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行車狀況的話比較"特殊",只不過不是塞車什麼的問題
單純就是台灣的平均行駛里程的問題
以機油來說,造成機油劣化最嚴重的其實不是使用里程,而是冷啟動次數
因為現在的引擎設計都非常精密,當引擎達到工作溫度後(熱車後)
汽缸跟活塞環之間的氣密條件是達到設計值的
換言之,冷車狀態時,活塞環跟汽缸之間的密閉不良,因此冷車發動期間,會有較多的汽油混合氣穿過活塞環下漏到曲軸箱混入機油內,再加上冷車狀態的燃燒條件也不好,因此這時燃燒後的廢氣也較多是未完全燃燒的產物,這些未完全燃燒的汽油會使機油酸價上升,造成機油劣化
就像以前某機油廣告說的,引擎的磨損主要來自引擎啟動瞬間,同樣的,機油的衰退主要也來自引擎冷啟動。
所以機油多久該換,主要是以冷啟動次數來參考
台灣地小,通勤里程普遍也不遠,所以開一萬公里可能要冷啟動500次。在國外則因為地大,隨便一發動開都是近百公里,累積一樣的里程,冷啟動次數可能才200次。這是考慮到台灣的狀況做出的條件
當然一定有人是每趟通勤上百公里的,所以針對機油劣化來說,你只要確保機油量足夠,要一萬五、兩萬公里更換一次機油我都認為不會對引擎造成問題。但原廠不會理你就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