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2020年底,中央銀行針對「打炒房」所宣布的「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限制公司法人購屋、自然人第三戶以上購屋、購地,以及餘屋貸款的貸款成數等措施,到前陣子一度讓人人心惶惶,堪稱史上最嚴苛打房政策的〔囤房稅法案〕,此案雖以「暫時不推」宣告暫停。但是種種措施,投資不確定性的增加,已經顛覆過往置產增值的單純想法。

大環境的變化快速,逼得投資趨勢亦得跟上腳步,投資標的需要更多樣化。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所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投資者在投資時除了單看增值面,後續衍生的成本因素也必須一併考慮。 例如,持有該物品時,必須付出的管理費用,轉讓、出售時額外增加的稅金成本,以及存放,攜帶,變現易否…等因素。
所幸,生命終將找到出路。當上帝關了一扇門,必定會再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2006年一顆8.62克拉的緬甸紅寶石戒指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363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當時紅寶石的成交記錄;然後,我們將場景轉到2014年的拍賣場上,這枚戒指再一次璀璨登場。
而這一次,它又再度驚艷全場,以850萬美元落槌成交!短短幾年間價格居然上漲了一倍多!

讀到這個例子,很多人都對珠寶的升值能力感到驚訝!但似乎也就更能理解為什麼各界名人在買珠寶這件事上一擲千金也不心疼。因為種種外在因素已經使得投資者的熱錢由傳統模式漸進轉向新趨勢。

反觀中東和西歐的財富階層,一直有將大克拉的鑽石,彩色寶石作為財富配置和傳承的品項之一。 其實稀有的寶石就跟稀有的黃金三角店面一樣,僅此一戶、無法分享。但是她又具有可攜帶性,方便庫存管理;甚至在動盪的年代裡,我們帶不走一棟房,卻可以輕易帶走身邊的珠寶。加上珠寶可藏性與不具名的特性,不僅能以傳家之寶的姿態代代相傳,深具獨特意義,也不會在傳承緬懷之際,很煞風景的被課徵繼承與贈與稅。

瞬息萬變的投資場上,選購一個歷經千古淬鍊,亙古存在的寶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