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放流於坪林的曲腰魚,正侵蝕著原有溪流生態。

帶點古典的浪漫的Fly rod & reel。

釣鳟魚是flyfishing的起源,這非得出國才能圓夢。
台灣有關flyfishing的中文專業書籍可以說是沒有,最多也僅見於過去的『釣魚人』雜誌與目前仍在發行中的『山野釣遊』雜誌內的部分篇幅,專業資訊的鮮少也替flyfishing這活動增添了許多隔閡。雖然近年來網路論壇的發達的,有不少新手試圖從網路上尋找入門的相關知識,不過很殘酷的是,在台灣網路並不是很好的知識獲得管道,特別是在各大釣魚論壇裡。原因其一是玩flyfishing的人本就鮮少,鑽研其中的更少,要在成千上萬鄉民的網路論壇上遭遇機率太低;其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在網路上能闡釋的事。不諱言,flyfishing絕不是買了釣具就可以釣得到魚的事情,資訊缺乏下獨自摸索很容易扼殺了原有的熱誠。

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籍,而且很便宜。雖是日文圖書,但漢字與豐富的彩色照片多少降低了不識外文者閱讀的難度。
flyfishing樂趣很廣泛,對新手來說可以先著重這幾個部分,生態的觀察、毛鉤的綁製、拋投操控技巧這三部分。
生態的觀察:
生態的觀察是涉入flyfishing界的第一步(事實上任何一種釣法都應是如此),偏偏也是許多人忽略這一關鍵。見過太多新手劈頭就問要買幾號竿幾號線、什麼樣的毛鉤能釣什麼樣的魚,這對看似淺顯的問題,事實上已凸顯釣手太著墨在魚獵上,忽略了人魚之間的互動與對生態的體驗。在現今豐衣足食的年代裡,釣魚該是種休閒活動,魚獵已該成為往事,做一位釣魚人,不該把自己定位在自然資源的掠奪者上(flyfishing本來就是源自英國貴族的休閒活動呀~)。釣魚之前應該先走進釣場勘查,對環境有充分的瞭解後再來準備釣具與擬定釣魚策略。

觀察生態永遠是做釣的第一步!
在典型的釣魚活動裡多半以可被食用的餌料做釣,針對的是刺激魚類的嗅覺。然而FLYFISHIN主要以模擬餌生物的型態做釣,針對的是刺激魚的視覺。以台灣溪流的來談談,最易入門的魚種莫屬鱲科魚種,這些魚平日的主食『水生昆蟲』,您可曾觀察過?餌釣常用的吐司麵包、蛆蟲總不是自然環境下的食物吧?固然吐司麵包、蛆蟲很方便、好用,卻默默的改變了魚的習性並拉遠了您對自然環境的體會,總不能把釣場的魚搞得像坪林吊橋下或達那伊谷一樣,全被吐司與飼料制約了,活脫像是池中錦鯉。

躲在葉背下的蜉蝣才是溪魚主要的食物之一。若是當溪流裡能以吐司毛鉤釣獲溪魚,這也表示人為正嚴重介入了原有生態,這是一種嚴重的生態警訊。

美國某些州禁止使用真餌釣鳟魚!因為真餌容易造成魚兒吞鉤,會增加魚兒的死亡率。使用毛鉤做釣,嘿~要是反應慢半拍,魚兒會在毛鉤入口的瞬間又吐掉,因為魚也會分辨得出你耍詐騙它!
毛鉤的綁製:
每款毛鉤的設計需考慮當下魚的覓食行表現決定,沒有『萬能』這件事。一位FLY的釣手,往往都是不斷的配合環境選擇適合的毛鉤。有時即便視同款式、同尺寸的毛鉤,於綁製時也會以多樣的材料嘗試,有時這細微的差異便會左右釣況的結果。很妙的是再一群熟識的釣友中,我們多半可以單憑一只毛鉤去猜出是誰所綁製的!毛鉤的綁製有點像是再製作一件工藝品,透過一只毛鉤不僅單單顯示出工藝的巧妙,更反映出釣手的獨特思維。
毛鉤模擬的對象當然是以釣遊對象魚的食物為主。除了模擬源至釣鳟演化來的水生昆蟲外,隨著FLYFISHIN對象魚的多樣發展,魚型毛鉤、吐司毛鉤、水藻毛鉤等等也令毛鉤的綁製愈區多元。近來多端的人工綁製材料開發,也讓毛鉤綁製工藝進入史無前例的躍進。這樣的進步是每位fly釣手所樂見的!因為豐富、多元的發展,不僅更加添增綁製毛鉤的樂趣、也讓每位釣手更能發揮出獨一無二的創意概念。

TMC(http://www.tiemco.co.jp)出品的人造昆蟲翅膀道具。

溪釣flyfishing不免要專研一下水生昆蟲,圖中手掌上的毛鉤便是模擬石蠶蛾成蟲(caddis)。
拋投操控技巧:
大河戀電影海報中美妙的拋投剪影,那種優雅的動態感煞羨多少人心。這正是flyfishing易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坦白說要隨心所欲的拋投不事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三、兩天內可以學會的事情!因為fly拋投牽扯到較為複雜的物理基礎,不僅要理解,更要能體會掌握!而這需要一步步漸進式的長時間練習。新手上路往往拋投這會是一到不易跨越的高牆,畢竟在台灣的生態環境使然,flyfishing釣遊裡拋投技巧佔了很大的左右關鍵。然而一但征服後,拋投帶來的順暢感與律動感給人的感動,也只有暗懂此道的釣手可以體會感動。
當重量線已經遠拋出去後,接下來左右釣況的便是竿子與滯線的操控技巧,這點其實在台灣玩flyfishing常被忽略。順水漂流也好、輕微蠕動也罷,如何讓毛鉤完美的模擬出餌生物的自然型態,達到釣手預期的效果與流動路徑,其難度不亞於拋投技巧,好在台灣多數的對象魚還不用太精確的操控,或許這該算是進階的技巧吧?

優美的拋投背後,叔叔是有練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