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派 wrote:小弟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恕刪) 說養不活應該是誇張之語啦...我想網友應該是在反諷 "書讀得好也沒啥用,反正這社會就是比有錢而已" 這件事吧..真要比錢,台大醫科的也都要跟 01 上的魔人甘拜下風了..更別說家裡動不動就是房子好幾棟的公子們~~在類似的討論串中也有網友提到一個想法..想想很實在,也很可悲.."在台灣,要發財就是要走偏門" ...台大幫? 交大幫? 清大幫??若不是去開公司或是做生意,乖乖當工程師的說不定都比個路邊賣雞排的窮哩...
IvanTseng wrote:說養不活應該是誇張之...(恕刪) +1. 認識一個醫師朋友,留在醫學中心拿Phd 及部定副教授職位,結果還是在幫醫院賺錢,薪水遠沒有他那些出來開業的朋友高。一台老福特開了快10年,他說有一次帶小孩子去幼稚園時,她老婆聽到一些媽媽耳語: 那個XXX的爸爸是醫生喔。。。怎開那麼老舊的車。。。。他月薪約10-20來萬,住老公寓繳房貸,養家人,小孩教育費,及給父母。。。每個月剩下所剩無幾。車子原本也是想買雙B,最後買的是標誌。。因為怕雙B保養貴。這就是養不活但也絕餓不死的例子醫界有一個很好笑的風氣就是: 留在醫院的看不起出去開業賺錢的,出去開業賺錢的也覺得留醫院的都是窮酸,自我感覺良好但也沒啥真的大貢獻的(台灣的醫師教授們有幾個的研究真的能登上世界殿堂的?)
crazeforprp wrote:+1. 認識一個醫師朋友,留在醫學中心拿Phd 及部定副教授職位 10幾20萬? PHD + 副教授? 有這麼差嗎?家人也是某醫學中心的醫師(未滿40歳), 本土某私立醫學院七年畢業, 沒有國外任何學歷也沒有任何教職. 在這家醫學中心幹到現在主治醫師, 月薪高出10幾20萬蠻多的.....平平是醫學中心, 待遇差這麼多哦?
lin8810 wrote:10幾20萬? P...(恕刪) 病人多一點時,可以上30萬,但再扣個稅,大約實拿24萬左右,病人少點時就稅後約18, 19萬主任? 底薪多2萬而已現在大醫院醫生已經不像從前了
lin8810 wrote:10幾20萬? ...(恕刪) 不同的醫學中心一定會有差;不同的科別間也會有差,像有些有「技術」可做的科別,可依談好的比例跟醫院拆帳,內科系的話比如心導管,心超,運動心電圖,胃鏡,洗腎……等等,做得多自然分的錢就多,外科系的刀量多就分的多(看點數),所以就算是同科的醫生,業績好壞也會有差,而且可以差很多…另外如果有重症的專科又有照顧重症病人的話,也會有加給有些科是固定薪的,像麻醉科(有些醫院是這樣,不確定是不是所有醫院都是)如果有教職的話,學校那邊還可以拿錢……有些比較沒有「技術」可做的科,就會比有技術的科少了一點賺錢的項目,像家醫科,在醫學中心普遍是薪水比較少一點點的……以上謹供參考,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
crazeforprp wrote:病人多一點時,可以上...(恕刪) 說的是事實,但也許不完全對~~~認識的朋友當中不乏醫師族群...當醫師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獨立性佳,不必依靠某個公司組織或特定儀器,隨便拉一張桌子就可以獨立執業生活過好日子而對於醫療這麼高度專業的行業而言.....收入多寡還是得看醫師本身能力而定...能力佳的...掛號一號難求,早上的診看到夜診一起看,夜診的看到翻點還沒看完..這樣的醫師即使是待醫院受雇..月入百萬以上的大有人在..而能力差一點的,即使在醫學中心當個 young V,領PPF 領個十來萬也是不錯的...但是大抵來說,在台灣當個醫師(即使是受雇),年薪百萬是很基本的..而且一輩子不受景氣或年紀因素影響,都可以賺到這個錢的....只看醫師本身願不願意而已....但是有些醫師不肯把自己搞的太累,想要多點生活品質...金錢的話夠用就好..像我一位在高雄耳鼻喉科診所受雇當醫師的朋友..一個禮拜只看5診(所謂的一個診就是一個早上或一個下午或一個晚上,一個禮拜如果週日算進去的話一共21診,所以5個診湊在一起就是一個禮拜只看2天半,)月入10多接近20萬(足夠生活所需)........一個禮拜看5診,不看診的其他16診的時間都在幹嘛??釣魚,打高爾夫,睡大頭覺.....還三不五時出國玩這種日子有人要嗎??我不知道!!但是我很羨慕他............................................知足常樂,無欲則剛
的確很多醫生買得起但是現在更多醫生買不起的啦有賺錢的, 以前就賺到錢的, 當然買得起一堆吃不飽餓不死的醫生,還沒時間來這裡看這裡發言的年薪百萬.. 那房貸要不要 小孩要不要錢, 是能剩多少? 稅一毛都不少起碼跟我類似年紀的, 有家累的, 沒有富爸爸的醫生大部分也沒有1A雙B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