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分析人員,知道出多少車,每一台車可以賣多好,在怎麼區域銷售量,然後算出利潤
然後用管道拿到原廠件,找投資客說投資多少多久回本
然後逆向工程,建立模具.
模具怎麼樣,參數怎麼樣,不管給誰做出來就是那樣
當然不可能跟正廠的一樣,畢竟價格差很多
如果是原廠的模具參數,以現在自動化加工技術,誤差不會到0.1%
車子出來,她保固四年,她原廠零件就是四年,四年後她就不做零件,模具就沒用了.
公司最重要的研發基地,倉庫都是放最新的東西,你需要把舊有的產品,生產線移出
接下來有原廠認證或副廠復刻第三廠商來負責相關零件,這時車主通常用比較便宜精密度不用那麼高的副件取代正品
超過10年後,車子市佔率降下來,很多車報廢
就把模具便宜賣給沒錢投資的廠商去做小眾市場,這時模具已經,比如做1000片跟做10萬片,模具一定會受損,精密度可能差5%以上,但這種老車根本不需要精密度,她只要能動就行了,保桿有沒有密合根本不在意
再來就是完全沒利潤,副廠不生產,就從到處的倉庫調貨,沒貨就殺肉廠找,不然就是維修成本大於買車成本,不修了
就連擦拭馬路邊公車站旁的玻璃隔板, 這樣的工作也得領有執照才能執行。
德國製的另外一個不同點在於 這台車的大部分主要零件都有可能是德國製的。
舉例來說如果是在匈牙利組裝那麼它的發電機, 壓縮機, 風扇,變速箱, 水箱,底盤零件,連桿機構等等 都可能在匈牙利當地製造, 因為運輸成本的關係, 這個情況就類似台商現在生產的筆記型電腦,除了 CPU,晶片組,其餘的機殼,電阻,電容,電感,連接器甚至DRAM都在大陸當地生產。
如果一台車真的是在德國完成所有的組裝過程,那麼主要的零組件都會是德製,這就不只是組裝技師的技術問題了。
有一次我在一家奧迪外廠保養車子的時候和廠長閒聊,他就告訴我每個月平均有2-3台車到他那邊維修@DSG變速箱,幾乎都是DQ200,而且大部分是Skoda,他發現Skoda的變速箱多半是羅馬尼亞製,來他廠裡保養的Audi A3也不少,但變速箱損壞的明顯少很多,而A3的變速箱都是德製。
前面提到如果一台車真的是在德國完成所有的組裝,意思是有些車是在完成大部分組裝之後,最終送回德國作出貨前的測試檢驗再經過德國的港口出口,於是掛上了德國製,有些國家處於歐洲內陸,並不臨海,譬如斯洛伐克,Porsche有些車型就是在斯洛伐克組裝再送到德國出貨。這是一個在保時捷的資深業務告訴我的。
以往我一直認為相同的零件,相同的機器,製造出來的品質應該差異不大,但至少我在任職的公司看到的是,同一個機種,同一個料件供應商,蘇州廠生產線的良率就是比不上桃園廠。
問各位一個簡單的問題,相同型號Hitachi的冷氣機讓你選,你選日製還是泰製?
我寧可多花一點錢選日製,畢竟冷氣機會用很多年。
德製的品質如何?關鍵在你怎麼確定它是否"真的"是德製,我相信文化是造成品質差異的其中一環。
Daniel.xu wrote:
電器我都買日本製的!(恕刪)
你確定電器整台都是日本的?
你確定整台車都是德國的?
一個電器一台汽車有太多零組件構成
不是最後組出來,不是最後出口國這就代表全都都是這一國組成
電器,他的晶片,可以是MIC的Arm晶片。
Apple的程式?印度人寫的
為什麼買日本電器。因為日本人對我負責,至於他電器由那些組成那些國做的這
汽車,德國車用日本胎,LED模組其他國的,多媒體主機台灣的
德國人帶個Team去其他國家開生產線,SOP帶過去,組車第一步把門窗掛起來,第二步鎖螺絲,第三步轉三圈。全部自動化,全部流程機器精密度全部一樣。他組出來會不同。
都什麼年代了,你以為還在老師傅敲敲打打
我買一台上銀的自動化手臂,程式複製,我把他送到哪一個工廠,那一個國家,料件放進去,run button按下,她做出來的東西,精密度就一樣
eddydnd wrote:
德國製有幾個差別,首(恕刪)
文化品質會差?
我只知道價格品質會差?
我對公司下單,公司對工廠下生產令
工廠管她在那一個國家,那一個生產線,我QC都相等,車蓋,硬度多少,拉度多少,厚度多少,重量多少,烤漆厚度等,都有儀器。測不過整批退掉
公司採購員下單給工廠,廠長找人做。採購員不用管廠長用老司機還是沒經驗還是外國人。採購員只要追進度即可
品保員產品驗收,我採購有驗收標準,你從那一個工廠,那一個國家那一個司機我都不管,驗收員什麼資訊都沒有,不知道貨從哪邊來,她只照標準驗收,不過就打槍。不會德製就驗的嚴,不會越南就隨便驗。進了倉庫之後就是倉庫負責管理。客戶有問題找業務,業務去找倉庫東西怎麼有問題。不會找製造商,因為製造商照採購的需求做品管也驗收過
如果是設計有問題,本國做,外國做也都一樣,那是研發團隊設計要負責
生產線該怎麼做就怎麼做,100步驟就是100 不會有老司機70步,新員工120步,不會有老師傅手法跟別人不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