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undefeated wrote:就拿美國來說我想奇怪...(恕刪) 這倒是真的我去第五大道買diesel價格也是台灣7折8折的價錢(全新)台灣的物價真的有美國高?所以台灣的百貨公司比第五大道還有名?
除了某些代理商特別腦殘的牌子以外印象中Tommy跟RL與北美官網售價,或者是Macy、Dillards、這幾間百貨未折扣的價格是差不多的但是Tommy以及RL在北美都有Outlet,尤其是Tommy的Outlet常常全店30% to 50% off對照台灣售價大概買一件基本款polo杉北美可以買三件,如果遇上Black Friday的話台灣買一件,北美買七件....RL outlet的料子不知為何感覺起來比正店的差,後來都不去看了Diesel也有Outlet,那個價位...台灣不像北美,多數的品牌都有Outlet,只有極少幾個牌子有,但那種折扣的程度跟北美比...某個內衣褲很有名,大家都說很好穿的那個牌子,雖然三不五時會出現出清的臨時櫃但那個出清價還是比北美的Outlet貴了太多但話說回來,前陣子在北美遇到某個做代理的他說拿現金壓在存貨上面的生意,能做得來的真的要心臟很好而且既然只是代理,國外本牌要怎樣,你還真的只能夠跟著對方那樣...但我還是覺得台灣的衣服賣太貴了..
對不起我知道這是舊文可是還是忍不住想回周年慶衣服才下幾折意思一下,根本沒辦法跟國外比阿自從有國外網站可買越來越不想在台灣買衣服比較起來ZARA的訂價算是有良心了上次看到網友轉貼天下雜誌的"在台北討生活 比紐約難2倍"才發現衣服貴真的不是假象,搞不好很多生活物資都是如此太誇張(在亞洲城市要討生活,比起歐美城市相對困難。主要因為亞洲城市物價水準與歐美相比,差距有限,但薪水卻相去甚遠。瑞士銀行最近發表「價格與收入」報告,比較全球各都市,以紐約的所得和物價為100。台北的物價不考慮房租是紐約的73%,但收入卻只有37%,也就是要買一樣的東西,在台北需要比紐約努力兩倍。觀光客到瑞士蘇黎世都會覺得東西昂貴,物價是台北的2倍,但蘇黎世所得卻是台北的3倍,蘇黎世人消費力仍比台北人強。相較之下,北京上海考量物價後的消費力只有紐約的四分之一,生活最辛苦。)
如果只是要買T,去五分埔,一中街,新崛江就好了...............再來你說的不知名的品牌的外套要7000...............到底是什麼牌子呢,,,,,,,,,,,,,,,,,,,,,
白色黑狗 wrote:3年前在marlbo...(恕刪) 大學時曾經在marlboro classics看到一件皮外套,標價2400,當下驚為天人,直接拿著到櫃檯結帳,快走到櫃檯時再把標籤拿起來看了一下,阿娘為啊~~少看了一個0~~從此對該專櫃就是敬鬼神而遠之!
有一個朋友跟我說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國外的電視報導事實上很多 outlet 的東西是次等貨像是 d 牌 RL Ck 等同樣款式的襯衫,專櫃和 outlet 的做工差很多。訪問他們廠家自己也承認,會做一些同式樣但是不同工(車線,細部修飾,布料等級...)的東西給 outlet 賣不然大家都去 outlet 買就好啦!這是一些 outlet 大宗牌子的情況,至於其他牌子就不得而知了。當然不是要各位都去專櫃買,只是買東西要貨比三家,質料做工等都仔細觀察才是正道呀!現在的商人,很多丿步。要貴的有貴的,要便宜的也有便宜的,不就是衝著我那個牌子來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