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簡介------
●材質:316不鏽鋼
●型號:MURAMASA(村正)
●重量:107g
●製造工藝:CNC+PVD(黑色部分)
.
第一次在國外論壇看到TATARA推出村正/Muramasa的介紹,我的心臟簡直要從喉嚨跳出來;把影片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找娘子一起過來陪我看,她一定覺得我又發瘋了。

不負我先前說TATARA「總是想著不一樣」,村正這把可調確實是刮鬍刀的全新創舉;獨步採用的水平伸縮護桿,使調節邏輯變成以「刀片露出度/blade exposure」主導,輔助連動間隙與角度幾何......有別以往工程結構的突破,正是讓我驚嘆的主因。
.
在村正之前出現過伸縮護桿想法的,也只有在單刃injector刮鬍刀與罕見的法國古董雙面刮鬍刀「l'essor le suprême」↓;injector畢竟是全然不同的規格、難以類比,而l'essor le suprême其實是在傳統升降結構加了一組槓桿、將升降做動轉向為橫向伸縮,因此刀頭更大、細碎零件也增加。
(l'essor le suprême最後被gibbs策略性併購,外觀風格也確實有些gibbs的影子)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
反觀諸多名諱響亮的雙面可調刮鬍刀,皆用傳統升降底板主導「刀片間隙/blade gap」,並連動露出和角度──例如經典Gillette fatboy/ slime/ black beauty、總被比較的Merkur progress與Parker variant兩兄弟、外觀未來風的Merkur futur、參考自gibbs的三傑Rex ambassador和Homelike taiga及Pearl flexi、可調式價格天花板的Rocnel sailor......。
以間隙主導設計雖能達成寬廣變動範圍,但由於刀廠只著重提供間隙參數,用戶難以確知對皮膚觸感最直接的微小數據「刀片露出度」之各階段變化,必須自行摸索最舒適的操作設定;再加上這些刀常是正向刀片露出,剃感調整就是「侵略、更侵略」地往上加乘,因此許多人只使用了不到一半的刻度,甚至覺得「反正我調到一個刻度就固定下來了」「可調沒什麼用」,反而浪費了選購連續可調的初衷。
.
------開箱------
私訊代理商敲碗說想買+期待許久,TATARA村正大貨終於抵達台灣。
這次同樣採用軟木內裡,外盒更從之前的抽屜式封套換成了只能手工糊裱的精裝紙盒,凸顯旗艦款式的氣質。旁邊還多附上了拆解刀體用的鑰匙,鏤空武士形象讓整組內容更顯精緻;視覺形象加乘的細節在TATARA設計中處處可見──整把刀線條流暢,真正精、氣、神融會,不會讓人覺得是一節一節的小零件組裝拼湊。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
以往我自己是不太愛用墨水瓶式底座的,因為刀插在裡面都像短腿、少一截的感覺;這次村正搭配的底座,以順暢弧線連至刀柄線條向上延展,渾然一體、似乎有著富士山的靈魂。他們還在底座加上塑膠內襯,避免了金屬刀柄與底座互相刮損碰撞的可能性,貼心可見一斑。
.
新手柄乍看讓我想到了Charcoal的經典錘紋手柄,精準的大小漸變及律動又更富有未來感,看到好幾個人都說「像是STAR TREK(星際爭霸戰/星艦迷航)的道具」;個人覺得很是精彩,還帶來「剛剛好」的防滑效果──無須做成暴力滾花,仍讓你手上充滿肥皂也無所謂。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
再一個讓我心動不已的細節,就是致敬手錶日期窗的調整刻度顯示、隨著轉動露出不同數字;比起一般可調把刻度直接雕在手柄外,日期窗的視覺效果更如同精品機械。
我跟多數人一樣認為他的數字有夠小,好在以我的高視差近視及高度散光,在浴室不戴眼睛時也能看到數字。其實只要牢記「3在正中間」「轉到最左是1、回轉一點是2」「轉到最右是5、回轉一點是4」的直覺調整法也行,變動都在半圈之內;不像其他轉一整圈的可調式,看不清時真的會忘記自己轉到哪裡去。
.
確實有人跟TATARA反應過希望加大數字視窗,但他們基於美學的均衡性,堅持要讓視窗跟手柄的凹洞一樣大;同樣是做設計的,我懂這個龜毛哈哈哈哈!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
平時當成三件式沖洗就好,偶爾潔癖發作時以附贈的小鑰匙即可完全拆開;如果小鑰匙丟了,用厚度1~1.3mm的金屬角鐵尖端也可以拆開(我試過了),當然平常還是用隨附工具比較不會刮傷啦。
村正有別於「使用螺絲組裝全部機制」的傳統升降可調DE,而是將螺絲縮減到只剩下調節盤(黑色零件)與頂蓋兩個固定結構,大幅增加了零件的強壯性,減少纖細的螺紋組裝與機制被水垢、鬍渣、灰塵影響之可能。刀體全部就只有7個零件(不含O環),沒有細碎的小零件、更沒有市面可調刮鬍刀必備的彈簧;因此拆解時不用擔心彈簧飛出去,也不必苦惱彈簧的鬆緊度、上網購買新彈簧替換......。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
獨步的「內滑軌」機制是這次創新的核心,不但縮減了可調式刀頭的厚度,更讓村正的變動結構強壯穩定;從拆/裝的手感就知道TATARA很在意加工精度,他們也表示自己會逐個調整細節,因此滑動結構是唯一能看到加工痕跡的地方(只有光澤變化但摸不出來)。
開拓傳奇的武士《TATARA MURAMASA-村正》刮鬍刀
.
------總評------
正由於TATARA優先考量刀片露出,故能完整提供負露出/中性露出/正露出......所有參數,使用者得以明確掌握「臉上有多少刀片感」;讓我覺得這把刀非常好上手,剃頭過程一直忍不住想到「宿世姻緣」幾個字,像是一開始就認識他,不必額外摸索什麼樣的刻度才能讓我感到舒適。
.
又因為他們刻意設定村正擁有大眾化的侵略度、適合一般面孔使用,故即使皮膚能體會到每一個刻度的不同,也不至覺得於「最低級數1」無效或「刀片感明顯的5」無法接受──像我會用4~5刮臉或做第一輪高效通過,剃頭或第二次通過會使用中性偏溫和的2~3;至於脖子等敏感區或難以剃淨處,就用1~2搭配我曾介紹過的拋光/BLADE BUFF技巧做無刺激修飾。
.
從前難免比較貪心,覺得刮鬍刀「可調範圍當然愈廣愈好」「以後說不定會用到」,結果就是你必須經過好幾輪使用+技術調整,才逐漸適應一把刀,或可能真的只用到一半參數;而TATARA在細處上不妥協、在效能上不貪心的表現,無疑貫徹了「武士的涵養」。
我無法確定村正/Muramasa是否能在商機沙場上成為一方霸主,可他的創新性注定在刮鬍刀歷史劃下一頁傳奇。
2022-02-25 16:46 發佈
恭喜
ERS4
ERS4 樓主

