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小弟是剛入傳統刮鬍刀(老式刮鬍刀、安全刮鬍刀)的新手
當初會入門,主要是鬍子長很快,用電動的總是到下午就長回來了
之後用了吉列5刀頭,乾淨是乾淨,但總覺得那種消耗品的刀頭很貴,又不太環保
 
後來偶然在本板,才發現傳統刮鬍刀這種有趣的東西
爬了幾篇文,尤其男士一生該擁有一把傳統式刮鬍刀心得分享,這篇真的寶庫
加上發問後經過板上前輩熱情回覆
終於下定決心入門,以下簡單分享一下
 
我的核心概念是:省錢極簡
所以當初購買刀架,就是考量一把打天下,不想慢慢蒐集找到最適合的那把刀
因此大家比較推新手的Merkur 23C、42C,在考量到我可能未來會覺得太溫和而想換刀,就先不考慮
 
在這種考量下,我很自然地去往可調式刀架邁進,畢竟有多段數,應該比較容易一刀OK
 
後來多方搜索後,決定就Parker Variant這支
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第一是因為問過板上用過的顏小強前輩,說這把最低段數夠溫和,適合新手,最高段數也夠激烈
第二是這把長度算長,而且石墨黑的顏色也算符合我的審美
第三是這把價格大概一千七,也只比Merkur 23C、42C貴幾百元
雖然網路上還有其他更便宜的可調式,但這把比較老牌,感覺比較可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小提醒,如果買這把,記得安裝方向要讓2個刻度對齊,不要裝反)
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我沒買刀座,用完就直接側放在浴室的鐵架,感覺比直立更容易晾乾
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刷子就買套組的,德國nom的豬鬃+簡易架
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刮鬍皂就是經典的義大利 PRORASO 薄荷
刮鬍碗我是直接用家裡隨便找到的一個陶瓷碗,整個碗都有那種釉陶的紋路
這組合我是覺得滿好打泡沫的,大概不到1分鐘就OK了
 
未來進階一點,我甚至想直接在臉上打泡沫,更極簡!
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刀片就先買了大家最推的ASTRA和DERBY各1盒,目前才用ASTRA,滿順的
 
另外我平時就有用消臭石Crystal Body Deodorant這種產品
看它成份也是鉀明礬,我就直接當明礬石使用了...
傳統刮鬍刀新手的第一把Parker Variant,及初入小心得小問題
 
使用心得:
用到現在大概一週多,我的看法是,快當然是沒有電動的快
但是乾淨度跟速度,基本上跟五刀頭的刮鬍刀差不多
 
我的流程是起床先洗臉,順便把鬍鬚弄濕→刷牙期間讓鬍鬚潮濕一點→開始上泡刮鬍
高段數先順刮一次,調低一點再逆括一次,再調到1.5段加強特定部位
 
基本上跟我用五刀頭的程序差不多,乾淨度也差不多
 
重點是一個儀式感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還在新鮮期
用了傳統式刮鬍刀,每天早上刮鬍就特別有尊榮感
看到仔細剃完後的成果,心中成就感浮現
(話說之前剛使用五刀頭,也就都是例行公事,真不知道為何傳統刮鬍刀有這種魅力?)
 
但要小心,真的會不小心入迷
我買了這些明明就很夠用了
結果不小先看到一隻關二哥可調式的蝴蝶頭,忽然覺得很帥,又想買了..
義大利 PRORASO 薄荷的刮鬍皂就很香了,又想感受一下紅色檀香的味道...
真的要克制克制
 
最後還有一些小問題想請教:
 
1.刀片使用上,不知道各位前輩會是先把一面用到鈍了,再換一面?還是兩面都隨機用
 
2.怎麼判斷該換刀片了?用到現在一個多禮拜,感覺刀面沒有特別變鈍
不過我是每天刮,照理說應該也要換了?
 
3.刮鬍刷是怎麼晾乾的?
我有看一些教學,洗完刷子後,用手握一握刷毛,甩一甩,在毛巾上擦一下
然後拿出浴室放到桌上的刷架(太陽未直曬)
可是感覺隔天用的時候,中心似乎還有點潮濕,要如何處理?
 
4.刮鬍皂要特別晾乾嗎?
因為我都是讓刷子帶點水,再進刮鬍皂盒打起一點泡沫後,再放到刮鬍碗打泡沫
可是這樣刮鬍皂的盒子內就會有點水氣,有需要打開晾乾嗎?可是又怕味道跑掉
2021-03-08 17:57 發佈
x77 wrote:
最後還有一些小問題想請教:
 
1.刀片使用上,不知道各位前輩會是先把一面用到鈍了,再換一面?還是兩面都隨機用?
 
2.怎麼判斷該換刀片了?用到現在一個多禮拜,感覺刀面沒有特別變鈍
不過我是每天刮,照理說應該也要換了?
 
3.刮鬍刷是怎麼晾乾的?
我有看一些教學,洗完刷子後,用手握一握刷毛,甩一甩,在毛巾上擦一下
然後拿出浴室放到桌上的刷架(太陽未直曬)
可是感覺隔天用的時候,中心似乎還有點潮濕,要如何處理?
 
