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lativ營收40億,無法撐起台商回台設一間工廠嗎?


jackdr wrote:
寫這一篇的人應該沒有...(恕刪)


因為一聽到轉往大陸 就整個火大起來了
怎麼可能會想到有什麼工廠經驗

這個新聞已經發起很多討論文了
不論如何
買的還是買 抵制的人就去抵制吧


DogHuang wrote:
40億營收當然可以擴...(恕刪)


有了工廠 就會多了成本和風險
畢竟他只走國內的消費 若今天他打進國際市場 才有可能自己蓋工廠
大家雖然很看不慣他的做法
但如果今天換成大家是LATIV的老闆 不知還會否堅持MIT?
這真的是個可以自我思考的問題

賣平價衣服的 居然可以引起這麼多的討論文 還滿意外的
is1128 wrote:
我也認同~既然都可以...(恕刪)


大哥 這樣的想法太一廂情願了
您就別買他們的衣服就好了 用行動來證明吧!


Mr.Meou wrote:
紡織工廠要找人都要會...(恕刪)


不知是否因為國內家庭工廠皆以中老年人為主
導致品質上無法兼顧 產量也無法正常交貨!?

現在真的要找到在成衣廠上班的年輕工人 太難太難了
畢竟薪水不高 現在的人應該還是會想找其它的工作
老闆只靠少量人力,賺太多又不願意花錢增加品質與人力,
自然生產力就下降
很多年輕人都有能力給予老舊的傳產更多的活力與創意。
也可能有更多紡織技術或材料進步。但老闆不肯與員工一起打拼,只想賺錢。
標準代工思維,見不到品牌核心價值。最後只會被其他大廠一個一個吞了。



論品質越來越差
論口碑越來越爛

打著MIT的口號賺錢
卻是賣你其他國家生產的
一家喪失原本理念的公司
我打從心裡看不起經營者
真是奸商阿

拉涕夫 拒絕往來戶

Mr.Meou wrote:
紡織工廠要找人都要會...(恕刪)


哪裡做的根本沒人會在意

但是一個打者要拯救台灣成衣業標榜MIT
買我的衣服就是幫助台灣成衣產業
激起大家踴躍購買

結果是年收40億後
說出堅持MIT的請不要買

任誰都不爽吧

當初沒打這MIT這招牌
以他的品質搞不好已經消失在市場上
就算有錢蓋工廠,在台灣也找不到那麼多勞工啊,現在年輕人誰會進製造業的生產線。

要嘛Lativ接單限量,
要嘛在台灣聘用外籍勞工,(無奈外籍勞工的薪資無法和本國勞工脫鉤,成本還是高)
自動化生產線作成衣?可行嗎?

台灣勞動力不足已是一個事實,勞力密集產業的“大”公司,暫不考慮成本(這才是主要因素),還是很難在台灣生產的。

能在台灣維持一定的生產比例,總金額不往下,算是有良心的了!

jctchen wrote:
就算有錢蓋工廠,在台...(恕刪)




現在是 不爽他 之前 之後的 說法

還沒 賺到錢 就說 請大家幫幫忙 支持台灣夕陽產業

現在 營收 40億 年終 40個月 就說 這樣的話


難免大家 觀感不好...
在高雄 !! 台南屏東 也有捲門服務 歡迎來電+賴 0955196630
這個提問完全是

倒 因 為 果

賺錢的原因就是....
如果在台灣生產,怎麼可能....
只能說一開始的MIT標榜及救台灣只是違心而論的"策略"...基本上還是為了一己私利,可憐的台灣勞工!
跟大家報告~~
小弟只有買過這牌子二件衣服~~
一件羽毛外套衣服裡面牌子標示 越南製造!!
另一件刷毛外套裡面標示 中國製造!!

所以小弟也不知道他有哪些是台灣製造的!!
至少我沒買到過台灣製造的!!

不知道是不是早就移出去了~~
還是從外面買來的~~
以羽毛衣來看~~同一件的樣式跟設計小弟看到其他家也有幾乎一樣的款式~~
只是差在表面的布亮度不同而已~~
所以到底是怎麼樣也不知道!!
找不到勞工應該是考量的因素之一吧,既然找不到怎麼會有可憐的勞工?

中北部勞工流動率大,因為有太多廠商可以選,跳來跳去的。

用外勞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這樣到不如直接去國外設廠。

在台灣設這種廠除了愛台灣的民族主義外,應該是沒有其它正當原因

不過勞工問題到東部設廠也許還有機會,只是不知有沒有周邊廠商的問題。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