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一集拖搞拖的有點久,還請各位看倌多包涵~

不囉說~看文吧!!


圖文網誌好讀版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一雙手,就是製作出今年 MYKITA 膠框得獎系列作品的手~

看完薄鋼眼鏡的製作流程,接著,我們來到了膠框眼鏡的設計與製作部門。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一位就是那一雙手的主人,他所製作出的2010年 Mykita 膠框新作品,

在上個月榮獲了德國 iF Award 2010 設計大獎。

大部分的朋友對於 Mykita 的印象應都是建構在薄鋼眼鏡上,

但其實 Mykita 的膠框系列也是很強悍的喔~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一系列得獎的膠框系列,在鏡面與鏡腳接合的部份,

採用無螺絲接合的技術,讓鏡面跟鏡腳不只是穩固的接在一起,

還擁有些許的彈性,在配戴的過程中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小巧思所帶來的舒適性。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上圖中靠左邊的那兩個框面,就是MYKITA在開發新框型時,

所製作出來的原始版型,這些原始版型會再經過一連串的修改、測試,

才會正式開始量產。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一台小型線鋸機,就是用來將原始板裁切成設計好的框型用的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其實膠框的步驟是更為複雜及繁瑣的,

單從板材、顏色的挑選,風格的定調及款式的設計,

以上都搞定之後,接著就要做出模型,然後修正框型、細節,

等到完全符合當初設計的理想之後,才交付生產部門準備開始正式量產。

而生產的過程也不是說做就做,

單從對色、裁型、細修、粗拋光、細拋光、手拋光等等動作完成後,

接著組裝,調整密合度,鏡腳又有蕊入的動作,

金屬配件的組合,框面與鏡腳的接合,配重的調整,

非常多的小細節的完美組合,才能成就出你我手中握著的這一把MYKITA的膠框眼鏡。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走出膠框的設計部門,第一眼看到的畫面真的讓我會心一笑,

是的,你沒看錯,

這一位非常有型的光頭先生,就坐在瑜伽球上工作,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就沒細問了~哈哈!!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走近一看,原來這位仁兄是在做膠框框面的角度微調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接著 Philipp 拿出一個長方形的保麗龍盒子,

裡面裝著的是框面從原始板到最後五金配件組裝完成的半成品模型,

非常特別,雖然我們家早就有一組日本手工框同樣流程的模型,

但是當看到 MYKITA 的這一組原始模型時,還是覺得很新奇!!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日本記者小姐 Mireito 還是依舊非常認真的用雙機流在做記錄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鏡腳的半成品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框面與鏡腳組合好的半完成品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Philipp 突然走向角落,指著一部怪怪的機器說著,

這一台,就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物啦!!

原來這是早期還在研發 Ic!berlin 時的製作工具之一,

當時因為財力有限,所以一切的製作工具都是土法煉鋼,

它看起來真的像是拼湊出來的怪工具,

如果 Philipp 沒說,我還以為這是什麼怪傢私勒,哈哈~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Mykita 的眼鏡系列,不全然是薄鋼或膠框眼鏡,

其實他也有將這兩種異種材質結合的系列作品,

上圖中在製作的就是這個系列的腳板。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新款 MYKITA 膠框鏡腳的半完成品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還記得上一集跟大伙提過的 MYKITA 的小秘密嗎?

現在看到的就是那片城堡形卡榫被折成方形盒狀的樣子,

因為接下來就是要準備執行它神聖任務的時候了!

將框面與鏡腳穩固而牢靠的接合。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張照片中的面框,就是完成細拋光後的面框半成品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接著往樓上走,只是在這個時候,Philipp 突然停下了腳步,

跟大伙說了一番話,

大致的意思是,接著要進入的地方,

一般是沒有開放參觀的!

因為這一層樓是研發及主要設計的部門以及他個人的工作室,

所以通常是不開放的!!

但是我們遠道而來,所以特別開放讓我們參觀~~

吼~~就甘心耶!!!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一上樓就看到一位輔助設計師正認真的工作著!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接著在房間的一角,看到了一張簽名照,

是超級名模辛蒂克勞馥所親筆簽名的照片喔!

原來她也是MYKITA的粉絲喔~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Philipp 開心的指著牆上這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這一款眼鏡,

是 MYKITA 特別為米蘭流行時尚週所設計的限量款,

百頁窗式的設計超特別的說~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這一個特別限量款,設計了兩個顏色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好奇的拿起來學模特兒搞怪戴一下~哈!蠻有喜感的!!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日本的社長對這一個系列看來很有興趣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擺在辦公室門口的這一卡 Rimowa ,其實一進門我就注意到了,

原本我以為只是一卡普通的旅行箱,

沒想到裡面裝著的是對 Philipp 有著重大意義的東西。

Philipp 就這樣蹲下,費力的將它打開~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裡面,裝著三樣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物品,由左邊算起,第一件是一個塑膠帆布袋,

第二件是一個隨處可見的三角鐵板架,第三件是一部工具,

這些到底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



Philipp 慢慢的說著,他說:

「第一個帆布袋,是希望自己不要忘記當初創業的初衷,當初東西德合併的時候,

那個時期相當困苦,資源也相當缺乏,而這個帆布袋是那個時期的日常用品之一,

我希望保留住哪個時期的回憶與感動」



「第二個三角鐵架,是因為德國早期是工業起家,這種三角鐵架是當時隨處可見的器材,

我特別留下一小段鐵架,是要告訴自己創業維艱 。」



「第三件工具,這是當初研發、製作薄鋼眼鏡時的第一部工具,

我將它留下是希望告訴自己,永遠要記得要不斷的創作、研發,

要超越最初的自己!!給自己一個永遠要往前走的動力!」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中)

聽完 Philipp 親口說完這一段,我只有感動兩個字可以形容啊!

MYKITA 擁有的不只是卓越的系列產品,

他還有著執著的信念與不斷要超越自己的理想!!!



待續.......

圖文網誌好讀版



延伸閱讀:

創意與理想的實現 德國古典新美學 Mykita 工廠參訪記 (上)


更多照片




2010-01-11 14:29 發佈
好文章謝謝分享~讓我更加對MYKITA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bear1019a wrote:
好文章謝謝分享~讓我...(恕刪)



謝謝你的鼓勵~其實Mykita的製作還有一些小細節,

但是他們沒有公開,希望日後有機會,

能夠把這些隱藏版的資訊公開~~

D700 + 50 1.4 + 105VR 2.8 + 14-24 2.8 +24-70 2.8 + SB800
真是一篇好文~怎麼這麼快就沉了呢?除了戴好眼鏡~更要瞭解好眼鏡的誕生過程~
看起來製作過程用了相當多的製具.
不然單純的手工,準度沒辦法那麼好.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