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3年想買車(柴油車),先走去住家附近家賣車,第一次只有汽油車先試一下,我可是要柴油車,第二次去有人在沒車子,要我傍晚再去,18點我載家人要一起座看看,不要說車,連人都不見囉,超扯的,隔天我去買早餐,碰到朋友談起車子進度如何,我就很不高興告訴他原委,他要我在家等幫我連絡別牌賣柴油車的,含看車款試駕(載家人)到簽約中午前就完成,也許守株待兔也是方法。
這樓, 說明了幾件事情:1. 名車的業務果然都是有眼色的,樓主開車全家去展示間看車?出遊成份大,買個車也要全家出動?應該只是來看看, 到時又是打秋風,服務再怎麼好也是白費力氣,上頭許多網友不狠狠的稱贊了某業務一番,然後轉頭找別人便宜的買,業務當久了, 也是會變聰明的,服務咖啡什麼的, 都是屁, 叫菜鳥去接待就好,我只要在網路上多給些優惠, 業績自然來,最好這些愛耍大牌的都去別間看,看完, 再來我這裡下單, 省囉嗦~2. 大部份人嘴巴駡, 倒也沒那個豪氣就拒絶往來,還是鼻子摸摸, LP捏著, 不管BMW, BENZ一樣買單不是?那, 換個立場想,我不鳥你, 你還要捧現金來等車,我公司還鳥你啥投訴?3. 現代社會, 資訊發達, 真正要買車的, 應該電話就解決了,有許多空閒去現場看車, 問車, 還要嫌服務, 要贈品的,可能不是該廠設定的客戶群,君不見, 某日系車廠在新車發表會上, 就已經直接宣告其設定客層,樓主去看的這等級車廠,準車主應該都是直接電話詢價, 殺價, 成交的吧?業務坐服務台也許成交率更高, 業績更好吧?!即使是試車, 也不用親自到場(哪有那美國時間?),一通電話, 業務就開到府上或公司給車主試車了, 不是嗎?就結果而言,如果業務熱情接待, 用心解說, 費時費力,結果雖然屢獲客戶口頭肯定, 卻常常是一場虛功,客戶肯定你後, 轉頭找那最不作客戶服務, 可是折價最狠的業務買車,最終, 因果循環, 樓主碰到的情形就會是常態了~~種什麼因, 得什麼果,捫心自問, 樓主今天即使得到非常非常好的服務,是否就會當場買單呢?不會! 多半還是回去想想, 再上來找找神單, 神業務,這麼想想, 樓主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兩不相欠呀~~......
sangogo wrote:上週帶家人興致高昂的...(恕刪) 我比你好一點,除了第一樣跟你不一樣,其它的都跟你一樣。第一樣是因為我們開Toyota Wish去看車~~~其它跟你無差別待遇,因為老爸想買台C180來開開,但最後價格談不攏而作罷,那一家的業務很敢開,開的價格比我們問到的還貴快20W,最後要走時我們才亮出底牌,業務才接著說,那價格可談,非要搞到這樣才肯放價格,最後不跟他買最大,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話說上星期六陪同學去內湖保時捷要去訂Macan頂級的,進去也是沒人接待,來了個業務,就只會說價格和交期,講了老半天,連一杯水都沒有,最後是我跑去櫃台要了四杯水,一杯給我同學,一杯給他老婆,一杯給業務,一杯給我老婆,最後講到交期要1年半以上,價格是一毛錢也不能少,我同學冷掉了,交期最快的好像是凱燕和Panamera,但那兩台不是我同學要的,接下來要轉戰BMW去看別台車了,那天我們是開7年多的Toyota Camry去的,我同學的BMW去修,Camry是修車廠給的代步車。
其實大家可以看出來大部分買的人是因為『哪一家便宜,買哪一家』是因為價錢便宜至於『服務好不號,真的不重要』因為服務再好,價錢不好,也不會買台灣風氣就是這樣不重視服務,只看重價錢這個道理廠商會不知到嗎廠商也知道你台灣人就是要殺價而已服務好不好根本沒差所以,大多不會重視服務這一塊領域雞生蛋,蛋生雞台灣民眾也看不起這些服務的人喜歡把他們當小弟呼來換去以看就知道『有錢是老大的心態』在台灣,不須要服務好,因為台灣人不會因為服務好買你的車台灣人只會買他心中想要的車服務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
有人常說,不管穿什麼,只要有錢,人家都會貼上來這就是標準財大氣粗心態消費者根本不尊重賣家惡性循環賣家也不會尊重消費者代理商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只要價錢低,你還是會去買別人的代理商與其服務這種客人,當然會選擇一些尊重他的客人穿著正式、談吐有禮貌、事先預約代理商當然願意先服務這些人
穿脫鞋、汗衫當然可以只是不合乎場合你用這種態度對人家人家幹嘛尊重你很簡單的預約,做不到,人家幹嘛尊重你台灣人看車很多不喜歡預約怕看了不買被當沒錢心態上錯誤,怪誰看了,試車了,當然可以不買怕被業務白眼?會少一塊肉嗎?別人沒教養,不須要一起沒禮貌想看車就預約穿著正式不要讓人家覺得你只是來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