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第二季的財報,集團營收YoY減少9.8%,淨利更是大幅下滑68.7%。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持有GLE300d五年目前行駛里程九萬多公里,已經更換過引擎水箱風扇、冷氣壓縮機、右大燈(燈條黃化後一陣子就不亮了),期間也發生過兩片螢幕黑屏沒辦法閱讀的情況(回原廠更新軟體),還有消耗品後輪來令片及碟盤、前輪傳動軸防塵套、輪胎及正常保養更換部品如柴油濾芯等。以冷氣壓縮機而言,日系車開到30多萬公里沒換過,水箱風扇約28萬公里壞掉。雖然早知道歐系車零件沒有日系車耐用,但還是頗驚訝這麼大的差異性。
我個人認為,目前電動車賽道賓士已經比較落後了,品牌定位也不適合跟對岸硬拼CP值尤其是在電動車方面。可以努力而且有立即成效的方向,第一可以從強化品質及耐用度改善,現在路上還常見幾十年的老賓士,相信每一台賓士都承載著每個車主寶貴的人生回憶,但品質問題會嚴重影響口碑及未來的潛在訂單,我認為這是要趕快改進的重點。
第二則是持續朝更能讓人一眼就認同「這就是賓士」的外型設計發展,雖可以理解風阻及能耗的設計問題,但賓士電動車的外型不行也是事實;另外,聽聞賓士在發展固態電池延長行駛里程,這是很好的研發也是很有市場價值的賣點,只是還是一樣…可靠度要擺第一位,否則車主沒辦法一直當白老鼠。
可能有人會說要品質就去買Lexus, 但我真心喜歡賓士車身剛性帶來的安全感,優秀的懸吊底盤設計讓GLE這麼大的休旅車還能有不錯的操控,再加上絕佳的隔音品質,讓我每次開車聽音樂都覺得這筆錢花的很值得,也很開心自己能入主三芒星的行列。只是真心希望賓士能愈來愈好持續改進,期待賓士固態電池電動車上市的那天到來!
受到衝擊較小的目前是BMW, 因為近年來他們致力於提升妥善率, 車子舒適性增加但仍不失優秀的操控性, 以及在電動車上努力的經營, 尤其是下個月即將發表全新的Neu Klasse, 所以在全世界的銷售都超越了Audi和賓士. 但他們的挑戰也不小, 包括豪華車市場有Lexus的挑戰, 電車打不過特斯拉, 中國市場經營的困難, 以及關稅的衝擊.
Lexus近年很成功, 雖然他們也是有挑戰, 包括操控性都一直無法跟1A2B比(其實舒適性也不見得贏過雙B), IS與GS也做不起來, LS豪華大車的極度萎縮, 科技進步也很普通, 還有電動車更是遠遠落後. 但畢竟銷售是豐田的強項, 在台灣就靠UX, NX, RX吃遍市場, 在美國則是靠RX, TX, GX, LX打天下, 把雙B壓得喘不過氣.
便魯在台灣還是有根深蒂固的民眾崇拜, 銷售跟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樣, 把米漿壓在地上摩擦. 但這只是在台灣小小一個地方的市場, 撐不起大局.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集團過早重壓電動車跟引擎電動化是一個問題,看看目前的C43引擎⋯其實是顆加上馬達的4缸2.0引擎,甚至C63也是一顆加上馬達的4缸2.0引擎!熟悉汽車工業的人都知道⋯無論你講你的馬達電池多麼厲害~馬達跟電池的成本才多少錢?你要消費者花那麼多錢買一台原本搭載6缸甚至於8缸引擎的車未免也太低估車主的智商了吧?而電動車方面Benz發展的也不順利,問題多且銷售差!其實德國人並不喜歡開電動車,因為純電動車高速行駛非常耗電,而德國擁有無限速高速公路⋯人家都開200而你只開100~不安全也按耐不住!
另外就是目前的產品過度的電子化跟複雜化,電子產品向來不是德國人擅長的項目!而那種結合電跟渦輪增壓器的設計註定了毛病多的命運!
總而言之⋯Benz近10年的發展軌跡偏離原本的方向,以前是高品質低故障變成高故障低CP值,廠方原本寄與厚望的「東方某大市場」又遭逢經濟因素跟低價電動車的競爭一蹶不振!跟F1成績一樣⋯MGP成績從數年前的領先到現在變落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