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以為我懂的差不多了

自第一批W204從07年上市至今好評不斷,最主要的原因是好開毛病少,而大CC數的C300將全球銷售量帶至巔峰。國外入手新W204的價格起碼是台灣的1/3,而維修費用卻是台灣的2倍(只要是車維修都貴),再加上使用率頻繁所以通常過了保固就會選擇脫手,所以造就了中古車市場的第二春。欲購買此車的車主只要保持著"里程數本來就不低"和"謝絕無重大事故"的心態,基本上都會使用的很開心。
以我在美國找車的經驗,台灣水貨c300,幾乎都調過錶
sephiroth888 wrote:
C 系列本來就是一堆爛水貨
買新車不就得了,省小錢花大錢嗎?...(恕刪)


感謝sephiroth888大的指教!您看外匯車的角度也是我思考範圍內!
其實購車有很大一部分的樂趣來自於詢車及做功課的過程(我個人認為啦)
只要不衝動,我想還是有機會找到自己滿意的車,即使沒有找到至少也長了不少知識關於外匯車的部分!
有些先進說的真好~你買的是中古車,心裡便不能以新車的標準檢驗,畢竟你已在車價上得到好處啦!
再次感謝各位先進,有你們的回覆與建議真的差很多
說實在的
C300 已經熱很久的時間了
現在算是尾聲了

價格也相對到了谷底
但是剩下的車輛,也算是貨底居多
很難有超值的物件出現

陽春車通常都報價在130附近
姑且不論有沒有調表
花百來萬,買一台陽春的BENZ 好像怪怪的

但花上150萬 ,幾乎就全配備了
但這和07/08 的E350只差10萬上下
這樣值得嗎?


:但花上150萬 ,幾乎就全配備了

有嗎?
全配備大概就是13x万(08年)
怎麼可能到150W

去年夏天 我詢價08年全配備不過是14xW
過了一年起碼少十萬
08年的車 已經是四年的車了!
150W太貴了 別買

09年以後的我就不知道了~

最近有跟貿易商到港口去看他們自辦進來的車,外觀都是原汁原味沒有整理過的,我喜歡這樣的原因是~比較好判斷車況,而且剛進港時的里程數會比較沒問題!
我發現剛到港的車子里程都偏高,約在六七萬mile,跟在坊間車行看的車子里程有不小落差(約二~三萬mile),且報出來的價格也與車行報的也有落差!

AuStiNhUlALa wrote:
自第一批W204從0...(恕刪)

保持著"里程數本來就不低"和"謝絕無重大事故"的心態,基本上都會使用的很開心

沒錯 除非是稀有跑車 不管事 m-benz or bmw 就是一般的代步車 旅遊車 上班車
以美國德地大物博 一年沒跑個 3-4萬公里的車子 應該是稀有車吧

Apple660925 wrote:
最近有跟貿易商到港口...(恕刪)



價錢落差是因為那是車商自辦進來的車,價位上當然不可能跟販售給消費者的價錢一樣。

這句話「保持著"里程數本來就不低"和"謝絕無重大事故"的心態,基本上都會使用的很開心」。及多比較多做一些功課,還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c300的
是啊!我也是這麼認為!
我覺得一時衝動買車,結果事後與期待有落差,這大概是最痛苦的事!
所以真的是有些標準要稍微放鬆,不要以新車標準去檢驗中古車(當然事前的功課也絕對馬虎不得)
這樣的話其實外匯車cp值真的是蠻高的!

Apple660925 wrote:
是啊!我也是這麼認為...(恕刪)

跟你說我的經驗
去年夏末牽的C350
開到現在
壞了一個空氣調節閥(斷裂)
換了一個惰輪調整器(有異音)
沒有額外花錢 都是新車零件保固險付的
保固險保費約六千多
車商以保乙式險 送你保固險
我凹他丙式險送保固險
並且第三人責任險不在他那邊保
但竊盜險跟零件竊盜險給他賺
你要看清楚 有些要你保乙式或丙式
最好先問清保費 及保單內容
不要的保障內容踢一踢 
一般來說保固險都會送你
沒送的 自己付也形
但千萬不要沒保固險
不然壞重要一個零件
你都很虧~
其他呢 就是車不是新車
所以內裝有些小地方磨損
但大致都OK
車商主動找萊茵鑑定
不過 調過表
其實調表我不介意
這樣我更有理由殺他價

比較有意見的是
他把我換成KENDA新輪胎
說是舊胎磨損較多
OK隨便吧~反正KENDA用的差不多
我就可以換好的胎了~

C350 kick down下去好熱血啊!
老婆說好貼背啊(以前我開04年wish)
但稅金重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