雖然小弟自己儘量避免性質太過接近的收藏(畢竟村正包含了正宗與野太刀的剃度),但正宗確實有些獨到理念,底板&頂蓋互換也很好玩,小弟先前心得供您參考→https://bit.ly/3hBaofI

2022-03-04 18:35
j753213

前輩 這我也貼底板保護貼 謝謝啦 就是拜讀前輩的這篇文章 我才又買正宗 一週內買了兩把 TATARA

2022-03-04 22:10
雖以妖刀村正為名,但其實侵略度中等偏溫和

有別於重口味的Rex ambassador(幾乎一出鞘就必定見血,真正的妖刀)

MURAMASA與同樣是中等程度的Homelike taiga雷同,不過其手感配重、精緻外觀則更為出色,尤其是獨創的可調底板(專利設計),如財政許可下,實在沒有理由不收一把!

我很喜歡用它,因為它矗立在我的刮鬍刀林裡總是顯得特別搶眼,常讓人忍不住就臨幸下去了!

最後還是得說,整體而言,跟Rocnel sailor相比,還是差上一截,水手始終都是聖刃!
smallma168 wrote:
雖以妖刀村正為名,但其實侵略度中等偏溫和

有別於重口味的Rex ambassador(幾乎一出鞘就必定見血,真正的妖刀)

MURAMASA與同樣是中等程度的Homelike taiga雷同,不過其手感配重、精緻外觀則更為出色,尤其是獨創的可調底板(專利設計),如財政許可下,實在沒有理由不收一把!

我很喜歡用它,因為它矗立在我的刮鬍刀林裡總是顯得特別搶眼,常讓人忍不住就臨幸下去了!

最後還是得說,整體而言,跟Rocnel sailor相比,還是差上一截,水手始終都是聖刃!


