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任何能夠減少對國產車保護、導入真正市場機制的政策,都是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一步。長期以來,國產車業者仰賴高關稅、進口限制與政策扶植來維持市場份額,反而抑制了產品創新與品質進化,導致台灣車市長年缺乏技術突破與國際競爭力。
因此,任何能刺激國產車產業鏈升級、促進結構轉型的政策,包括降低進口壁壘、鼓勵技術合作、提升零組件自主研發能力等,都應該獲得社會支持與政策優先。
唯有透過公平競爭與外部壓力,產業才會有動力真正改革。與其一味封鎖競爭、不如迎向競爭。對國產品牌而言,這或許是一場艱難的挑戰,但也是走向升級與國際化不可或缺的起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