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大家好!有關賓士業務的收入...

Dwill#8 wrote:
恩 關於一台車可以獲(恕刪)


一部車車廠獲利約可這樣估計:(進口車)

問一家車廠他們奢侈稅的門檻是多少?假設是390萬,和300萬的價差就是這部車大致上的毛利!

如果進口時沒有虛報(以少報多,這是違法行為,但車商可用境外公司下單就會避過),因為奢侈稅的課徵標準是進口報單含稅大於300萬(先前寫10萬美金為錯誤已修正)。

台幣升值則進口同一部車子的成本就越低,所以車商將奢侈稅訂一個固定金額是一件很詭異的事。



如果過了300萬,消費者還要另外繳10%,車廠必須提示給消費者,如果向消費者收奢侈稅,但事實上不用繳,就觸犯詐欺。

一般而言,越是大量的車,毛利率會設定比較低,因為競爭者眾。


這是納蘭估計進口車商的利潤 ,其實以兩層的經銷系統(總代理-地區經銷商)30(+-)10%的毛利率還算合理(就看量的多寡),更何況,維修廠的投資可是個大金額,不是一家簡單貿易商(單純買賣)可以相提並論的。

以上是納蘭依據個人經驗和資訊的臆測,只是自己拿來參考其它行業的獲利率,大家各自分析,並予以指正。
賣車業務流動率很高
一堆免洗業務
能活下來的絕對不簡單
現在網路發達 折多少都問的到
網路都是問問哥 菜單從北問到南 價錢從北比到南
一堆業務為了開張 虧錢賣的一堆
算台數沒算好 做到虧錢的也一堆
現在業務賺的絕對不是賣車的獎金
賺的都是配件 跟保險的退傭
我在汽車行業做過 看過太多
拿高級車來講 業務推你要不要全車包膜
全車優惠價10~15萬都有 終身保固
配合的包膜店實收業務8萬 洗一台包膜就賺2~3萬了
業務賣車好賺嗎? 我不覺得好賺
車廠賣車好賺嗎? 真正獲利都是保養賺來的
賣一台車利潤是30%

但扣除高大上的展示廳成本

還要養一堆黑絲妹妹做接待

沒什麼賺頭

保養維修才是真正的利潤來源
看一個雙B女業務 年薪在 120-170萬之間

一台車大概賺車價5%

ptt 網友也有分享


昨天玩個遊戲
遇到一個嗆聲仔
說什麼他年薪220萬
他準備發年終獎金給我
這個窮酸仔
然後就一陣劈裡啪啦罵
我就說
220萬還不夠我買一台車的錢
然後又嗆買車可以找他
他專賣BMW的車子
喔。原來利潤那麼粗喔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1023817.A.F1C.html?fbclid=IwAR3sPLpdPLC-QSH5hgLwVoYI2qFBf4eHTg11eOSgO78-gaVhG-xx8bbVIyM


下面這個黃小姐也是,第一年就能百萬,應該是賣車獎金超高,不是他後面講的場面話

BMW銷售顧問黃郁娟 不被科系局限 黃郁娟銷售汽車成就自我

"活潑亮麗的黃郁娟,從BMW接待人員轉為銷售顧問的第一年,年薪就破百萬,秘訣就是「服務至上、勇於挑戰」,她勉勵年輕人,不要被科系與薪資所局限,只要喜歡的工作,都值得一試,因為「不試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
https://m.ctee.com.tw/album/content/98887?category=219e88c8-6ee2-47da-a19b-a9933a44c1b1

為什麼去BMM要有數年銷售經驗,因為沒賣過車的,一去就會失去分寸,為了保工作,把獎金全折價給客戶了,甚至還賠錢賣。能當業務數年還活得下去的老鳥,必定能抵擋客戶的殺價,不會把所有獎金賠下去。BMW才不會收全新菜鳥去破壞市場行情。
我覺的買車只要你能接受的價格買到就好。不用管業務賺多少。
沒做過內部的永遠不知道。
你信不信替日本賣東西高價儀器2千萬的業務,只拿不到2萬獎金。
任何工作都是要賺錢,開計程車A里程數 ,調表秒數亂跳的一堆,沒聽什麼人在發言計較。
反正台灣很愛捐錢賺功德,給業務賺也是做功德。
賣房屋、賣汽車的業務話術最多,說謊臉不紅氣不喘

他們號稱沒賺錢,那消費者就砍到他們真的沒賺錢,很合理吧。

讓他們的謊話變實話,也是日行一善,積陰德。

duffy4649 wrote:
我覺的買車只要你能接(恕刪)
花開遭狂 wrote: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從事(恕刪)

一台車大概可以賺十萬到三十萬,有最低底薪!所以買車千萬不要手軟!從三十萬開始談
前幾天我的BMW賣車業務(曾任馬自達)離職了, 說是人生規劃但我想自己認為應該也是業績台數不足而走人, 看來賣車業務也不好當,只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天下是給有權力有能力的人而善為之~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