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环子 wrote:
營業稅怎麼每月抵扣?...(恕刪)
營業稅分為加值型與非加值型
前者為一般營業人適用,後者有特定對象才適用,要看你的行號適用哪種計算方式
加值型營業稅:係對營業人銷售物品及勞務之營業額,減除其自其他納稅單位購進物品及勞務之支出額,以其餘額之「加值」部分課徵營業稅。
銷項金額x5%、進項金額x5%,即為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計算方式: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 應納(溢付)稅額
非加值型營業稅:係就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毛額課稅,即按銷售總額課稅,不考慮進項
有限定適用對象, 金融保險業、特種飲食業、小規模營業人(可去參考國稅局網站)
租購時除了保證金,其餘按月付租的發票,能納入進項金額
這其實有點灰色地帶,中區國稅局有解釋過:
「營業租賃」係屬購買供本業或附屬業務使用之勞務,得抵扣銷項金額
「融資租賃」實質上屬分期付款買賣性質,當租賃期間屆滿時,車輛所有權會移轉予承租人,
依營業稅法第19條第1項第5款規定,營業人購買自用乘人小客車之進項稅額不得扣抵銷項稅額。
於是乎,目前租購上,都是期滿後,將車輛所有權移轉至「親朋好友」,不能移轉至營業人或其股東、董事,就是要規避「融資租賃」
公司行號租購買車與現金(包含貸款)買車,比較少去比較營業稅這塊
租購買車時,保證金不算,每月租金發票營業稅5%能抵
現金買車時,當下付出去的車款發票營業稅5%也能抵
兩者差異其實不大

ansontz wrote:
之前考慮租購時小有研...(恕刪)
ansontz解釋得很清楚 ^^
小弟在此再補充一點~
如同a大所說節稅效果主要是來自營業稅跟營所稅,
1.營業稅的部分也就是車價的5%可以拿來做為公司的進項稅額...
以總車價(含稅)200萬 營業稅倒算約10萬為例,
也就是在你整個的租賃期間,你會拿到約10萬的抵稅權,
簡單來說就是省了10萬!
2.接下來就是a大提到的比較大條的營所稅...
其實租賃車會省營所稅是業務員的話術~
因為實際上根本省不到!!!
原因A:就如同ansontz大大所言有書審/查帳/簽證等等分別..所以書審的省不到稅
原因B:即便是查帳或簽證案件,""可以增加公司費用降低稅負""只是業務對稅法的不了解或者刻意引導的話術而已,因為別忘了我國的稅負是綜所/營所兩稅合一,也就是說公司/商業所繳的營所稅,在盈餘分配時都會藉著"股東可扣抵稅額"帶給各股東抵稅權,所以營所稅其實只是"暫繳"的性質,公司已經繳過的部分在個人申報綜所稅時都可以扣抵。
簡單來說公司100年繳了營所稅100萬,股東101年申報綜所稅時就會有100萬的抵稅權...所以除了時間因素之外,並沒有多繳稅。(有買股票的大大可以看看自己每年收到的股利憑單,上面的股東可扣抵稅額就是你的抵稅權)
以上~
-----------------------------------------------------------------------------
另外有關營業稅的部分簡單整理一下
1.租賃車
A.營業租賃..可抵5%
B.融資租賃..不可以抵
不過租賃公司都會"包裝"晟營業租賃
2.自行購入
A.買客貨兩用車/貨車..可抵5%
B.買乘人小客車..不可以抵
大公司買租賃車的理由
A.正面思考
1.有租賃公司規劃用車/保養/甚至保險等等..省麻煩
2.買入乘人小汽車(實務上多為豪華房車)無法扣抵進項稅額,由租賃公司規劃
3.車牌具隱密性
4.三年一到就可換新車,讓公司的車時時亮晶晶
B.負面思考
1.身為公司管理階層,花其他股東的錢自己開名車有何不可
(大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等,所持股份幾乎都不到50%,上市櫃公司甚至小於10%..還有獨立董事持股0%)
(再說了保養/保險等支出,憑證本來就可以拿來扣抵)
2.租購可規劃節省營業稅,多麼正當的節稅方法阿...
(我相信現金買車的折扣應該大於這一丁點節稅效果吧)
3.用租賃牌可以隱藏車主身分(注重個人隱私)
(公司車有需要注重個人隱私嗎???不過在這狗仔隊充斥的時代讓人家難分辨是哪家公司的車或許會增加有心跟監的人查證上的麻煩吧 ^^")
4.三年一到就可換新車...
(三年一到.....(以下虛構對白)某董事長:兒子阿,老爸公司的租賃車剛好滿三年,我已經用你的名字以""非常優惠""近乎不用錢的價格買下了,下個月記得過戶回老爸名下....)
以上個人小小心得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