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的電車系統看來真的問題多,感覺還是不夠穩定.家裡在1987年的時候我爸買了第一台賓士,W124 200E 當時我國中 .過了幾年我拿到駕照後我就從後座乘客變成駕駛了.高中畢業的暑假開著它跟目前我的老婆還有同學去環島 ,當時開著車到處去是無憂無慮的 .但是慢慢地它也老了有享受就得有付出,冷氣電動窗音響水箱車內按鈕等等都有問題了.其中冷氣修了最多次也花了最多錢,當時大家都說歐洲車冷氣散熱系統不適合台灣.這台賓士陪我從國中時期一直到我小孩出生總共開了25年才報廢,雖然後期毛病真的很多也跟不上時代了,不過這台車也帶給我滿滿回憶.雖然這台車我開的時間比我老爸久但畢竟不是我買的,所以出社會有能力賺錢後也一直把賓士當成我努力的目標.但沒想到自己有能力後居然背離了我當時設下的目標轉投他廠.等下次有機會換賓士應該已經是純電了吧?心裡對這品牌還是有一種特殊情懷,衷心希望賓士能繼續進步.
老實說以台灣目前的現況要用電動車在超級充電樁不足的情況下,真的會有一點辛苦,尤其是出遠門,要考慮很多,出遠門本來是一件快樂輕鬆的事,還要花心思去考慮充電問題,真的很累,一點也不放鬆。倒楣一點還會遇到有人拿BB槍噴你,遭一點,棒球隊跟真槍出現都有可能。加上各車廠都還沒有很成熟得技術,現在就是白老鼠實驗階段。要入手前還事多想一下。對我來說,如果超級充電樁數量夠了,才會考慮純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