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

「三年級」程度的數學題

蝦米爸爸 wrote:
若您是保險公司,鞋店跟您投保。某日發生火災,燒燬1000雙鞋子...
請問您打算賠償(出險)多少元給鞋店:
(1) 1000 * 15(進貨成本) = 15000元
(2) 1000 * 21(標示售價) = 21000元

若您選擇(2),我相信大家會支持您出來開保險公司,很多人會向您投保的...


哈哈
那我問你
如果我去放火燒了1000雙鞋子
我該照價賠償
還是賠成本就好?

你沒保過保險吧?
保險公司當然是賠「市值」
你車子撞壞維修花了5萬
保險就賠5萬
難不成賠零件的「成本價」?
有人胸部保險2000萬
你覺得那胸部成本真的是2000萬?
還是有2000萬的「商業利潤」?


如果你能說服大眾保險公司賠錢應該只賠「成本」,那我相信每間保險公司都會搶著要你的....
happy = new year(2011);
haa0107 wrote:
*以邏輯而言,鞋店損失一雙鞋 & $29

*以法律而言,鞋店損失$50,這也就是鞋店有權向年輕人追討的金額
 甚至有可能追加精神損失(看要判多少)

*以資產而言,鞋店"至少"損失$44
 實際上多少並不一定,因為沒有足夠資訊得知機會成本有多少,
 另外還有無形的資產損失(因為一場詐騙而耗費的時間與精神)
 都無法詳細計算

*以小學三年級而言,因為老師不會要求你想這麼多,
 所以就籠籠統統地寫"$44"或"$50"都可~

沒辦法~不明確的題目,就只能得到不明確的答案囉!~


這個題目出現在小三考試裡,目的是要考「邏輯」、「法律」還是「資產」?

出題者最原始的目的,不過是要考「50-21=29」「29+15=44」,兩位數的加法和減法。只是為了增加困難度,加了一些煙霧彈,混淆學生思考。結果變成在考語文理解能力和細心程度,主要目的被次要目的喧賓奪主。

說它是爛題目,可以,因為它出現在小三的考試卷上。但是如果它出現在高職商科或法律相關科系的考卷上,而且是以問答申論題的題型出現,那也許是不錯的題目。
應該這樣說,這題目的錯誤在於,
你叫人家算"損失",我可以很明確地回答:損失一雙鞋和$29

你叫人家算"損失多少錢"?我必須先問你,我要將鞋子換算成錢,
這個換算的立基點在哪裡?
沒有立基點,就無法知道是從什麼角度來看損失
就像你說的:非數學論證永遠不可能100%嚴謹
所以我說:不明確的題目,就只能得到不明確的答案囉!~


題目只說一雙鞋"標價"$21,並沒說價值真的是$21
如果依照你說的:沒有假設的部份應該以常態自行假設
我這樣舉例好了~如果題目說一雙鞋成本$15,標價21億
我可以說損失21億嗎?
請注意題目只說"標價",他根本沒跟你保證這是"常態"!~

三年級的題目,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三年級,
不過一個沒有告訴你要從什麼角度來看損失的題目,教人如何回答?

如果是國小三年級,那會誤人子弟的!
(跟小學生說兩種答案都可以...冏rz)
89. wrote:
如果我去放火燒了1000雙鞋子
我該照價賠償
還是賠成本就好?

如果發生火災(非故意縱火),我是保險公司,我當然要求您提供進貨成本,若您的帳冊資料被燒了,您還是可以向供應商調出當初他們出貨的資料。所以就我看到的資料我當然認定您被燒的鞋子價值是1000*15,因為您能拿出的價格資料就是每雙鞋子是15元,至於您自己預期要賺的6元利潤(毛利),我幹嘛賠給您?

如果您是蓄意縱火(犯罪者)被我抓到,我當然要求您照每雙21元賠償...但也僅止於對犯罪者如此。

如果我是鞋店老闆,火災是我自己或我家人失手造成的,我計算損失時還是會以每雙15元來計算。

Terrencesylphy wrote:
這個題目出現在小三考...(恕刪)

Terrencesylphy wrote:
這個題目出現在小三考試裡,目的是要考「邏輯」、「法律」還是「資產」?

