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錢不夠!寧購名車不買房百萬車買氣超旺

NQQegg wrote:
Palo Alto...(恕刪)


Foothill College 後山那邊比較貴 其他的老房子都還好

08年以前加州隨便買間50萬新建HOUSE 不用一年都可以賣到100萬
等於是買一間賺一間 金融風暴後就沒那麼好康了
不過要致富 不管哪個年代 房地產是最快的捷徑

90年代初 我住在Cupertino那 Apple總部附近
當時Apple Macintosh被Microsoft打到趴
上班時段停車場根本沒甚麼車 有夠冷清的 想說應該快倒閉了吧
記得高中時 假日還在Apple停車場那邊練甩尾 
天知道 後來Apple靠ipod iphone 真是鹹魚大翻身
附近房價也跟著漲翻天
有錢的人不會只看到你開一台名車就誤會你是有錢人了
或許是環境不一樣,我看到的有錢人
年收入上千萬,他還是開一台十幾年的VIOS(那還是他老婆不開他撿來開的)

之前還有一位農會理事,一堆房子土地跟停車場在租人,
他開的是一輛跟人買的二手神車(十幾年),
他連電池錢都省,整天看他的車在那接電

有錢的人可能認為自己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東西來自抬身價
又或是腦袋整天都在想賺錢門路,沒空想花錢的事
我看到很多有錢的人,他不用支票信用卡跟貸款,
買車買房買土地一律現金支付(錢的來源不清白的人可別這樣做,會被國稅局查金錢來源)

我也看過有人開双B的入門車,好像覺得自己不可一世,
還會砲別人生意做那麼久都白做了,到現在還開一台神車
殊不知你嘲笑的人,幾千萬的土地也是現金一次付清
難道會買不起一台車?是要跟不要而已

不過也好啦,如果花一點錢能讓自己感覺良好,信心大增
那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vivianyang9999 wrote:
有錢的人不會只看到...買車買房買土地一律現金支付(錢的來源不清白的人可別這樣做,會被國稅局查金錢來源)
(恕刪)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Powerthrusty wrote:
Foothill College...(恕刪)


友人在06年花1.5M買在Saratoga, 真的很不怎樣的房子
90年代買在Sunnyvale不到0.5M, 現在都1M以上

90年代南加州
Arcadia都不到0.5M就有了...
健人就是腳勤
NQQegg wrote:
友人在06年花1.5M...(恕刪)


NQQegg大大
及Powerthrusty大大:

都是加州地產內行!

的確舊金山附近的地產, 隨科技業興衰波動很大!
這些年隨著Apple 及高科技聚落'矽谷附近房價已經高不可攀!

史丹福大學前, 停滿了繳不起房租的車屋!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707240153-1.aspx

英國 則是年輕人繳不起房租住船屋! 英國矽谷劍橋,像樣的HOUSE NT1億以上!
倫敦 肯辛頓 雀而喜等區, 很少 Mercedes Benz都是 S63 AMG以上

還好在英國留學生之間 ,不流行買車!
倫敦沒什摸停車位, 如果住郊區每天開車進倫敦, 入城費每月約台幣2萬
這種進城費, 在台灣應該不是抗議要暴動了!

即使同學他老爸是大陸首富也依樣!
大家只比誰老爸又買幾億英鎊的房產,哪個同學又租泰晤士河豪宅 每月約25萬房租! 哈哈

耶誕 Oxford Street 迷人夜色 23Dec: HTC A9手機拍攝




相對的!
台灣的房價不用像小魔星成天喊一折'的確還便宜!

有眼光的父母的確應該先買房屋給兒女
不是像我鄰居一對兒女滿18歲, 各買一台BMW 430以示公平!

遠的不說' 說近的'
台積電光發布南科3奈米, 台南附近土地就翻了幾倍!

親友有塊2分多地南科附近! 去年賣1億多

被其他親友笑賣太便宜'今年台積3奈米發布後應該值3億!

地產總是炒在科技業前頭! 哈


台北信義區 民國60年代 30坪公寓只要70萬左右 當時課長級的月薪也有3萬 標個會買房對一般中產階級都不算難
70年代後期台灣開始步入所謂的錢淹腳目年代 70萬的公寓翻倍成700萬 60-70年代懂的在台北市置產的 如今資產都是翻了好幾十倍
更別說眼光獨到的人 當年信義計畫區還是兵營 周邊都是些賣花圃農地 當時喊5000/坪賣地的很平常 而現在是億來億去的豪宅
大直美麗華以前那邊會淹水 環境髒亂 一堆修車廠和賣車的 如今也是鹹魚翻身 現在全世界年輕人如果還想遇到這種經濟起飛的年代 除了戰爭全毀掉外 不然應該很難了
30年前的BMW大5也要150W,所以當時能開雙B的真的是有錢人,現在雙B滿街跑,豪車的面子行情已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台灣年輕人研究所畢業的起薪跟20年前一樣,沒破50K,所以家裡有房子的不想背20年千萬房貸買新房而是改背5年百萬車貸買雙B的心態很容易理解。
大部分會靠自己能力買到好車的年輕人
一定是"住家裡"

活到20幾歲,出門就是要有面子
開歐洲車開高檔車
反正住家裡每天車洗到乾乾淨淨

一堆靠自己需要買屋的
也只能老車一直開
真的該換車時要換就是國產車

Powerthrusty wrote:
台北信義區 民國60
30坪公寓只要70萬左右 當時課長級的月薪也有3萬 標個會買房對一般中產階級都不算難...(恕刪)


的確台灣70幾年代發展快速
丈人69年和平東路買1樓國泰建設買69W 現在值3千多萬
70年忠孝東路買2樓國泰建設買99W 現在值2千多萬!

丈人名下有4棟房, 不願分半毛給兒女!連結婚時太太嫁妝是一台丈母私下送的烘碗機
一天到晚 拼命指責是現代年輕人不努力, 才買不起房!

我看過是台灣很多老一代的心態!尤其老公務人員!
只要自己好過不管年輕人死活!

我有位好朋友,
電信公司資訊部主管月薪 100K 以上,還是嘆買不起公司附近約 1500W的套房
這種情況! 算年輕人不努力嗎?



我自行創業 名下多部2B
小孩花千萬從高中送英國留學多年, 海外置產多房!
都是自己貸款創業而來!

長輩沒給一分一毛! 我們5年級的是很有骨氣的!哈哈


r2w2 wrote:
的確台灣70幾年代發...(恕刪)


確實,老一輩有些也是靠土地繼承致富的,尤其是台北市信義區以前都是農田,那邊的地主應該都好幾億身家,5跟6年級生拼一點都會想自己買房子。

只能說現在的7到8年級的年輕人如果沒有長輩幫忙出頭款要買房真的很辛苦,索性拿去買車或出國玩。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