車賣價差價超過50萬以上]讓在下感覺到台賓完全沒誠意,根本不想處理這個案子,保固也只願意延長一年,至此....在下也沒啥與台賓好說的了,但是如果要與台賓對簿公堂,以台灣的法律而言,在下完全沒勝算,更不想浪費這個時間,所以在下選擇自售,因為車子畢竟里程很低車又新,所以自售了一個好價格,就這樣.....與213的孽緣就此結束!
接下來再下與老婆走入了bmw與保時捷展間,在實用與性能兼顧下,最終又回頭選擇了g30 530 ms版,實際開回家後才發現,g30的品質、配備、操控性能比213好得太多...太多了.....,如今爽爽開中!
1. 第一年 中間杯架上面的滑蓋脫落
2. 冷氣一直有莫名水流聲 原廠說要拆整個中控台 我放棄
3. 只要開啟自動熄火 熄火後再點火 整個冷氣壓縮機就像開啟酥麻按摩模式一樣 外加水流聲 冷車發動開冷氣也不會這樣
4. 第二年 引擎鳥叫聲 出保固
5. 右前座不定時異音 後來學版上某大 把每個飾板壓一下 還真的扣一聲 有一塊飾板裝配時沒壓到位 然後異音就沒了

6. 駕駛座控制右後窗的按鈕掉漆 一整個莫名其妙 一年按不到兩次吧

7. 第三年 方向盤某次熄火 便利進出抬高之後 就不下來了 有馬達作動聲但不會動 用左側電動調整他也不動 回廠出保固

8. 曾經在市區開到一半行進間熄火兩次 (ECO OFF) 回廠插電腦留車 查不出所以然 領回家繼續開
目前家裡跟身邊朋友間 我常常開得到的車除了這台還上一代 Lexus RX450h, BMW 218 AT, 改款前Ford Ecoport 這四台妥善率是
RX450h --> 218i --> Ecosport --> E260L
當然啦 這是對岸加長又國產的M-Benz 可能品質裝配工藝先天就沒德國原裝的好 所以僅供參考
b99705008 wrote:
我雖然年紀不到三十...(恕刪)
應該就是日本所謂的"職人精神",尊重自己的工作,專注自己的技術,感動自己的行為 讓家人引以為傲,值得傳家的精神.
我不知道台灣商家有幾個人能讓下一代對自己的作為感到驕傲?
(做不到? 那就不要告訴我職業不分貴賤,因為你都看不起自己) ?
這就是價值觀在我們這一代扭曲了,現在遺毒這一世代.
不相信 ? 看看幾十年來政治人物不就是 ? 古人云: 士大夫之無恥 ,謂之國恥 .
上行下效,上下交相賊.....你說誰該負責?
不過"恥" 這個字,很多人都不會寫了.
不過現在的人被教育成要說: 不會寫那不是我的錯, 那是因為老師沒教!
所以我們這一代的中老年人是罪魁禍首
Han-Tung Li wrote:
我是開了五年BMW受...(恕刪)
在下bb車都開過,更是現任車主,二者造的車子其實妥善率一個半斤一個八兩,只是每個車主在乎的點都不同[像在下在意的是底盤問題],bmw也會有很多異音[像門板..中控台等....但是只要能處理,在下認為都ok],同樣二者也會有某些部件會有通病問題。
但是這二間車廠在台灣最大的不同點是對車主的態度,賓士一進廠接待很習慣的董事長...董事長的叫,但是一旦車子真要出保固了,那推拖拉的嘴臉一定要親身體驗才感受的到,而且每次進廠10天半個月是家常便飯[車賣太好了,根本沒空修車],在下213擁有15個月,大大小小回廠處理維修與出保就等於每月都要回廠一次了,每次回廠平均留車一週,但是賓士原廠從來沒有提供過代步車,每一次提出需求都是說....[代步車都出去了]。
而bmw回廠同樣是出保留車一週,但是b廠會主動幫車主找代步車,如果真的沒有車,b廠會先詢問車主是否願意等代步車回來後再安排進廠維修,光只是這個詢問的動作,身為車主就能感受到b廠的誠意,即使用不到代步車,也感到安慰,說真的.....台賓這一點差b廠很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