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中古車不管是外貿車或是總代理中古車不外乎多聽多看多問
車子進場保養紀錄是否完整? 幾手車? 車籍文件是否齊全? 最後就是車子的現況瞜
上述幾點確定沒問題後只剩下價格問題,以現在資訊發達的年代而言
講價空間大約也只有2%~6%,亂出價可是會被人直接請出門的
之後換車時賣車也是一門學問
你不喜歡買到來路不明的車子,別人也不喜歡,保養紀錄的留存(當然總代理直接電腦輸入)
雖然無法提升車價但是卻可提升他人購車的意願
最後羊毛出在羊身上,外貿車大約可以便宜10%~15%左右(30至50萬有點太誇張)
當初買外貿車買便宜,別人估低價也不要怨
因為您本身當初就是買比較便宜
發現各位大大真的對車都好用心!!
看完這一連串的文章後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民族性!(純粹就事論事,無關乎種族)
(我有同學定居美國,所以交流之後有了以下感想)
美國人對車子的定義是消耗品,所以稅金便宜用幾年就換掉,也因為是DEMO CAR,
所以也不像是自家車一般用心呵護,而美國人的民族性也不是會很照顧車子的那種,
加上地方廣大車程較遠因此車輛零件損耗率高。
但是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這套模式適合他們使用,但是來到台灣,就被"聰明"的台灣車商利用了。
因為新車稅金便宜所以自然新車價也較便宜,被"聰明"的台灣車商進到台灣來後因為成本低,
所以就算大整理,仍然有很高的利潤。如果遇到比較狠的車商,給你個亮麗外表,
殊不知是金玉其外,敗玉其中。
(我的親戚住在日本,這是他告訴我的)
而我們的鄰近國家日本,也是雙B車的大宗。
在日本是右駕,所以雙B車只要是左駕的,大部分都是比較高級的版本及一些比較有身分地位的人士所購買。
而一絲不苟重體面的日本人,對於自己的東西總是呵護到無微不至,而且他們制度也比較好,
很多東西都會嚴格控管,連是否是事故車都會在車籍資料註記,日本人真的比較誠實(個人觀感啦),
就如同驗車好了,台灣人驗車隨便驗驗,在日本是還要登記公里數的,而且資料全國統一,沒辦法竄改。
在日本的汽車稅金制度,讓他們不得不在4-5年後換新車,而且日本的道路品質很優,
加上在日本有些地方沒有停車位是不能買車的,所以他們的左駕車基本上都不糊塗。
基本上美國與日本對車子的規範機制都很健全也很透明,但是因為美國車子稅金較便宜,因此新車價低利潤跟台灣比相對較大,所以"聰明"的台灣車商都找美規車下手。
前陣子買車時我也考慮買美規車(想說中古車都過保固了就買外匯車較便宜,利用差價來維修應該都還划算),
後來剛好日本親戚回來,聊到了車子,才知道原來差異點是在哪裡。
因位親戚在日本也是做車子生意,所以想說就賭賭看,原本要買美規車就改買日本歐規車。
在日本有個USS平台可以取得車輛,親戚傳了張W211 E350 07年式樣的給我看,上面評點是4分/B,
車況4分表示車況尚優,4.5分的就算優。內裝B算尚優,B+就算優。
因為我喜歡白色的車,日本白色車較貴(我不知道為啥)也較少,所以我選擇性不多就請親戚代為下單。

圖中也會註記車子外表狀況及配備。





本想說看起來普普的,沒想到車子運到台灣來後才知道車況超優的
(以台灣人的認知與和車行中古車比較之後)。
配備多,車底盤連一個撞痕或凹痕都沒有(不誇張,是真的)、一滴油都沒有。內裝像新的一樣真的很乾淨。
我牽到我們這裡知名專修雙B的維修廠,老闆也嘖嘖稱奇。他的廠內有總代理和美規的車,
沒有一部比我的還要優,證明我親戚所說不暇,又或許是我的運氣好買到好車吧。
插完電腦,車況一切正常,無任何故障碼與異狀,而里程數也跟評點表上一樣,開了好一陣子都OK,
就像開新車一樣,唯一讓我嫌棄的,就是沒有電台可以聽,因為日本電台只到90,而台灣是89-107,
所以讓我覺得很@@...
有些大大說的很正確,重點在賣車的人,遇到不對的人,好事都會變壞事。
或許我運氣好在日本剛好有親戚是做車子的,也剛好我老婆的同學是在做貿易的可以代為引進,
同事的朋友是專業車測手,可以幫我跑ARTC。一連串的剛好讓我買到一部好車。
我把我親戚介紹給我老婆的同學認識後,他現在自己做起了中古車生意(兼職的啦),最近他進了幾部車,
我看了看車況幾乎都跟我這台一樣很讚。所以下次有朋友或同學要買進口車,我一定推廌他日本歐規車!!
雖然價位比美規貴,但是比總代理便宜一點點,配備又比較好,車況又比較優,我個人覺得一分錢一分貨,
都要開雙B車了,時在不應該去省那10來萬,我想這種車隨便壞個零件都要50張小朋友,換算之下不合啊!
從這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美規車好壞比可能50:50(畢竟一出個門隨便都500KM起跳),
日本歐規車好壞比可能是80:20(地狹人稠,又限於左駕車款),相形之下,
要挑到日本歐規車狀況差的就機率小多了....
附上幾張小弟的愛車照片!!
現在家庭人口數越來越多,有點想要換車了,想換台R350,但又嫌它太醜,讓我很傷腦筋...










現在的洗車品質真的很差,皮椅臘都沒打均勻!!
假若我沒有親戚在日本做車子的生意的話,或許中華賓士原廠認證是我考慮的目標之一。
但是大大或許沒有看到車子不知道中華賓士總代理與日本歐規車的配備相差甚遠!
單就我車上那組鋁圈與前後包,是德國原廠就配過來的喔,是屬於車體的一部分,
而中華賓士某部分車款是到台灣後再加裝(車體完稅與零件稅稅率有差),這樣的話保險就不一定會理賠。
小弟我有一部TIIDA,是新車選配原廠空力套件,哪知有天我老婆不小心與它車擦撞,等到要丙式險理賠時,才知道完車後所加裝的產品是不理賠的,所以這樣車子的價值就差一截了!!
另外,中華賓士代理的車子有些配備都會被換成普通版的,就像E系列也不是每部都有COMAND,
底盤也不是都是鋁合金的,但在我這部車上,該有的都有,又是SPORT PACKAGE又是NAPPA,
林林總總這種配備如果是中華賓士總代理不知道要賣多少COCO了?!但在日本歐規車上是隨處可見。
原廠認證?的確有保固!
但以我買到這部車的車價,再加上25萬,可能都還買不到這樣配備的車,
再加上台灣道路品質遠遠落後日本,保養維修技術也比不上日本,(沒有任何意思,真的是日本在這塊是強項)
雖然同樣體質出身,但因為後天的關係,車況也就自然有差....
不過小弟個人的實際經驗,日本歐規>=中華賓士>美規車
以上是小弟拙見,如有錯誤請多指教!
補充一下,小弟有保保固險,所以6大項壞掉一樣有保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