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從奢侈稅就讓大家知道雙B賺多大

其實如果反過來討論,
站在購買這些車款的準車主立場來說,
他們賺錢的速度根本不會去在乎這差異的差價,
多多少少會念一下,但是還是會買,因為對他們來說,有用途...
通常會討論的,就是路人或是客觀又冷靜的買家,
當你有一天開過或擁有過進口車種或是高級車種,
再回頭來看看今天的發言, 感受絕對不一樣了 !!!

如果我是車商,今天有一款車進口報稅價為299萬,剛好低於課稅門檻
我會在新車售價上調漲,藉口因奢侈稅才不得已調漲,但實為增加利潤
反正成本這種東西只要不公佈誰會知道~
樓主你忘了 車商還有其他成本支出
人事、管銷、廣告、保固、資本支出攤提、設備折舊、貨運船費、營業據點租金....
拉哩拉雜多到你算不清

我只能說...該賺的你還是要給別人賺
否則就只是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不吃草

aron.yang wrote:
以上這位仁兄看起來不...(恕刪)


我覺得這位仁兄也不見得待過代理商。
有很多東西的成本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低的多。而且也不是因為賣多少錢,成本就永遠都低於這個價格。
前面有人說過,國產車毛利有30%,為什麼進口車毛利就不可以有30%?
為什麼進口車30%叫暴利,國產車30%就不叫暴利?


而且你怎麼知道保固的問題都是原廠吸收?
台灣很多代理商的保固成本都是自己吸收的,原廠的品質差可是會搞死代理商的。

就台灣很多產業而言,30%的毛利真的不高......
嚴格來說,這30%並不能說是毛利,很多成本都沒有扣掉,人事的成本、裝潢的成本、設備的成本?
租房屋不用錢?裝潢不用錢?養技師不用錢?維修設備不用錢?水電都不用錢?

別想太多了,售價就是這樣..
一台S600近千萬,還是一堆人買,台北一大堆...
如果是租賃車,那費用就更高了...

真的..
對那些人而言,他們不在乎奢侈稅的事情..
他們才不會抱怨這台車為什麼要賺那麼多...
他們只在乎這台車車價多少,帶給他們的價值符不符合這個價格...
因為他們只會把時間拿來賺錢........
賺最大的應該是中華民國政府吧?

進口時先課關稅,貨物稅,營業稅...

你買車後每年還要繳給政府牌照稅跟燃料稅

開車上路停車還要繳停車費

不小心開太快或下車買個飲料都有機會繳錢給政府

你覺得誰賺的比較兇?
台北/ Steve Lee
調漲 只是剛好而已

若是 雙B大家都開的起 那跟國產車就不會有太大區別

漲就讓它去漲 這樣子市場上 可以先過濾掉一些 "充胖子"的人

對於有錢買的起雙B的人 也是另外一種成就 與 肯定

總不希望 開在路上 一堆車都跟您的一樣吧?

想開雙B !? 想辦法賺錢吧!!
大家誤會很大吧...
車商根本就是被逼的
雙B在台灣就是一個級距的表示
賣便宜怎麼突顯人家的身份?
把價格搞得跟一般進口車一樣
搞不好還被買車的給罵翻
你們當大爺我是花不起是不是~!!


poiu124 wrote:
有很多東西的成本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低的多。而且也不是因為賣多少錢,成本就永遠都低於這個價格。
前面有人說過,國產車毛利有30%,為什麼進口車毛利就不可以有30%?
為什麼進口車30%叫暴利,國產車30%就不叫暴利?


而且你怎麼知道保固的問題都是原廠吸收?
台灣很多代理商的保固成本都是自己吸收的,原廠的品質差可是會搞死代理商的。

就台灣很多產業而言,30%的毛利真的不高......
嚴格來說,這30%並不能說是毛利,很多成本都沒有扣掉,人事的成本、裝潢的成本、設備的成本?
租房屋不用錢?裝潢不用錢?養技師不用錢?維修設備不用錢?水電都不用錢?


1) 雙B的保固是代理商吸收? 請自行確認一下.
2) 什麼叫毛利, 不含管銷的第一手利潤就叫毛利.
3) 國產車30%的毛利(如果有)是要養廠養人的.
請先弄清楚狀況再討論.

蒼穹之月 wrote:
樓主你忘了 車商還...(恕刪)


+1

別的不說,光車商所有廣告預算(平面/Outdoor/網路/實體...)每一年都是算幾千萬的,這些成本
當然會直接由消費者買單~不要說別的,光是國產車的網路活動預算每一波發給廣告公司都是幾百萬
然後廣告公司如果不自己做網路,就又得外包給製作公司,發出去中間又得抽一手....恩~

我還是覺得有時怨那些商人賺很大的時候,應該要想一下背後的原因.
我認為只要商人沒有很黑心的賺,是無所謂. 該給人的就要給人~
亨利叔叔 wrote:
奢侈稅效應發酵,Me...(恕刪)


這應該是常識吧~ 不算什麼新聞
像h牌的車也是看準這點在經營台灣市場
為了只是要區別客層 並不是成本高 僅此而已
很好奇大家都會認定成本高(廣告、人事、行銷...) 呵~
像很多建商也是如此,太多了~ 舉例舉不完

爽就買~不爽就不買~ 各取所好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