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1060601 wrote:賓士正努力讓每件展間(恕刪) bmw toyota 那些都是交流車電.是服務進廠的客人.讓你的車子出廠時可充飽飽.靠這些哪裡都不能去. 交流充電器 是住家自己用的.只有直流快充 才有讓你的車子 有長途使用的可能.
nick1060601 wrote:即使加上貨物稅好像才20...(恕刪) 電動車貨物稅 目前是 完稅價140萬內 免稅. 超過 140萬的部分折半徵收 所以減免的部分不只20萬而實際上 廠商付了多少的稅金 他們是不會公開的. 因為我們就知道她進口的成本了.也就知道毛利了.
nick1060601 wrote:現在這種過渡期當然是(恕刪) 嗯恐怕都只是說說而已。直流充電樁(快充) 50kw~250kw: 這種充電設備,都是百萬起跳,而且通常要再向台電申請,重新拉電,聽說也是百萬起跳。如果無利可圖,或是政策補助,或是車廠投入,這些廠商應該都只會去佈建 7~15kw的交流充電樁….車主要自求多福了。說句難聽的,傳統車廠開發電動車,都是被各國環保法規逼的! 誰沒事會去開發這種車子本身賠錢,保養也賺不到錢的產品。在商言商——在沒有法規壓力的台灣,車廠當然樂得繼續推油車來賣! 電動車只是插花和製造話題用的!
nick1060601 wrote:目前應該也沒有人開電車跑遠途? 嗯您可以去特斯拉的版上去問問....每天幾百公里再跑的,大有人在。至於華城充電站的快充,是因為充電頭規格CCS1和特斯拉不同,不過就算可以轉接,特斯拉車主應該也不會常去就是https://m.u-car.com.tw/article/61821/電動車要在臺灣普及?它們絕對重要!華城電機EValue在臺首推DC直流充電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