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答的人,應該都超過那個年紀了吧!想得太複雜了!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畢了業全都還給老師了!
原題目是:
「有個年輕人向鞋店買鞋,鞋的成本是15元,標價21元,年輕人掏出50元買鞋,鞋店店員因為沒零錢,用年輕人的50元和鄰居換50元零錢,找給年輕人29元,無奈鄰居發現年輕人的50元是假鈔,鞋店只好再退還鄰居50元,請問鞋店交易損失了多少錢?」
如果把題目改一下:
有個年輕人向鞋店買鞋,鞋的成本是15元,標價21元,年輕人掏出50元買鞋,鞋店店員找給年輕人29元,鞋店因為沒零錢了,用年輕人的50元和鄰居換50元零錢,不一回兒鄰居發現年輕人的50元是假鈔,鞋店只好再退還鄰居50元,請問鞋店交易損失了多少錢?
交易的金額沒有變,只是改變順序而已!
題目改成這樣其實意思一樣!
有個年輕人向鞋店買鞋,鞋的成本是15元,標價21元,年輕人掏出50元買鞋,鞋店店員找給年輕人29元,鞋店發現年輕人的50元是假鈔,用年輕人的50元和鄰居換50元零錢,在換錢時鄰居發現年輕人的50元是假鈔,鞋店只好再把50元退還鄰居,請問鞋店交易損失了多少錢?
如果還有人堅持把題目變成這樣
有個年輕人向鞋店買鞋,鞋的成本是15元,標價21元,年輕人掏出一張紙買鞋,鞋店店員因為沒零錢,用年輕人的紙和鄰居換50元零錢,找給年輕人29元,無奈鄰居發現年輕人的紙是不是錢,鞋店只好再退還鄰居50元,請問鞋店交易損失了多少錢?
鞋店跟鄰居拿了50又還50,從頭到尾錢都是鄰居的,沒有從自己口袋拿出一毛錢給鄰居,損失的是找給客人的錢跟一雙鞋!有沒有跟鄰居換錢,跟損失沒有關係,除非今天題目指明,鄰居沒有發現是假鈔,在假鈔發現之前,沒有人會損失!
也有人說,沒有50元紙鈔,題目也沒說是什麼貨幣,美金總有1元就有紙鈔了吧!21元台幣能買什麼鞋,21元美金的鞋也不算貴吧!
鄰居 : -50元(零錢)+50元(假鈔)+50元(真鈔)-50元(假鈔)=0元 故無損失
年輕人 : -50元(假鈔)+29元(零錢)+21元(1雙鞋價值)=賺到50元 (假設假鈔無須成本))
鞋店 : {+50元(假鈔_年輕人)} + {-50元(假鈔_鄰居)+50元(零錢_鄰居)} + {-29元(零錢_年輕人)-21元(1雙鞋價值_年輕人)} + {-50元(真鈔_鄰居)+50元(假鈔_鄰居)}
= +50元(假鈔_年輕人) - 50元(真鈔_鄰居) + 21元(零錢_鄰居) - 21元(1雙鞋價值_年輕人)
=賺了一張假鈔及 賠了一張真鈔
= 損失50元
*******************
PS: 我在 #365樓原先答錯了, 重新整理如上
PS: 賣了1雙鞋,也得到21元零錢,就可排除"成本15元"之迷失,純粹是[得假鈔失真鈔],莫非這題目是"詐騙集團"想出來的,

小弟我是覺得店家交易所損失的摳摳有很多見解,這題答案好像顯得沒很重要
剛剛一個念頭覺得是71元
但冥冥之中眉頭一皺感覺事情沒這麼單純時,剛剛試玩了一下,就當我是買家、賣家跟鄰居
買家他獲得多少錢~~~~我覺得是鞋錢+找零=50元
鄰居應該不用想是沒陪沒賺~~~-50+50=0
但賣家這部分就很奇怪了,首先當我找了29元給買家,我失去了29+鞋錢,但因為我收到50元
所以當下我收到等值的摳摳
刺激的時候來了,當是50元假鈔時,50元價值變成0元,這時他先失去了21元鞋錢這不用說了吧,還有50元要還給鄰居,這裡加起來就71元了
再來29元找零這部分算不算賣家的損失,就光看50元不等值就覺得他連29元都賠進去了0.0
所以來總結一下,如果這樣想的話50+29+21=100元,這是他在交易過程中來回造成的損失0.0
所以修正答案~~~我玩出來的結果是100元
因為題目是交易中損失,交易當下考慮價格不考慮成本跟利益所以可以不必想前兩樣,這是我個人見解
話說= =這題目如果是國小三年級可能不會想很多....
這題目八成一定是搞我們這些老人家的= =
年輕人攜帶50元假鈔消費 所以為負50元(之後轉嫁給鞋店老闆的)
鄰居有發現50元為假鈔並索回,所以無損失...
店員賣給年輕人一雙標價為21元的鞋又找給年輕人29元
所以共損失50+21+29=100元或50+15+29=94元 都可(給國小三年級的題目,別太計較成本或售價啦)
我是這樣考慮的...
因為鄰居無損失,所以假設鞋店自己有零錢
收入50元假鈔,所以就先損失50元了
之後又給了年輕人價值21(15)元的鞋,找零給了29元的現金
所以共損失100元或94元
年輕人的獲利是21+29=50元沒錯
但別忘了一開始的假鈔50元...價值雖然是0
但對收入假鈔的鞋店來說是負50元
所以現金損失79元,貨物損失21(15)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