出題者最原始的目的,不過是要考「50-21=29」「29+15=44」,兩位數的加法和減法。只是為了增加困難度,加了一些煙霧彈,混淆學生思考。結果變成在考語文理解能力和細心程度,主要目的被次要目的喧賓奪主。

說它是爛題目,可以,因為它出現在小三的考試卷上。但是如果它出現在高職商科的考捲上,而且是以問答申論題的題型出現,那應該是不錯的題目。


這題其實只是考邏輯
整個題目簡化到最後
就會變成

「有一天店員拿出50元真鈔,換到一張50元假鈔,損失多少」
連加法減法都不用就可以算出來

我個人認為很適合給小三的人算
因為這要訓練的是基礎的邏輯

如果出現在高職商科考試
我覺得是大材小用了(雖然很多版友的答案爛到不行)
happy = new year(2011);

haa0107 wrote:
題目只說一雙鞋"標價"$21,並沒說價值真的是$21
如果依照你說的:沒有假設的部份應該以常態自行假設
我這樣舉例好了~如果題目說一雙鞋成本$15,標價21億
我可以說損失21億嗎?
請注意題目只說"標價",他根本沒跟你保證這是"常態"!~

三年級的題目,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三年級,
不過一個沒有告訴你要從什麼角度來看損失的題目,教人如何回答?


沒講就是常態
我記得我上小學時
老師就說過:「題目沒假設的就自行以常理假設」
所以我們必須假設「老闆的定價的價格是常理」
你卻硬要考慮標價不實那就是你個人的問題

有空去翻翻國中小學的課本吧
你會發現所有題目都不嚴謹


蝦米爸爸 wrote:
如果發生火災(非故意縱火),我是保險公司,我當然要求您提供進貨成本,若您的帳冊資料被燒了,您還是可以向供應商調出當初他們出貨的資料。所以我當然認定您被燒的鞋子價值是1000*15。您能拿出的價格資料就是每雙鞋子是15元,至於您自己預期要賺的6元利潤(毛利),我幹嘛賠給您?

如果您是蓄意縱火(犯罪者)被我抓到,我當然要求您照每雙21元賠償...但也僅止於對犯罪者如此。

如果我是鞋店老闆,火災是我自己或我家人失手造成的,我計算損失時還是會以每雙15元來計算。


那是你自己的算法
保險公司都是賠「市值」的
如果我是藝術家
價值100萬的木雕被燒了
難道保險賠木頭的成本嗎(500元?)
你覺得精神成本可以列帳嗎?

有空多看看新聞吧
看看地球上的人財物損失是算市值還是成本
happy = new year(2011);

89. wrote:
整個題目簡化到最後
就會變成

「有一天店員拿出50元真鈔,換到一張50元假鈔,損失多少」
連加法減法都不用就可以算出來...(恕刪)

你錯了!~你舉的例子,是很明確的"真鈔$50化為烏有"

而這道題目,是"一雙鞋和$29化為烏有"

不同!不同!

就是因為不同,所以我才感興趣~

haa0107 wrote:
你錯了!~你舉的例子,是很明確的"真鈔$50化為烏有"

而這道題目,是"一雙鞋和$29化為烏有"

不同!不同!

就是因為不同,所以我才感興趣~



你覺得「真鈔$50」跟「一雙鞋和$29」價值不同阿!
如果你覺得價值不同
那你連算都不用算了
根本無解
這樣感興趣了嗎?
happy = new year(2011);

89. wrote:
我記得我上小學時
老師就說過:「題目沒假設的就自行以常理假設」
所以我們必須假設「老闆的定價的價格是常理」
你卻硬要考慮標價不實那就是你個人的問題

有空去翻翻國中小學的課本吧
你會發現所有題目都不嚴謹...(恕刪)

你自己都說了...是以常理假設
是以常理假設,而不是將它"視為常理"

所以如果題目是標價21億,常理是什麼?一雙鞋要賣到21億?

我知道中小學課本不嚴謹啊~所以我慶幸沒被誤到
所以我才想將這題目的問題點提出來啊~
89. wrote:
如果我是藝術家
價值100萬的木雕被燒了
難道保險賠木頭的成本嗎(500元?)
你覺得精神成本可以列帳嗎?

如果您是藝術家,您只跟我保一般的火險,繳的只是一般的火險保費。您發生火災的話,我當然只用一根木頭500元賠給您。
不然您自己說這個您雕好的木頭一隻市價100萬,那也只是您自己說的,萬一哪天您因為生意潦倒缺錢用時,弄來10根木頭(成本5000元)燒一燒,就要保險公司賠1000萬給您?

至於什麼是市價?保險公司能跟鞋子供應商談好用每雙15元的價格買進1000雙鞋子賠您時,您覺得保險公司會賠您21000元?
  • 1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