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的試乘車, 也就是上次業務人員讓我們進去看內裝的白色GLB200
前言:
自從上周因為車子冷氣又掛點了, 女王下令開始看車之後, 我們就到桃園的中華賓士先進行了靜態賞車, 也發表了靜態的賞車心得如下:
20230501, 桃園中華賓士賞車 (B180 / C200運動版 / GLB200) 心得分享~
運氣很不錯的, 隔一周我們就約到了試乘車, 還是口袋名單的GLB200進行試乘.
由於試乘期間不方便拍照, 所以我都是以靜態時候拍照輔以文字說明, 有問題的網友們可以隨時跟我交流囉~~
由於今天同時也試了Volvo, 所以也會到隔壁棚再發一篇文章訴說去試乘Volvo的心得~
以下, 正文開始~
P.S 說是正文開始但前面還是要說一下今天的一些靜態心得


女兒叫我要拍的A35 AMG Line的Logo

賓士也有遊戲室, 讓車主在保養或談生意的同時, 小朋友們不至於太過無聊

賓士的服務真的很好 - 至少對我們這些安排試乘的潛在客戶而言, 咖啡也好喝 (謎之音: 是因為你這個鄉巴佬太久沒以潛在顧客的身分去看車吧?


自助吧, 如果有幸成為車主再來自由取用唄~


等待試乘車的同時看一下旁邊的S Class, 女兒很喜歡, 我也很喜歡, 但、價錢我們兩個人都不喜歡

大概等待了10分鐘, 業務人員請專業的試乘陪同人員協助把車開上來.
路線部分就是從賓士桃園廠往國道二號開, 然後從八德交流道下再回廠的路程.

會考慮GLB200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他的車廂空間(沒辦法老婆說旅行車Out)

上車後, 試乘陪同人員會先介紹車上的一些設備
在這裡要先說明一下:
這台試乘車據說是在去年缺晶片的時候進場的, 所以沒有電動座椅, 全部要手動調整. 但正式車會有電動座椅、也會有AMG Line.

新世代的GLB200有雙10.25''的螢幕, 右邊中控台部分為觸控; 前方儀錶板當然還是非觸控, 靠方向盤上的快捷鍵來控制

所以左邊門板上並沒有Benz該有的電動座椅調整及記憶按鍵
接下來我們就要上路了, 這裡的心得就讓我直接用口述的方式來跟各位交流:
1. 本車的帳面數字為馬力163hp@5500rpm; 扭力25.5kgm. 但是拖動1,570公斤的車重並不顯得吃力. 起步輕快, 加速的部分感覺平順. 但是在中高速需要再加速的時候, kick down感覺明顯, 引擎會出現強烈的怒吼聲 (畢竟本車也沒有雙層玻璃).
2. 在平常市區使用時亦然. 屬於平緩但線性的加速方式. 據說全車系是渦輪引擎, 但汽油引擎的渦輪加速感跟我的柴油引擎還是有差, 市區真的是可以順順開

3. 在車身抑震部分並非GLB的強項. 雖然業務人員說本車採舒適取向, 但個人覺得過高起或坑洞時彈跳明顯.
4. 市區操控部分個人印象深刻. 雖然說這是一台車高1,701mm的休旅車, 但是過彎、變換車道等...完全未感受側傾跟晃動. 雖然業務已經先跟我們打了預防針, 說這車側傾明顯; 但跟我們5年前試的舊版NX200比起來, 那真的是天差地遠. 不得不說賓士的"舒適"取向非浪得虛名 (運動性部份我並未做激烈操駕, 況且這真的也不是本車的強項, 所以這方面我沒有心得可以分享

5. 高速公路部分大多時間以level2自動駕駛行駛. 不得不說標配23P智慧輔助駕駛的GLB真的很好開, 跟我之前去試過的Infiniti QX50風尚款 & Toyota Crown (2.5L 貴族版)比起來, 更令人印象深刻.
以下直接以我老婆幫忙拍的一段影片來讓大家看一下這組23P在高速公路下的效果.
(開啟23P的同時還是請記得要雙手握好方向盤哦)
6. 針對試乘陪同人員的心得: 必須說介紹的真的很專業, 不只介紹, 還有問必答. 能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來說明本車的特點, 覺得不是強項的也不會隱瞞. 但我覺得其實這樣的介紹更能讓車主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想這車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同時因為這樣的介紹會感覺賓士的其他車款肯定更好, 個人認為以人員介紹的專業度而言, 這樣的試駕陪同人員說話態度不卑不亢, 我非常的讚賞~
接著就是回來跟業務談訂單金額啦~這部分就不能在這裡分享了~
業務是以他手邊有人棄單的白色版GLB200跟我是算貸款跟訂單金額的, 這台車有加選柏林之音、全景天窗、無線充電板等, 所以加價不少; 但優點就是6月中可以拿到現車.
總結一下今天的試乘心得:
雖然GLB200僅是賓士NGCC車系的一款車, 但就其空間、操控、調性等, 個人都極為讚賞 (這是個人心得哦~有其他意見的高手們勿筆戰).
當然, 僅有163匹的馬力、休旅車的車高, 以及雖稱舒適但個人卻感受Q彈的底盤, 相信會是考量這台車的朋友們需要事先思考詳細之後, 再決定是否要安排試駕甚至購買的.
但, 事前提醒, GLB如果不買現車, 候車期至少是3~6個月的~~
值不值得等待呢? 就看各位看重的點, 以及試駕完畢之後那個"癢感"能否忍受囉

以上~謝謝收看~
如果有錯, 也歡迎各位指正.
P.S 但是如果要針對我個人感受批評的, 麻煩自己左轉出去.
畢竟我說的是我個人的感受, 我也並未要別人全盤接受; 就像我不希望別人全盤要求我去接受他的想法才是對的一樣, 這點請大家互相包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