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00 wrote:A250 外匯車有全...(恕刪) 已經有車商進了喔.但是一樣有不能配合語音導航的問題.我所謂的語音指的是像siri那樣的人工語音,好像叫mercedes me. 跟傳統只能講特定指令那種語音控制完全不同.從這代A最先導入的功能.好處就是你只要說出地點或地址,馬上就可以進行導航,不需要再靠手寫或是觸控螢幕慢慢按.這是最大的方便.而外匯車之所以不支援,問題在於內建導航沒有台灣的圖資阿.
目前為止還不知道 因為 a35 a45的規格售價還沒公佈但以舊款的來分析 a250 相對賣得不好是事實因為相對於a45 價差只有60萬但得到的是額外的1. 約150p馬力2. command(但感覺是雞肋但很貴)3.不同的變速箱4.四活塞的煞車卡鉗5.多了一根排檔桿(感覺)6.排氣管聲音大.......6.可以選 amg的專屬配件7. 忘了說 還有四輪驅動 和不同的懸吊系統
我就是大家嘴裡買180的車主, 6 年前買了 C180 雙門車, 中庸的動力輸出, 後輪驅動的感覺, 美美的雙門線條, 在市區裡輕快! 這樣子不知道是甚麼罪過, 要被一些人酸買個 logo 或是夢? C180 Coupe 確實是不熱血, 要熱血的時候我會開 Golf V R32.其實, 車子就是如此, 沒有一台是面面俱到的, 合乎自己的預算跟使用, 就是好車!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當初我買 C180 Coupe 的訂價是 195 萬, 雖然成交價 174 萬也不算便宜, 但是在當時雙門後區的選擇只有 2 種, 另外一個選項是上一代的 3 系列 Coupe, 末期產品議價空間更大, 但是外型的差異我還是買了 C180 Coupe! 大家對車子外觀設計跟售價的標準本來就不一樣, 你可以不喜歡, 但是請也要尊重, "盤子"這兩個字實在是沒有必要!A 系列恰巧陪同是去看過車子, 如果你不在意是前驅, 價位符合你的預算, 我想會是一台好車!
很多說只是買logo的人,其實多半是沒開過的人.對他們來說車子好壞就是攤開兩台車的配備表下去比較,所以像底盤,組裝品質,異音這種沒實際開過就不會知道的東西他們當然也無從了解.買180,還63都無所謂,重點是裡面的配備以及車子的性能是否有符合你的要求,像我就認為250的動力就夠了,所以就不考慮35或45,就算同價我也不考慮,對我來說只是增加油耗跟輪胎損耗而已.但我比較無法接受的是,為了品牌而去選擇陽春車.像我就無法接受沒360度環景攝影,keyless,導航.這種情況我就會選擇其他品牌但配備較好的車,或者考慮外匯車了.當然又會有一派無知的人說買外匯車是打腫臉充胖子
Kimmy shi wrote:部份的人對外匯車接受...(恕刪) 花了大錢卻發現配備沒人家的好,當然只剩下自我感覺良好的功能.但我覺得導航圖資還是目前外匯車比較需要克服的部分.如果是純粹買來當fun car的,想不通有什麼理由不考慮外匯.
買logo完成一個夢想我覺得是讚美哦^^這是豪華品牌才有的特性~就跟女人買LV包包一樣~ 完全以功能考慮很好笑~買一般包便宜十倍又好用幹嘛買LV~雙B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夢想的實現~這logo是很多人年輕時最想要的品牌~會為了這個夢想努力~完成的那天是一種自我肯定~至於動力一些細節等,很多人還是不懂車的,國產車動力也都很夠丫、配備還有更強的但很多人其實沒那麼在乎這些,品牌對了什麼都對了~~酸民大部份並沒有賓士~所以才會酸,等它有了,只會出現二種情況~1想要再提升更好 2 享受開賓士的尊榮感(雖然路上多,但還是比開國產有感的多)這是為何很多人開豪華車後回不去國產車(除非經濟變差了只好妥協)主要也在尊榮感~ 這點台灣人車主謙虛不會說出來、只會放心裏
現在都是apple car play了~~~ 不然就是安卓 去外面加裝之類的~ 說真的我們如果破解了所有,總代理是不是差不多要退出了哈哈maserati0212 wrote:花了大錢卻發現配備...(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