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正港男人味 Mercedes-Benz G500 4x4²獨家試駕


ColdColdHeart2 wrote:
不過Prado在台灣能見度很低,上次朋友想買,我是建議不要,因為真正用到的機會不多,
台灣的山路交給X5就很夠力了。Prado開市區是真的不舒服。


在台灣,大多數想上山下海又多金的車主會買 4RUNNER 甚至 FJ Cruiser。
其實我本身也是很糾結,如果未來要升級的話,該買 PRADO 還是 4RUNNER?
可能等 2.8 柴油的 PRADO吧...
要看需求。這幾台應該都是有大樑的車身,重心比較高,適合off road,不適合城市。
我買的是Prado日規中東2.7汽油版,爬坡沒力,特別是上了3000米以後。
買4.0汽油版的會比較有力。Prado在大陸還有一版是3.5可變氣門的汽油版,以前Lexus用的引擎。
台灣的一般山路其實買X5會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要大樑和差速鎖發揮的地方不多。
大樑的好處在於滿載時跑爛路,還能秒殺一堆車,至於差速鎖真的很少用,用最多的時候是因為路面結冰。
Prado以前在大陸的封號是翻車王,因為當初很多人用這車來飆速,當時的土豪車和官車都是用Prado。
這台 4x4^2 用的是 LeTech 的 portal axle,

(不知道 portal axle 確切的中文, 前面有人說門形軸, 文中說偏心軸)

用 g550 下去改的話可能還可以放個 5 萬鎂在口袋.

美國玩越野車的人多半都是自己修車改車,

一般來說不太喜歡碰這種原廠出的"改裝車".
MYSTJ999 wrote:
在台灣,大多數想上山下海又多金的車主會買 4RUNNER 甚至 FJ Cruiser。
其實我本身也是很糾結,如果未來要升級的話,該買 PRADO 還是 4RUNNER?
可能等 2.8 柴油的 PRADO吧...


4runner sr5: 適合打算自己大改的人

4runner limited: 適合走都會路線, 假日滑雪戶外運動的雅痞.

4runner trd off road: 適合做 expedition vehicle 的起點平台.

和泰 prado: 配備最齊全的 lc150, 但不見得實用 (如, 第三排座, 氣壓彈簧, 可調阻尼等)
沒有winch怎算有男人味!?
南美 西藏 印尼 都是Land Cruiser身影
歐系車都算是sassy cars

開LX上山下海十幾年了
死谷50C 加拿大-20C
照操180kph
人老只好改開MX



ColdColdHeart2 wrote:
所以在山區的神車有兩台:Toyota的Land Cruiser系列和Mitsubishi的Pajero。
兩台堪稱神車,高原、沙漠、雪地都是他們的身影,
除非不差錢,不然買G或Range Rover的,大多是在城市開。
G的妥善率我不是很確定,因為很少開這車的車友。
其他所謂的越野SUV,這幾年在我眼裡是數不盡的滄桑。
我本身開的是Prado,日本組裝的中東版。剛跑了絲路北道中道的大環線回來。
15天,開了8799公里,最長一天開了1500公里。
海拔最高接近3900米,最低-50米。溫度最低0度,最高40度。...(恕刪)

r121 wrote:
沒有winch怎算...(恕刪)


我的Jeep裝過winch
後來的兩台Land cruiser卻都沒有裝
和泰的Prado切low range時,KDSS系統會主動切離防傾桿的功能真的很很實用
不用蹲在前輪拔快拆李仔串真是幸福

討論到此是否該改為「正港男人味 Land Cruiser車系⋯⋯」
主角勒
kdss 只有兩個狀態

1. 蓄壓器(accumulator)電磁閥打開,
蓄壓器和液壓頂筒(kdss cylinder)的迴路聯通,
前後液壓頂筒反向作動, 增進車輪接地性.

2. 蓄壓器電磁閥作動關閉,
把蓄壓器和液壓頂筒迴路斷開,
前後液壓頂筒同向作動, 防傾桿開始抵抗側傾.

電磁閥的啟閉由Stabilizer Ctrl ECU 蒐集這三個數值後決定:
1. 方向盤轉向角速 (Steering Speed)
2. 側向加速度 (Lateral Acceleration Rate)
3. 車速 (Vehicle Speed)

任何時候,蓄壓器電磁閥都是處在聯通的狀態直到:
1. 車速高於20km/h 方向盤轉向角速高於 5deg/sec
2. 車速高於20km/h 側向加速度大於 0.2G
3. 車速高於約4km/h 低於20km/h, 側向加速度大於 0.4G

換句話說,
kdss 即便電門關掉都是處在”增進車輪接地性”的狀態,
和切不切 4Lo 也無直接關聯.


r121 wrote:
沒有winch怎算...(恕刪)


除了winch,還有第一神器---猴爬桿。這個超猛。





有一次看到,一台Pajero被LC用winch拉,結果拉不起來,又是泥漿地,千斤頂都使不上,
這神器一出,馬上把車抬起來,把木板和履帶墊下去,一拉就出來了。
jacjan wrote:
kdss 只有兩個...(恕刪)


看了jacjan兄的說明,剛開始看不懂
後來跑去查了老外的KDSS說明,了解KDSS其實是純機械式設計,最多有閥門依據時機切換
所以沒有所謂KDSS"液壓油"要更換.....還以為跟LC100的AHC液壓油一樣要更換......誤會了

週日去頭前溪橋下玩玩石頭,切到4L慢慢開,感覺左右晃動變小(比較4H時的差異)....所以有誤解

AHC液壓油還是在啦,
液壓系統怎麼可能沒有液壓油,
kdss 這東東不管中文英文都有很多錯誤的資訊.
GC_幾米 wrote:
看了jacjan兄...(恕刪)


哈哈, 離題越來越遠了, 我自己也是 LC車系,
完全可以理解 LC 車主對 g-wagon 的看法.

回到這台 4x4^2

在傳統的懸吊舉升中,
我們換上更長行程的減震桶和與之匹配的彈簧,
獲得了車軸與底盤間更大的間隙(無效的離地間隙),
再藉由更換直徑更大的輪胎, 來獲得有效的離地間隙,
但這種舉升也衍生了幾個問題:
1.改變了轉向和傳動結構原本設計的幾何角度.
2.變速箱,分動箱,差速器的齒比和大輪胎的匹配.
3.獲得離地間隙的成效(重心)不佳
舉升越高, 輪胎越大, 問題越複雜難解.

用 portal axle 來舉升, 一次KO上面的問題,
簡單講 portal axle = solid axle + portal box,
車軸可以維持在最小程度的舉升, 保持轉向和傳動健康的幾何角度,
portal box 往下垂直延伸的高度和輪胎增加的半徑都是有效的離地間隙,
對應大輪胎齒比上的改變(gear reduction)在 portal box 內部做掉,
不用傷腦筋在原本的 driveline 上來改變齒比.

當然 portal 舉升也有缺點:
1. 簧下重量.(每個輪胎都掛著一個微型的加力箱)
2. 車軸和底盤間的間隙有限.
3. 很貴很貴很貴.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