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如果您是lativ經營者,怎麼挽救這個公司危機?

喔!
說真的
消費者還是會以成本考量
在這個通膨年代
穿習慣的人還是會繼續購買
如果我是lativ經營者,就什麼也不回應,依台灣人的習性,不出一個月就淡忘了,到時馬照跑舞照跳,衣服照樣大賣,年終照領40個月.
有個網友對台灣人的習性說過一句很貼切的話.

萬人響應一人到場.
想請問一下有在lativ消費的大大
MIT轉為MIC之後價格有調整嗎?
謝謝
樓主自己想太多了,
杞人憂天,
人家賺就是賺,
我同事和我妹昨天又買了一堆,
根本不用樓主來擔心.

假鬼假怪 wrote:
樓主自己想太多了,
杞人憂天,
人家賺就是賺,
我同事和我妹昨天又買了一堆,
根本不用樓主來擔心.



Lativ 不會把抵制的「聲音」當做是危機
套句他們長官在國際會議上說的「誰理你們!」
唯有消費者的「金錢」真的不給他們放進口袋
那才是經營者演中的危機

看看人家香港
罵香港人是狗、Dolce & Gabbana 只允許內地人拍照,這兩件事情多麼群起激憤啊!抗議「行為」多麼大呀!
反觀我們
嘲笑我們的選舉、XX禪寺對本國人跟內地人的差別待遇 ~ 選贏選輸的都不說話了!去參拜、去奉獻的依舊絡繹不絕!

樓主的擔憂

nemofish wrote:
我大學是念商業管理,這個事件可以成為非常好的教材與討論...
企業危機永遠都潛伏著,SWOT分析 (不知道的人,可以google一下)是每家企業經常在檢視與檢討的
我想談的是如何從危機中如何轉化成轉機?前提是lativ真的想永續經營~~
如果我是公司高層,出面向社會大眾道歉!
短程計畫重點:
1.宣布公司高層年終全數捐出,創立年輕人創意發想設計中心。
2.電子商城成立MIT專區,堅持少量台灣生產製造。如果是境外生產也誠實告知
3.將未來營利,投入建造新成衣產線,規模或許不大,但所有經由台灣人設計,首批產品一定堅持台灣製造
4.維持MIT商譽價值,提高下游協力廠商利潤。
5.堅持利用台灣設計師設計,工廠本土勞工。 (二度就業媽媽搶著做,他們是穩定性非常高的生產力)
............


我絶對不會買這這家公司的股票,如果你是公司經理人。
用情緒治理公司,儘做些沽名釣譽的事,
根本沒有危機這事,頂多業績稍微下滑。
沒的事說的像真的。




nemofish wrote:
這幾天Lativ事情...(恕刪)



UNIQLO 當初進軍中國也是採低價+較低的品質+中國製

結果失敗收掉上海的店, 後來, 改成 跟日本一樣的品質+合理價位+中國製..
才又打開中國巿場, 全球一舉大量擴店..
mit狂想症候群會不會太恐怖?
s-class, BOEING 747是不是也都要mit?
如果你覺得lativ在唬爛
不繼續消費不就成了?
至於其他人
島民很健忘的啦
我覺得這間公司很不懂得飲水思源道理,欺負台灣人!~當初要台灣人給它機會堅持台灣製造,支持台灣產品;成功後呢??送它一句話,(囂張沒落魄的久!)一起抵制它,拒買這間牌子!

nemofish wrote:
這幾天Lativ事情...(恕刪)



前面有人說到了 關鍵在於他們言而無信

信用怎麼重新建立應該才是你的目標



至於那篇公開聲明真的很好笑

君不見網路有流傳一張圖

要快 + 要好 > 要錢

要好 + 要便宜 > 要等

要快 + 要便宜 > 醜

要快 + 要好 + 要便宜 > 不存在

lativ直指台灣沒有生產環境,後頭又說是因為生產不及

我想應該是不想付多一點錢吧

不想增加成本

不想犧牲毛利

不想提高末端零售價

結果就是....出賣了信用

木已成舟,現在再做什麼大家都不會相信他們了




當然

你也可以認為台灣人總是健忘的

就好像屈臣氏十多年前被連環踢爆賣過期藥、賣假藥

結果在不滿意包退的廣告稀釋之後 大家都忘記屈臣氏的惡劣行徑了

只是十年的功夫才能喚回市場 不覺得代價有點太大了嘛?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