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精品 vs 平價單品:以製成和消費者設定的觀點來探討







恕小輩狂言妄語。

精品固然質高精貴(讓人不禁如果有戰馬的卡奇色風衣,那該是多好)

但精品的帽T和運動品牌的帽T,不如說,帽T這玩意有必要買到精品,又質疑那帽T真的完完全全有13500的價值?(太多了點唄)

小輩認為戰馬經典的風衣就是經典,那個價值估然昂貴但有其道理。
但是帽T是不是值得抱持一點懷疑態度?

又再說,這一些平價,乃至於廉價,甚至被認為窮酸的雜牌子,以及許多高貴名貴的精品之相比後衍生出的許多爭議。是不是有一個大前提是"扭曲的價值觀"的問題?


這樣說吧,小輩實在不覺得"打上那個LOGO"之後就不管甚麼都是好的,優秀的,可以賣這麼貴的。

類似於買錶,別買名牌錶,要買錶的名牌。

如果是要一件吸汗耐穿耐洗舒服的吊嘎,是要捧著兩三萬錢去買戰馬的內衣調嘎,還是去菜市場裡面翻翻找找純正台灣製100%棉的吊嘎?

問題現在幾乎是惡化到。

一派"精品就好,精品就讚,崊北有錢買,你們是窮鬼,精品出啥都有價值"(當然這應該還是少數拉,大概)
一派"精品沒甚麼阿,都是掛LOGO在買,沒這個價值拉"(這個數量就不知道了)





說了這些,小輩想說的也不過就是彼此眼光都該遼闊一點。



順便放放仇恨吸一下戰火,大部分的羽絨外套穿起來都像是米其林胖寶寶一樣,實在挺難看尤其是某個台灣本土潮牌~你說皮夾克也有做米其林縫線款?皮衣就是讚啦!
五月天的音樂有夠單調。

開放各種轟。

路遙月彌 wrote:
恕小輩狂言妄語。精品...(恕刪)


我炮不下去.....倒數第二句

我想拍拍手
先說質料,穿衣服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穿起來好不好穿只有穿的人自己才知道
別人光看照片是看不出來的,除非有人跟你買的是同款...

再說到剪裁,套句侏儸紀公園的名言,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你自己是什麼體型只有自
己最清楚是吧? 每個人買衣服的過程也是在找尋最適合自己剪裁的過程,同樣是名牌單
品,一個穿起來合身就是有型好看,一個穿起來明顯跟自己體型不合,縱使是黃袍加身
別人也感覺不出到底是好看在哪裡對吧

最後說到設計,設計跟一個人的型有關,比如說老學究型的,通常都是襯衫加針織衫,
粗曠型的穿牛仔衣牛仔褲,花俏的設計比較適合俊美的人,保守的設計比較適合古板的
人,這部分就必須跟臉和髮型一起做搭配,總體來講,設計感跟你的臉形髮型都有關,
剪裁只跟體型有關

再說到名牌單品,如果你知道一件上萬的衣服,成本其實只有一千多塊,你還會花一萬
多去買嗎?

最後不得不說一下酸民的部分,酸民其實是我看論壇最大的動力,因為我很不喜歡看一
言堂的論壇,每個人的發文都是一面倒的叫好,會讓我誤以為是身在北韓




不錯不錯!說的好又中肯,給你拍拍手。
不看品牌
我是以身形適不適合作第一考量
第二是喜歡我就會買
第三就是舒適度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啊剛 wrote:
想開這個個人意見文好...(恕刪)


老實說個人覺得
高價不一定是走精品路線
有的是走工藝價值路線
有的是貴在設計
有的是貴在工法
用料跟工廠人力成本其實很低
工法、設計、行銷才是拉大價格的主因

就拿我比較熟的鞋來說好了
DIOR的鞋跟C&J的鞋價格差不多
但一個走的是精品路線,設計為上
另一個走的是經典、工法的路線
就算同樣價位,不同的品牌定位
以及設計的特色
都會令其「值不值得」的問題在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答案

不過很老實的說一句,就個人觀點而言
小弟覺得以技法取勝的例如JL、HERMES等等
會比只注重時尚、版型、用料的品牌來得更值得投資

每個人的心中有一把尺
哪個品牌的哪樣東西值得買
哪樣不值得,每個人看法不一樣

只要不是偷騙拐搶
有能力的人,就算花一千萬去買個LOGO自爽
又有何不可?自己爽自己開心有同好欣賞這樣就夠了

正如買錶買鞋
你穿G&G、JL、EG的鞋,有多少人認得出來
你戴朗格、積家的錶又有多少人會懂?
有一個笑話是,有一位有錢被家中被盜
不見了三隻錶,當中的ROLEX被偷走後高價賣了
PP跟AP反而是最低價被拋售的
殊不知那PP跟AP的價格可是ROLEX的好幾倍
性能上ROLEX絕不比上面兩個P差
知道ROLEX的人也絕對比PP、AP多
CP值也肯定是ROLEX大贏


難道這樣我們就要說買高價錶的人很笨吧?
不見得吧

總有人是想要站在更高的地方
以與眾不同的姿態去看同樣的事物的

啊剛 wrote:
想開這個個人意見文好...(恕刪)


這討論有點深度吶!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喜歡」和「適合」
一看到某品牌衣服版型、風格都適合自己,那就離不開了!
買精品不懂得穿、挑選適合自己的單品,不僅浪費自己的錢、也浪費了那個單品
MATCH是很重要的啊!

選擇愈多一定是件好事!
代表我們有更多機會挑到適合自己的單品

「夠多人 care的話, 衣服的質料以及製工應該會越來越好」
這句我好同意,尤其反映在台灣的男裝和女裝市場差異上

其實我最在意台灣引進品牌定價過高的問題...
像某些牌子我從來沒在專櫃買過 (ex: diesel)
就算某品牌單品和其他良心品牌比起來我更喜歡、價格也相近
我還是不會選擇它,這是個人的執著
heh 大大們都很踴躍坦誠的分享個人看法, 不錯不錯!

由於太多論點了我就不一一回了。

不過我來個小總結:

1. 你如果有那經濟能力那基本款買精品當然很 ok。
(我銀彈有限所以通常只有設計夠獨特的我才會下手精品系的單品。)

2. Mr. So 大大提到了一個不錯的區分點, 有的牌子是走製工路線的, 設計較沈穩但工極佳。 這個可買度高我認同, 尤其是對這方面有研究的愛好者 (而不是盲目的品牌追求)。

我個人是從事服裝,精品值不值那個價位,
喜歡的人就喜歡,不喜歡的就是覺得不值那個錢
但是有些觀念不要再以吪傳吪了

首先對直營品牌商(不含代理商)來說,光就商品的成本來說的確是售價1成左右
但這不是只有精品服飾是這樣,包含所有平價服飾也是一樣商品成本都1成,
以為賣你1千,成本要3.4百嗎,一樣也1百而已
利潤都是差不多,否則很多國家不會首富都是做平價服飾的

其實品牌價值跟商品價值是兩馬子事
就像柯達很多的商品以經過時但他的品牌價值還是很高
但品牌的建立有時所花的成本比商品還高好幾倍而且更花時間

商品來說,布料的使用與設計和版型又是不同的考量
版型ZARA可以抄,但布料一碼貴了10來多塊ZARA可能就不敢用了
而且布料不好。你做工再好也沒用
一洗就知道

很多現在的時尚名牌在19世紀時根本只是五金行
所以時務與虛榮各取所需吧
有時候吊牌真的比衣服貴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