村正巨大的好處包括「沒有彈簧」「減少運用螺紋」,降低了彈簧型變老化或水垢堆積等保養因素,也免除彈簧方向造成間隙不均......等升降底板結構性老問題──是我完全拆解過的可調式中結構數一數二簡單、強壯的。
例如國外蠻多人認為Taiga彈簧偏軟,就自己在Aliexpress買各種彈簧回來試,也成為一種常見煩惱。
.
sailor的金環款有海錨雕刻+水手帽造型的頭部,對於我們海軍義務役退伍的來說很具情懷;且精緻質感真的有讚,看著熱情都燃起來了。
只是它多數型號的「底板&手柄連接」竟然只靠膠黏合;國外蠻多硬水區的人喜歡用酒精浸泡(置換法)減少水垢,然後......刀頭就脫落了↓,用戶需留意避免。

水手身為現今可調式DE的價格天花板,實在應採用更理想的固定方式,用膠黏讓人想到就冷卻;2022版改用緊配壓合,問題則變成保修難以更換零件。他們早期在B&R前後那段時間則有「換刀片過程,彈簧會把頂蓋彈飛過大半個房間」的問題,也凸顯在內部機構的思考一直欠周。
.
Ambassador因為設定為正露出、刀片感明顯,一開始的確不太友善,但長時間適應幾輪就愈發覺得它順暢了;說真的我蠻常用它剃頭,頭部的面積大+角度多+很多範圍在鏡子裡看不到──更依靠皮膚感觸導引而非眼睛;加上我每次輪替都會連續用同把刀至少一個月,故反倒沒什麼因它而流血的經驗。
另外Ambassador跟Taiga同樣是參考自法國骨董Gibbs的設計;就這點來說,Ambassador也更還原Gibbs頭部兩側擋板的血脈和外觀,設計上有效保持升降板的穩定性。
還是不能接受它一堆洞的外觀 不然這把真的不錯 好意外大哥買它XD
雖然某樓大哥踩一捧一說到聖刃不是很好 但是想想每個人心中的no.1不同 是自己心眼太小了
阿狗叔叔 wrote:
還是不能接受它一堆洞的外觀 不然這把真的不錯 好意外大哥買它XD
雖然某樓大哥踩一捧一說到聖刃不是很好 但是想想每個人心中的no.1不同 是自己心眼太小了


看一些人討論,點點外觀確實不太是密集恐懼者的菜;好在村正這設計很符合小弟的胃口,讓我想到了Charco goods(木炭)的兩種經典鎚紋柄↓,但又更有律動感些

.
如果您喜歡這種流暢、圓滑的線條類型,又不喜歡點點,或許可以找看看「Hone type 15」↓,我覺得外輪廓的邏輯是有些相似的。
銅材版本是目前市面重量最重的刀之一:

還有鋁製版本,應該就不會那麼重:

.
小弟怕自己過度囤積+本身也從事設計,所以偏好收藏屬性差異大一點。例如多數可調同樣是升降底板,對我而言屬性都差不多、外觀&幾何變化的意義有限,「現在最豪華的」幾年後回頭看也會退燒;所以才加收「村正/Muramasa」這把無論結構或設計風格迥異的,至少是概念首創的代表性+自己喜歡,就能玩得很開心。
ERS4 wrote:
村正巨大的好處包括「...(恕刪)


小弟也正是海軍退役,所以一看到水手海錨,就忍不住敗下去了!

而且請注意,它的品牌前四碼英文還是「ROCN」(中華民國海軍縮寫),根本是天胡!

至於水手的保養,我都是用超音波清洗,不用酒精,所以應該不會碰到脫落的問題(吧?)

ERS4
ERS4 樓主

哈哈哈ROCN真的也是個巧點沒錯。是用環氧樹脂黏的,劣化速度只能視實際配方、有些賭運氣成分,無法確保是否可能因超音波解膠;畢竟非以結構固定,終究小心對待為上。

2022-03-06 10:04
手柄部分,可以玩浮雕(考驗手工技巧)
diken0955 wrote:
手柄部分,可以玩浮雕(考驗手工技巧)大笑


如果您指的是像F.C. BLANK大師的「Gillette's de Luxe Combination Set」↓,則通常是雕在銅材刀柄上;如是316不銹鋼,會更消耗工具與辛苦很多倍。

此類微雕技法也不太會用浮雕形式呈現,因為材料肉厚有差;比較多點雕、毛雕......等淺刻呈現。

且Muramasa刀柄設計佈滿深凹孔,沒什麼地方可以調了 XDDD


Rocnel sailor
看起來好像不是雕的,像焊的



Wolfman

都是在刀頭,不是手柄




手柄部分覺得最有特色的,還是Charcoal 的小蜜蜂
也是一般用家比較有可能到手的
bububull

wolfman刀頭手柄底板底座什麼都可以雕

2022-03-11 9:03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