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C300交車這麽久第一次發現,可能我根本沒在留意住址那欄。
不過我是無感啦。寫中國就中國吧,我有很多中國朋友,平常不管生意上還是生活上相處也挺好,一般正常人平常沒事根本都不會談這些話題,就算談到也是彼此笑話一下。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爭口氣我是覺得毫無意義啦。
你寫給台灣賓士或是德國原廠都沒用,頂多就是回個禮貌的信函敷衍你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原因是啥,也改變不了任何現狀,我不曉得你來問車主的想法有啥意義,就算這裡全體車主都同意你的論點又怎樣?
沒必要買部車還得上升到民族大義國家尊嚴層面。這是國際現實,你如果覺得感情受創就拒買。
再說了,感情受創是很主觀的,說不定有統派的看到中國兩字反而高興,那些人也是台灣人,他們的想法你也要尊重,對吧。
正因為我們是民主國家,所以能容的下各種不同的聲音,不管是"台灣"還是"中國台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都應該被接納。如果只能有一種聲音,那跟你討厭的對岸有啥不同?
換個角度想,你應該以身為自由國家的國民感到自豪才是。
都開到賓士了,格局心胸大一點啦。
你以為賓士原廠沒想過這些問題喔,相信我,他們對這種敏感議題根本就不想碰。
jaylly wrote:
感謝各位先進寶貴的時...(恕刪)
商業的各級層面,不論個人意願如何,都跟各種政治現實緊緊結合,呈現方式可能明顯或隱晦。
當集團股東結構的中國因素多、當中國國力強&經濟好、當多數台灣賓士消費者對這種地方被吃豆腐絲毫不影響購買意願,那麽賓士理所當然盡量維護「中國台灣」的存在;反之,大家同樣會不知不覺看到在越來越多國際網站、app的「國家」欄目選擇中,出現「台灣TAIWAN」配上中華民國國旗。那時也不是說那些企業集團在支持台獨、在力挺「中華民國台灣」,其實就是種政治和商業牽纏的現象。
目前在意的車主,可向賓士反應。然而商業裡面消費者最好的意見反應,是現實地把錢投在別的品牌,否則很可能對該品牌起不到任何改變的效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