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分享]原來國軍也搞這套........

cycuttq wrote:
To tantan2...(恕刪)


cycuttq 大

一語道破 軍中的黑暗與無奈

謝謝您
winnie~維尼 wrote:
哇)))前幾天去找朋...(恕刪)


哈哈!看完突然想到投名狀裡的台詞:去的有安家費, 死的兩份 ,活下的 三份。
我來亂的~
上面幾位朋友講得很有道理-- 部隊就是狗腿文化

雖然外面企業也有 但是部隊就不知道怎麼搞的, 就是做得特別醜 醜到別人看不下去

現在單槓一下都拉不下去的人多得是, 小弟體能只是普通 但好歹剛入伍就有5下(在海軍新訓再來就沒練了 因為到退伍還拉不上去的一堆), 體能好時有10~12左右, 老兵時剩下7下...Orz

老實說 體力等於國力, 這句話是有無比的道理的
軍人沒有體能 還當什麼軍人? 現在當兵爽成這樣, 說真的 折損國軍戰力 跟大家對國軍的形象罷了

個人意見是, 既然役期都剩這麼短了, 那這段期間 應該要狠狠的操兵才是 讓他們養養體能, 體能是有方法可以練上去的

Akulamaru wrote:
以下道聽塗說
在西方國家,軍人是很被敬重的,尤其是軍官
這就不是道聽塗說 是真的了
因為軍人保衛國家, 特別是那種被派出去打仗的; 像在美國 軍人是不管到哪 幾乎都有軍人discount的
先別提國軍是不是有機會被派出去支援戰事好了, 如果國軍在大家心目中是很有戰力 很值得驕傲, 大家一樣是這麼敬重他們, 不是嗎?
拿個"無能"當圖示也違反板規? 也叫觸犯政治? 01文字獄到這種地步啊?
我不知道現在的當兵的基本教練還有沒有在上 或是 實戰演練有沒有各單位在玩...
短短的兵期要訓練出可用的兵 退伍後還要可以做國家的後備軍援..
單杆到退伍 還拉不上去 不要說有當過兵 以前 我們單位 要拉7下 最少 才可以進餐廳吃飯
拉不到 很抱歉沒有得吃..
體力是可以訓練 下部隊的新兵 大概在一個禮拜就可以適應部隊生活
大家知道 為什麼會有 臭新兵這個名詞嗎..
因為新兵下部隊很多事都不知道 不知道洗澡時間 不知道休息時間
往往到要集合才發現休息時間過了..到了睡覺時間才記起來沒有洗澡
但是一個禮拜左右 就會大概了解自己的狀況 也會知道自己被發到連隊的那一個排
學長會有好跟壞的 所以 才會演變有學長欺負學弟的問題
自己到了破冬 看到新進的新兵 自然會用原本 的方法對待新兵 但是不是欺負新兵
慢慢的連隊的文化就會出來..

到自己到某一個階段 就會有不同的成長 要這麼對新進的兵 基本上都要看 連隊的文化

馬屁文化會有 但是那是對 旅 對師 對營 ..而不是連隊內部

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如果連基本的苦都吃不了 不要說上戰場

因為還沒有打 早就一堆叛逃了
對任何的事不要帶入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事當作別人的事來看待,這樣就可以很理性的把問題解決
dorachen wrote:
這有點誇張=口=...(恕刪)


這種人應該丟一隻30步槍(春田M1903)
彈藥是7.62mm x 63 (.30-06)

不用多
打個1百發應該就習慣了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這篇原本不是在說文宣嗎
為啥一堆人說到後來都在批評
你們有沒有資格我是不知道
但是請對主題發言好嗎
不爽的話,另開主題好了
dc0001 wrote:
這篇原本不是在說文宣...(恕刪)


行銷產品的本質應該是

第一 新產品 要文宣大家都知道 我的產品有多好

第二過期爛產品 趕快出清存貨


樓上一堆大大講了一堆 台灣軍中的黑與爛

糟了 這樣會不會洩漏國家機密阿~~
tantan22300 wrote:
行銷產品的本...( 刪)


就當是甘苦談吧!
不過自願役的素質真的有在下降!
必竟外面工作難找嘛!!
但也是有很多優秀的人才
心灰意冷........... 口號終究是口號..... 跟品質還是有段差距!!!!
美國的獨立與統一都是靠民兵或是軍人,
歐洲中古時代的武士,衍伸到現代成為了軍官,

中國民初以來只剩下軍閥割據,軍人沒有帶給人民什麼好的印象,
後來的戒嚴,軍人就是極權政府的打手,當然更不會給人民好印象了。

國外的軍人大多都是自願的,除了在大規模的戰爭發生時期。
只有少數國家實行徵兵制度,例如以色列,或是韓國。
就連我門對岸的大陸,真正的軍人也是自願服役的。

沒有打仗的國家,義務役的士兵只能讓部隊戰力下降,而不是提升。
因為,根本就找不到服從命令的理由,,,
軍隊的任務特殊,對於命令的服從非常的要求,因此
對於指揮層級的劃分也非常的顯明,這會落實在彼此的稱謂之間,
因此我們不是只有在戰時才對上級長官敬禮,而是在日常生活也會敬禮。
而如果,士兵之間 居然也有了"指揮權",那麼當任務下達時,學長可不可以命令學弟?
軍官告訴士官要拿下一個機槍陣地,士官就帶著幾個兵要執行命令,結果老兵就跟
新兵說,你比我菜你去,那麼新兵該不該去呢?

如果排長的命令可能會讓所有的士官兵送死,例如死守陣地,老兵的想法不同,可不可以說
我是老兵,你們聽我的就好了,別理排仔?
簡單說,當指揮命令與學長命令不同的時候,以誰為準?

沒有學長學弟就不行了?我門在看國外的軍事影片的時候,何時看到裡面有學長學弟的稱謂?
何時資深的老兵可以變成一種指揮階級的職稱?這是一種紊亂指揮體系的現象,有這種所謂的"制度"
的存在,就是部隊可能無法打仗的指標。資深與資淺,代表的是經驗的可能多與寡,不代表指揮權的有無,
要不然為何即便一個少尉,也可以對上士下令令? 經驗的多寡在戰場上的運用,只是提供了指揮官
一個任務應該由誰去完成的資訊,而讓他能下決定由誰去執行。

台灣多年沒有實戰,即便是服役兩年,也不會學到多少作戰中的經驗,這些所謂的資深弟兄,又比資
淺弟兄多了多少對於在作戰方面的經驗?

將兵役改成自願役,並適當的檢討軍事預算,減除不必要的公差勤務,落實訓練,
讓部隊的工作放在真正的訓練而不是完全只有灑掃應對進退,或許才是讓部隊真的有戰力的方法。
winnie~維尼 wrote:
哇)))前幾天去找朋...(恕刪)


總而言之這都是花我們納稅人的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