4.刮鬍皂要特別晾乾嗎?
因為我都是讓刷子帶點水,再進刮鬍皂盒打起一點泡沫後,再放到刮鬍碗打泡沫
可是這樣刮鬍皂的盒子內就會有點水氣,有需要打開晾乾嗎?可是又怕味道跑掉


首先恭喜您也體會到了刮鬍子享受的那一面 :D

1.不用特別管哪一面/哪一邊,也不必用幾天翻成背面用。
有些舊說法以為刀片邊緣印刷的1~4數字(或短橫線)是換邊使用的識別,實際上許久前刀片廠已經澄清過那是製造時品管(下面影片的2分36秒的步驟)&調教機器用的;且很多刀頭組裝後其實無法看到那幾個數字記號,也有些品牌刀片根本沒印數字,所以就算想分辨自己用哪一邊都不太容易。
.
DE刀片會設計成雙刃,跟加工方式與成本比較有關係;畢竟當初是專門設計給戰場士兵使用的,所以會訴求在低成本下有最高生產速度,也希望在物資缺乏下充分利用到一片金屬的邊緣。

.
2.看人喜好,每天換、一周換一次、兩周換一次、一直用到覺得不太利才換......的人都很多;我自己甚至屬於覺得「刀片第一周比較刺激,第二周開始更為舒服」的人。
.
3.很多人用甩的也都OK,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只是含水甩動的重量一來對毛根膠合處造成壓力~有遇過膠合不良的刷頭會飛走,二來對乾燥幫助有限;握一握刷毛把大量水份擠掉後(不要拉扯),在掌心刷一刷/撢一撢水就會噴掉殘餘較大水珠~亦比甩動溫和有效率,然後毛巾上面擦一擦刷一刷也足夠了。要留意的是有時候其實是些微皂液沒沖洗乾淨,導致「部分刷毛貼在一起」這種情形就會乾更慢。

每天用同一把刷,中間真的還是有點濕沒什麼關係啦,雨季或天氣潮濕時難免會這樣;在大蕭條時代甚至很多人是不洗刷子的,因為水跟皂都要錢,他們每天刮完鬍子就把刷子帶泡沫擺著,這樣蹂躪也是一把刷子用一輩子。
如果你有很好幾支刷子在輪替,濕濕的擺著一段時間沒在用才需要擔心發霉什麼的。
.
4.根據看論壇的感想,兩種人都很多,也跟每塊皂的軟硬特性有些關係──有些人覺得潮濕影響衛生+不喜歡皂糊糊的~會晾乾;有些人覺得保持點濕度隔天能比較快取皂~就不會晾乾,甚至還會刻意幫沒蓋子的皂也找個蓋子。
要緊的是如果你有好幾塊皂在輪替、可能有好段時間不會用到同一塊皂,那最好要晾乾它。
我認為新手刀片到了剃鬚過程有不適
例如:有拉扯感
或者鬚根刮不乾淨
就應該換了
我問過外國老手說習慣手感不太對就換
但具體又說不出手感那裡不對
所以等有不適再換

我是乾剃的
隨便在臉上沾水就刮
一到兩星期一次
而且是有時間高段慢慢仔細刮
沒時間就低段隨便刮
刀身兩面因為每一把刀架一定有工業誤差
我是隨便刮時隨機用
仔細刮時按露出度差異剃不同位置
進入濕剃的領域約1年了

剛入門的時候也對〝多久該換刀片?〞有困惑

直到有天看到一篇關於傳統刮鬍的詳盡介紹,其中提到:
......一旦您使用刀片並將其弄濕,它將開始氧化並分解。因此,即使您只使用過一次或兩次,我們也建議至少每隔一周更換一次刀片......

現在我的習慣是每5天更換刀片,一年約要70~80片,每年刀片約花費$500

手邊有著很多不同牌子的刀片,對我而言,不同的刮鬍刀搭配不同的刀片也是刮鬍的樂趣之一!
1.雙邊刀片 一邊A 一邊B的話
A邊刮一刮 都是鬍泡 再換B邊 兩邊都是鬍泡 就沖一下
再換A邊 交替使用

2.刮到有頓感 不易刮乾淨 或是拉扯感 就換
每人鬍量 粗細不同 刀片耐用度也不同
我鬍子分布廣 粗硬 普通茂密
每隔一日刮一次
基準大概是6次換一片刀片 剛好是一顆一般骰子
我會在刮鬍子的地方放一顆骰子 大概算一下刀片耐用度
日本FEATHER 羽毛牌 一開始很利 大概第5次有頓感 第六次刮完就丟了
法國BIC刀片第一次到第四次都差不多鋒利感
也是第六次時會覺得一刀過還有很多鬍子沒被砍斷 就丟了
Polsilver就厲害了 一開始就滑順鋒利 也不刺激皮膚
骰子6面用完還是滑順鋒利 印象用到大概10次才稍微有衰退感

3.用手先輕擠出水 再甩乾放置 沒有特別講究

4.我用Proraso
之前怕不乾滋生細菌(應該是多慮了)
每次用完都晾乾 結果皂變得很乾硬
很難讓皂上刷
那罐用完了 現在新開一罐
皂上刷後就蓋蓋子了

小弟入濕剃2年
以上小小經驗分享


x77 wrote:
關二哥
x77 wrote:
小弟是剛入傳統刮鬍刀(恕刪)

恭喜加入傳統老式刮鬍的行列,
(1)我個人使用經驗,刮過5~6次基本上就會替換刀片,畢竟傳統刮鬍就比現代式環保清潔衛生,刀片的替換也依舊比現代式便宜許多。
(2)基本上就像(1)的情況去替換,不管刀片有沒有鈍或依舊乾淨,為了衛生還是會更換。
(3)刮鬍刀和刮鬍刷現在都有許多支架能夠購買,如果不想額外花錢其實生活周遭還蠻多可以晾乾的器具,並非得要買專業的器具,但能夠使用就是一組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就個人取捨了。
(4)以前用皂時都使用完直接蓋上,好像也不太影響使用。後來有用過木盒皂就會放置陰乾處等乾燥許多才上蓋。
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皂和膏之間,我個人比較偏好膏的質地,以下幾顆是使用中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