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賓士品質太差了吧

三寶爸爸 wrote:
這個在交車掛牌前有看(恕刪)


業務通知我車已到桃園中華賓士的時候,那時候未領牌,我跟業務說要過去看

車,業務就說不用吧!我幫你看就好了,也許因為當時就知道引擎蓋有問題了 >

> > 口氣上沒有不好但笑了, 讓我覺得 ~ 先生你是第一次買進口車

喔? 有要那麼小心嗎?

【誰知道你是事後不小心被東西弄到也不知道】… 我來好好回

覆您這句話,桃園中華賓士都已經表示引擎蓋是雙層的需上膠、所有的

凹痕都是在上膠的對應位置、並非外力造成的喔!這樣的成品就是製造

出了問題。賓士本吿訴我只要釋放膠條就能改善、後來又說因爲雙層所

以工具無法進入施工點=無法處理=正常?鈑件平整是基本的會因爲工

法或上膠拉扯造成下陷凹痕現像、那這鈑件該要多薄?我就在想?高壓

沖水洗車會不會整台車都鈑件扭曲?

〝 非外力造成非外力造成非外力造成 〞 → → 很重要說三次

這就是所謂好品質、好服務???

會上來發文,是希望把賓士的品質跟桃園中華賓士的服務態度真實呈現

出來,讓想買這品牌的圓夢者 ~ 驚醒了!
真心睡過頭 wrote:
業務通知我車已到桃園(恕刪)


應該是欺負你第一次買進口車,我買每台車都有驗車,還拿手電筒和雷射尺驗,從來沒被業務刁過
花錢的是你,驗貨天經地義,學到教訓下次別再放水了,不只賓士,所有品牌的業務,付錢之前都別太相信

回到本案例
這個板金問題不知道有沒算在檸檬車裡面,如果沒有那你只能吞了,不然就找消保官協調,找台灣賓士和中華賓士應該是無下文的,別浪費時間和時效了...
真心睡過頭 wrote:
業務通知我車已到桃園(恕刪)

公布桃園業代姓名可用OX表示
以免後進踩雷
不過這牌子現在真的不行!
連這裡洗車必濕 久了就鏽
真心睡過頭 wrote:
業務通知我車已到桃園(恕刪)
真不相信以現在的造車技術還會有這樣的問題、現在賓士的標準這麼低喔~花了錢買到這樣的產品真的會氣到爆炸吧?
引擎蓋實在太扯。

看來BENZ買C(含)以上,BMW買3(含)以上,Audi買5(含)以上才是比較有感。
圓夢高手 wrote:
真不相信以現在的造車(恕刪)

自從北京奔馳偷料被發現,或許生產工廠間有交流資訊(cost down)畢竟這是made in China的強項,連德國生產的213都問題一大堆了 只能說
耐用已不是MB所追求的宗旨了
不是要說車主怎樣
但是真的很不可思議
這麼大的問題怎麼交車時沒看到
業務講自己會彈回來如果是真的
那真的很好笑啦
可以打去總公司申訴那位業務
如果不行
寫信給德國原廠
應該更快
真心睡過頭 wrote:
現場人員有看到又說是正常=沒問題


這個一定要投訴到消保官那,或是媒體,台灣的賓士代理商愈來愈爛了。

哺啾哺啾 wrote:
總公司申訴那位業務


現在齁,台灣的消費者接觸的都是台灣賓士下的經銷商,所謂" 總公司 "台灣賓士只做 B2B 賣車給台灣的經銷。

所以嚴格來說在台灣,賓士沒有所謂的" 總 " 代理。
買賓士要看人品!!!???
看多了車主抱怨文................也就習慣了
找消保官吧!!!
zekebobe wrote:
引擎蓋實在太扯。看來BENZ...(恕刪)


我是隔壁樓C estate的苦主路過看到大大這回文忍不住多嘴一下... 在我的文章中回文的網友就會說要買就該買E/S 等級以上的..

但這樣的邏輯我認為是不合理的, 如果車商的產品線中屬於較低等級的就"理當"有較差的品質保證那麼這間車廠早應該被市場淘汰, 汽車這種攸關人命安全本來就應該有較高的品管標準不論產品規格. 該探討的是如果車子本身有瑕疵那麼車商是不是應該負起的責任去承擔利益損失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