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經驗,我猜(各位:公堂之上,假設一下不違法吧 ? )
車廠的套路就是:
1.董事長,我們一定會依照契約幫您修復 !
OS(公司依合約履約,你告不了我的)
2.董事長,保固期內我們一定會負責,您放心 !
OS(出車禍是你家的事,你還要有命回來證明是我們的瑕疵造成)
3.董事長,您再開開看
OS(車是你買的,反正出事我們還可以修車,保險維修再賺一筆)
如果你想換車或退車,這時候就會有老江湖出現
1.董事長,依我們過去處理的經驗,換車或退車要有一定的條件...
OS(你都還沒有半年內讓我們維修重大瑕疵三次修不好,還想退車? 沒門!)
2.董事長,您這是個案,如果您不安心,要不然您再挑選一部車我們公司以優惠價提供?
OS(舊車折舊你付,賣出先賺一筆,新車優惠再撈一次,中古車接手第三人最好再出事故回廠出險,那一共賺三次,嘿嘿..瑕疵車才好賺)
但是如果你的背景夠強,以上都不會發生
以上藍色字體是我個人以小人之心度別人之腹的假設狀況,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祝福你,加油,推這帖一把 !
Marcescens worte:
其實進入G世代的BMW...(恕刪)
眾人都說G世代多好,不過還是要經過時間考驗
M-Benz M260/M264 M270/M274 生產的車子超過百萬輛了吧,最近又有召回換引擎的,爆缸原來不是什麼瑕疵,而是設計就有問題,難怪美國人都開幾年操一操就賣
M01 每個車版打開
有開車撞展間的
有引擎噴水的
有變速箱斷裂的
甚至所謂開不壞的T牌也都有車機災情
看完一輪,大概車子也別買了
到這邊我也多少能體會 Supra 搶單的原因了,BMW的性能,Toyota的價格和妥善,不就是最接近完美的組合嗎?
看到這邊,覺得國內消費者實在是太無力了,外國車商不甩台灣這個小市場,政府不顧小民權益,而國產車只會做賊偷自己人荷包,看節目也有車評甚至超跑玩家都被車商玩過,這不是有關係或有錢就能免疫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唉
Propecia worte:
現行世代的五系不論是...(恕刪)
其實大家的刻板印象還是會影響購車選擇
如BMW老被酸萬年內裝, 妥善率差, 黑道用車.....
而賓士被吹捧成高質感, 妥善率佳, 成功人士用車
即使新的BMW G世代內裝大幅提升, 很多人看也沒看過就說內裝差
即使賓士滿街跑的C300車主很多負面新聞, 也視而不見
更不用說妥善率部份有很多的評比可以參考
我承認我當初就是只想買賓士, 根本沒考慮過BMW的刻板人士之一
如果不是因為剛好BMW 五系大改款, 又因為比較MB和BMW的配備後
才知道MB開的價格真的是比BMW盤到還有剩 (雖說雙B在台灣都是盤仔價)
但就是這樣的機緣才讓我可以不再用刻板的印象去審視BMW
才開始去瞭解BMW的車子
我得感謝賓士在台灣的超級溢價策略, 才讓我暫時拋去刻板印象
不管台灣或是大陸的車評
大多評價這代的G30整體水平是高於W213
終歸而言, 每個人都希望我們自己的選擇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進而將我們對自己愛車的熱情散發出去感染別人
但過份的神化只會讓車商更吃定車主, 訂出更不合理的溢價策略
不管是哪一廠牌, 消費者都該團結, 當車子因車商品管造成問題時, 爭取該有的權利
不是因為溺愛而讓車商有恃無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