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mofish wrote:這幾天Lativ事情...(恕刪) 對他們家的東西本來就不太喜歡...不過女王到是買不少童裝與女裝..來句家政婦三田的口頭禪lativ的未來應該是由lativ自己來決定..
我看到那新聞當下就去買了舒服的衣服,因為新聞說只剩下這間堅持台灣製(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204/22685.htm)。我就是支持mit什麼危機管理,我管他去死。
大呆群 wrote:放聰明一點台灣的有良...(恕刪) uniqlo我也不買台灣的阿~賣的貴 版型也沒啥可看的,日本的uniqlo還比較好以後還是去逛逛實體店面,有幸遇到正妹店員,比網購買來瑕疵一堆受氣的好要不要抵制lativ是大家的自由~ 畢竟他們是商人,追求高獲利本來就是企業目標但是無良欺騙,就靠大家的實際行動讓他們去改變
bhis wrote:我看到那新聞當下就去...(恕刪) 改天我也來去買買看...所以我說這棟樓不是要罵他們,反而是如遇上這樣的危機,如何面對與因應,單純學術性的討論,其他文章已經罵很多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高度也是跟lativ相同等級,會不會也為了利益做出同樣的事情...人性阿~
nemofish wrote:如果我是公司高層,出面向社會大眾道歉 nemofish wrote:宣布公司高層年終全數捐出 一間很誠實的公司,告訴大家的衣服不再是本土生產製造的一間很誠實的公司,告訴大家它的產量己經不是本土廠商可以負荷的一間很誠實的公司,你要它把高層年終捐出來?請問您大學是唸那一所?它沒有危機....拜託好不好!!!台灣的消費者,記憶體很小,這個話題只會有2個月的熱度,不信你看!這間公司只要持續維持電子商務,低價時尚,我跟你打睹它一定可以撐很久
這樣說好了, 今天不要說是國家. 把MIT三個字改成 有機. 大家會作何感想?本來是一個倡導有機, 然後售價便宜的農產品公司, 口號打著要大家支持有機農業.慢慢有天開始農產品有的開始沒有有機了, 但她們還是強調說絕對有通過安全檢驗. 最後跟大家講說 已經沒有有機產業可以支撐他們了, 如果要有機農產品就不要跟她們買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邏輯. 大家起反感也是剛好而已. 不用說他們有良心還會講說自己已經改方向了, 他們是網路起家的知道鄉民辦案能力,只要敢藏起來,某天被翻出來更慘.實際上她們很多不MIT已經一年有餘, 之前把產地標註寫上去越南等等 去年也是有40億的營收, 還用很高調的方式說有些員工可以發40個月的年終.這上面可以看到的是其實是不是台灣製, 應該已經沒有影響營收,為何還會大喇喇的講了一堆說台灣已經沒有這個產業環境?這出現了兩個邏輯謬誤1.你當初不是說這樣可以救紡織產業,怎麼到最後你賺飽飽了.台灣的紡織產業還是不行?2.當年的你們[講的]這麼有使命感,為什麼現在要丟棄?而且還怪台灣沒有產業鏈可以支援?商人本是將本求利, 但如果是用[仁義道德]來當成企業或是產品的特性之一的話,這些仁義道德就是商品成分之一, 如果丟棄了. 商品就不完整了.就相當年不用動物測試的the body shop 2006年要被 巴黎萊雅集團(一個將本求利不求道德的集團)收購, 在輿論上也非常擔心the bodyshop會不會變質. 也有人質疑創辦人為何要賣掉, 但因為創辦人anita當時好像身體重病(隔年就過世),輿論也沒有再大加撻伐. 後來bodyshop也維持獨立運作才得以讓品牌存續.lativ說那段新聞稿本想讓自己安全下莊, 但又犯了很大很大的錯誤就是不標示產地(不在網路上標示).雖然這不違法.但這非常非常的戳到標示不明的死穴, 又怕網友一直買一直測試一直退, 所以乾脆叫大家不要買了. 其實這種文字只會在拍賣小賣家上面看到(例如 因為xxxx所以偶而會有小線頭或是紐扣孔沒剪的小瑕疵的狀況,如果有追求完美的客人的話, 我們的產品可能無法達到這個需求,所以請考慮後再下單喔^_^之類的)其實要安全下莊,或是說台灣這個小地方容不下你們的大業績, 可以放MIT專區, 讓非買不可的人去買. 這樣不是又可以支援台灣產業,又可以話術說的過去. 又可以和平移轉品牌的大部分生產基地?另外我不懂的是說,當初是小工廠隻緣所以可以稱的過業績. 但現在因為生廠量太大所以無法吃下來. 這邏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謬誤,因為量大就要擴廠, 為何不在台灣擴呢?所有的藉口都是藉口,答案就是將本求利而已. 這品牌把自己的核心去掉了, 就只能靠另外的能力去賺錢了.希望未來lativ可以在更正大光明一些,不要再滿口仁義道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