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2598 wrote:可惜日本很保守..只(恕刪) 這應該是日本要不要的問題日本選擇的是氫燃料電池聽說對岸也是做這樣的選擇至於到最後是哪方贏?我覺得是中日贏過德跟美因為中國現在就有許多新興的電動車廠製造出來的電動車不輸特斯拉
Ronniekuo wrote:如果你親眼看過TESLA...(恕刪) 話說 只看到不少賓士的老車主跳到特斯拉的,但是還沒看到特斯拉的車主跳回賓士,至於公差問題,說好的確是好不到哪裡,但是說差,也沒那些鬼扯蛋的車評天馬行空的胡扯⋯⋯⋯⋯賓士的車滿吸引人的,如果我想買台末代油車,GLC的造型的確是很殺⋯⋯⋯⋯但是電車就算了⋯⋯⋯⋯⋯⋯⋯⋯⋯⋯,空有內裝吸引人而已。
btopia wrote:有啊. 車子大賣(歐(恕刪) 看明牌不只要看股價現在TESLA 的股價是炒出來的 所以股票總市值高 (因為發行的股票也多)光看營收 TESLA 去年 224億美金 TOYOTA 2700 億美金, 第一股票市值汽車公司(Toyota)是第二(TESLA)的12倍! 甚至市值第三的VW 也有 2780 億美金!更不要說TESLA 靠各國補助 慘澹經營 去年還淨賠(Net Profit) 7 億美金, 連收支都沒打平, 繳稅後賺的錢連付銀行利息都不夠 EPS 每股淨獲利是 負5美元他那超乎想像的"研發"和"人事"經費 更是匪夷所思 如果沒有各國補助和有錢有閒人的投入 讓他繼續撐下去這種公司不倒才奇怪
我猜現在平價車品質提升也有關係以往可能高級車才有的配備 現在平價車都慢慢補強... 從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名牌車賣得只剩下 品牌 和 內裝質感 其他 功能上 過去平價車做不到的 現在平價車越做越好內裝質感我覺得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平價車也許做的到"視覺"和高級車一樣 但"觸覺" 以及車艙氛圍 我覺得是騙不了人的至於安全.. 現在平價車很多撞擊測試也越來越好當平價車品質越來越高,傳統高級車 以品質的角度來看 是否慢慢成為想要 而不是需要?
telsa就好比apple watch從起初第一代,整個瑞士製錶業很不屑,加上電池太弱,連消費者也嫌棄但一路上精進,尤其從3代開始甚至到現在的5代,已經囊括了多少市占率;日新月異、昔不如今,只能說傳統車廠再不團結一起,被tesla超越的日子指日可待,除了RR 賓利之類的手工高級車廠,可以帶PP AP的永遠不會是apple watch的主客群
alfa0114 wrote:特斯拉起死回生靠得是(恕刪) 目前看到的結果都是包袱而不是利基⋯⋯⋯⋯⋯⋯⋯⋯⋯⋯BMW 也好 ,賓士也好,甚至日本車廠也好,以前就很多人說當傳統車廠開始做電動車以後會怎樣怎樣的,但是目前看到的做出來的就都是半吊子,不把之前的包袱放掉,由底盤由電控,由整個供應鏈重新打掉重練,做出來的就是像現在市場上看到的幾款傳統車廠的市售電動車一樣。里程不行,電控不行,唯一能拿來說的就只剩下內裝而已。消費者當然會想買到 賓士工業設計的電動車,但是在其他對比上,高低力判,這點可以有很多雙B轉到特斯拉的車主中去求證⋯⋯⋯⋯最重要還是,傳統車廠要跨入電動車,首先就必須放棄經營許久的保修體系,這點就已經是很難處理了,電動車的保養維護極少,但是傳統車廠的保養體系確是很大的收入來源⋯⋯,先改革保修體系再說吧。
以為 Tesla 只作用電池當動力的車?Tesla 最可怕的是電控系統整合,已經跟車體控制快成為一體了。德國車廠外包多媒體給 NV, 但整車系統行嗎?德國人擅長 通訊/軟體/軟硬體整合/電子電力系統控制? 上次看到福斯 CEO 演講說現在至少要一百萬行的 code 塞在車內電腦,台下的 Musk 露出詭異的笑容? 看似有點不屑 XD全車微電子控制化後,現在連底盤控制都能做到了,德國車廠洗洗睡吧? 看看福斯的量產第一炮是否打的上去?還是膛炸機會比較大吧 XD賓士 EQC 確定自爆⋯⋯Porche 果不其然電控系統出包,全車都是電池竟然會漏電無法啟動?只能更換零件?看來以後去德國做電路設計好了,工作應該很好找.....
https://www.caranddriver.com/reviews/comparison-test/a30799498/2020-porsche-taycan-turbo-s-vs-2020-tesla-model-s-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