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感謝大家的意見回覆~~以解決我心中的疑慮(內文已隱藏部分資訊)

Mirage-Ulysses wrote:
現金有八百萬

猜測應該幾乎沒負債

可能連房貸也無?(或房貸未還清的數字可能不高?)



樓主有沒有負債?負債多少?還是讓他自己說好了,不用替他猜!

猜多了,瞧不起樓主
猜少了,也是瞧不起樓主

讓樓主自己說就好!

敢講自己資產多少,然後沒講自己負債多少,在社會上打滾過幾年的,都知道這種人是哪一種人!!
感覺很像低能卡幻想文入侵.

常見的故事架構,

例如, 我資產幾千萬, 年收幾百萬, 現在騎一台十年迪爵, 然後來問版友說我想買一台TOYOTA VIOS買不下去, 因為布拉布拉扯一堆.....
穩定主被動年收入總共350萬,我認識的一般就買100-180萬左右的車,這收入或再高一級的竹科工程師蠻多買NX200或RAV4
台北市路上雙B真的很多,但你可以觀察一下,其中外匯或中古車比例很高,價位預估也不會超過上面價格區間...

我這10年來買車預算也都只抓三四百多,約自己年收1成而已,也都比每年繳的稅少很多,我開起來都超滿意,這波大牛市我運氣好在股市賺了差不多你資產金額,也不想提高預算去買鄰居的牛、馬、007....這類豪車;把錢拿去投資、買家人喜歡的房子/傢俱、培養下一代教育、給家人去豪華旅遊...比較實在

真的想花200多買台自己喜歡的好車,建議直接跳過GLB,加一點預算買GLC或者Macan 4 EV ,比較不會有遺憾
沒啥必要吧,
你要是真的很想要,
早就買了,
代表這車在你心目中沒這個價值
去試開,開了以後我相信你就會下定決心了,雙B都可以去試試,車和車之間的乘坐品質和感受可以差很多的
我沒那個能力,但如果我有向您一樣的資產,我會圓一個夢,過40後,體會到明天或是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稱現在好手好腳能跑能跳,錢也是自己奮鬥而來,真的該對自己好點.
jsmz wrote:
樓主有沒有負債?負債多少?還是讓他自己說好了,不用替他猜!


在這一樓 合理猜一下 應該樓主認同!

我也認同!

就是一個能討論的區塊。

未必要以太多心計 心機為 出發點!(他在這邊太多心計心機 可能對他並沒太多意義?現實生活。)








他就是要買台車

應該沒那些 奇特的心機

進而 還推論到 正 負 資產去!

(再說 其它網友提到 有可能 這又是幻想文 一笑看看就好)


而就算是真實文...

也就是買台車,不用刻意去報備他平生所有事。

目前多少正錢

多少負錢!


而如果負錢很大的話 他更沒必要開這一題!


=


而所謂在社會走跳很久的人

都會認為 一眛的說正資產多

其實是哪一款人!

這一款人一直在那邊演他很有錢 最終目標是什麼?


=


一部車的事 或許就可用單純的心態來看 就可!



應該很多年紀我們這種大叔 煩其它事就煩到不行了。

這些一直跑進戶頭的數字,其實反而根本都沒時間與心力去管!



=

有時候 我那些群友 都說很羨慕我。

他們講來講去 就是 美女,錢!

只要這兩樣 他們就覺得很快樂幸福。


我都快跟他們罵髒話了! 因為最憂鬱的是我。





jsmz wrote:
敢講自己資產多少,然後沒講自己負債多少,在社會上打滾過幾年的,都知道這種人是哪一種人!!


我PO的這個 只是我的一部份資產!

我沒講自己負債多少。

那是因為 我根本就沒任何負債... 所以我講不出!


也不排除樓主 類似我們這種大叔,可能沒負債?
有多少錢可以花~不代表你會花多少錢~
很多人知道要賺錢!努力賺錢!
但不知如何花錢~
為自己花錢真的是要學的!!尤其是一家之主
捨得為家人付出一切,但對自己卻諸多考慮

一台16年的車,最近想換電車~從99W"想到"250W
是錢的問題嗎?(沒貸款,2間房(共3500W),300W/Y, Cash 200W~300W)

可以開就好?
CP值好一點?
對自己好一點?
舊車還可以撐?
要氣派一次?
或許有CP更高的車,要再等一會?
小孩還要花錢?
要為小孩準備資產?
.........
唉~~我想樓主懂得!
真的很想要的話
錢沒那麼多也會買
就只是你的慾望沒那麼強烈
geminiboy0612 wrote:
看Benz已經看了好...(恕刪)

簡單啊!!! 買給兒子,或小三,他們開車載你
有人貼了提款卡餘額、定存單圖片。

1.『是誰的』帳戶餘額?是樓主的?
2.『是誰的』郵局定存單?是樓主的?

帶風向就是用一些不明確的資訊帶動輿論風向,讓輿論形成『有錢去買Benz、沒錢不要買Benz』的風向!
但是,不論是不是買Benz都只是在刺激民眾消費,把錢花出去,錢花出去以後,消費者得到享受,廠商賺到錢。享受和對價,是不是相當?這種相當性,不是現在會知道而是要幾年後才會知道!但是這種時間差就是利潤空間!

輿論、媒體經常有亦無意的故意刺激消費,炒作物價,背後的推手通常是廠商,背後的冤大頭通常是消費者!

就好像媒體經常報導台積電工程師年薪好幾百萬,然後台灣人就以為台積電工程師很多,台灣到處都是台積電工程師,實際上,台積電工程師佔台灣2200萬人口不到1/1000,台積電工程師薪水很高跟一般人無關,但是,媒體就可以用這種『少數』去『代表多數』,帶動消費風向,所以,房價、車價、物價都還有上漲的空間,但是『薪資沒有上漲的空間』

『物價有上漲空間,但是薪資沒有上漲空間』這就是目前主流媒體希望的輿論風向!

A很有錢,和樓主有沒有錢,沒有關係!
郭台銘有錢也不代表你跟郭台銘一樣有錢!

有錢人也是有區分的!
一樣是世界名校,英國劍橋美國哈佛排名世界前10名,台灣大學也是世界名校,排名100名,都是世界名校!

有人以為自己很有錢,就以為自己真的是有錢人!!

這樣也好,至少知足常樂!

別人有沒有錢?讓他自己講比較實在!

幾百萬元的車還要考慮那麼多?那就別買了吧!!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