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還想不透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花了幾個小時等待
只為了購買某些人眼中「日本的 Hang Ten」
先撇開 UNIQLO 和 Hang Ten 之間的天差地別(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了)
從早期的麥當勞 Hello Kitty 贈品,到後來的 Mister Donuts,和現在的 UNIQLO 以及各家百貨週年慶
為了進口品牌瘋狂排隊這件事情也不是台灣人的專利
因為同樣是「排隊先進國」的日本,大家也為了許多「初上陸」的東西排隊數小時也願意
1. H&M
日本徹夜排隊搶購 H&M 的女性上班族興奮的表示「以前都要去紐約和巴黎才買得到,現在日本也有了真是開心」
根據維基百科,開幕首日銀座 H&M 吸引了超過 5000 人來排隊
影片網址 http://youtu.be/6ftnCldMUg0
隊伍從 H&M 銀座店沿著中央通,排到了數條街之外的 DONKIHOTE 銀座本店門口
![[影片+圖片] 除了 UNIQLO 以外,在日本引發瘋狂排隊的東西,最長9小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10/mobile01-e3ca3b840c047fbe2aae278254f4f8f2.png)
H&M 在歐美國家也是品質不怎麼樣的平價成衣品牌
有買過的就知道,大多數 H&M 的衣服或許款式不錯
但近看或用手一摸就知道質感有差
更別提清洗過幾次之後通常就變型不能穿了
如果有在折扣期間逛過歐美國家 H&M 的人
會知道這些衣服便宜到真的是丟在地上都沒有店員會撿(折扣搶購的店內就是滿地衣服)
但 2008 登陸日本東京時也引起了延續數日的排隊搶購熱潮
日本也早就有自己的 UNIQLO 啦,還有 ZARA 和美國的 GAP(但在日本變得很貴,不過款式完全不同,好看很多)
但歐美的廉價成衣 H&M 到了日本還是引發東京民眾的瘋狂搶購
更別提後來引進的 FOREVER21,品質的水準跟 H&M 差不多甚至更不耐穿
這一切的原因都是成功的品牌行銷
H&M 透過高質感平面廣告的拍攝、話題性的設計師聯名、時尚活動的大量贊助等方式
成功建立起「快速、便宜的時尚」形象
很多人早就說過了,沒幾個人真的把 UNIQLO 當「潮牌」
(而且除了國高中生以外,真的有人會說自己穿潮牌嗎?)
大家去排隊、搶購,單純是因為台灣近似價位的成衣品牌在品質、設計、形象方面都大輸 UNIQLO 啊
不過看到了日本 H&M 排隊的影片和 UNIQLO 台北店的盛況
要是 H&M、ZARA 真如某些報導來台北開店的話
應該可以從信義區排到忠孝 SOGO 了吧
2. Krispy Kreme Doughnuts クリスピークリーム
![[影片+圖片] 除了 UNIQLO 以外,在日本引發瘋狂排隊的東西,最長9小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10/mobile01-d1e00580661b850d1bc14a4db7159e25.jpg)
上圖是東京新宿店的排隊實況,等待時間約為 50 分鐘
美國的 Krispy Kreme 甜甜圈一到東京新宿開店就引起大轟動,開幕日 3 小時就擠進 10000 人
平均等待時間要 3 小時,直到現在有時都需要排隊才能購買
但最誇張的是,今年 5 月的時候 Krispy Kreme 登陸名古屋,開幕日最長的排隊時間居然長達...九小時!
日本東海ウォーカー的報導
![[影片+圖片] 除了 UNIQLO 以外,在日本引發瘋狂排隊的東西,最長9小時?](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10/mobile01-ac4e1b1181df4558e084aba917985edd.jpg)
上圖就是名古屋店門口的開幕前排隊情形,長長的人龍蜿蜒盤據了整個地下通道
等了 9 小時只為了吃到甜甜圈!
Krispy Kreme 在美國、英國等第也是稀鬆平常的東西
但即使已經有了 Mister Donuts,還有這麼多精緻的甜點
這麼多日本人還是為了甜甜圈瘋狂
不過有吃過的人都知道,Krispy Kreme 的綿密鬆軟口感真的超級好吃!
希望台灣也來開一下啊
3. iPhone 4 / iPad
在各地上市都引發排隊熱潮的 iPhone 4,日本當然也是一樣
上面的是日本 ANN 的新聞報導
日本的記者也蠻會整人的,在一分多鐘的地方居然叫 iPhone 購買者「做出興奮的樣子」
上面則是 iPad 的排隊新聞
4. Abercrombie & Fitch
在美國其實名聲不佳的 A&F(アバクロ)在銀座開幕的第一天
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潮排隊購買
但由於商品定價非常高(全世界 A&F 中最貴的)
所以只有約 700 多人,而且這個熱潮很快就消退
很多消費者對於店內燈光過暗、商品太貴、太吵雜等提出抱怨
後來還因為店內噴灑的香水味道過濃散出到街上而引起注目
由於 A&F 在美國一直有著「白人種族主義」的標籤形象
所以也有一些較了解該品牌的日本人對於排隊民眾的「鈍感」感到不可思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