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已解決>Linux Mint Debian OS可以做到移機或是系統碟不同容量大小還原嗎 ?

目前使用Linux Mint Debian 最新版
但一直找不到以下的還原功能,不知有哪位可以指點一下或給個連結,我自己爬文,謝謝!

1.異機移機 : 同廠牌CPU 老機換新機 如 LG775 換成 I 10代、或是I家換A家

2.不同廠牌、容量系統碟 : sata 160G 換成 1TB HDD或是SSD
============================
<已解決>2022-1-29 GOOGLE 到關鍵字了 : Linux Server 的升級、移機
2022-01-20 18:25 發佈
要是我的話,我只會backup自已的home directory,然後重新安裝,之後放回home,基本上之前的設定都保全在home directory里面,可以不用再花不太多時間重設。
linux 從一開始就是server / client的系統架構。一台linux 設備可以供很多人同時使用,所以,只要保謢好自已的directory,把之它放到另一台linux處,理論上都可以一樣使用。
了解一下linux的樹狀系統架構就可以理解更多。
可以試試用Clonezilla
可.

就算複製後不能正常開機, 也很容易可以解決.
所以沒人試過 移機或是系統碟不同容量大小還原嗎 ?

有沒有實際經驗可以分享的 ?
google到的,LINUX可以用直接備份、還原/home的方式,來做移轉

想用GHOST的方式,做不同硬碟的移轉,目前還查不到

Linux 系統的備份與還原 (系統轉移)

Linux 系統的備份與還原 (系統轉移)

1.以最高權限執行
sudo su -

2.切換到根目錄
cd /

3.使用tar指令
tar -cvpzf /路徑/備份檔.tgz 備份目錄
tar -cvpzf /路徑/備份檔.tgz --exclude=排除目錄1 --exclude=排除目錄2 --exclude= /路徑至備份檔.tgz (產生的備份檔當然要排除) /
備份目錄

Ex: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
--exclude=/backup.t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
中間要加上排除的部分,產生的備份檔一定要排除 ,否則就沒完沒了了!

tar的參數
c - 新建一個備份文檔
v - 詳細模式, tar程式將在屏幕上實時輸出所有信息。
p - 保留許可權,並應用到所有文件。
z - 採用 gzip 壓縮備份文件,以減小備份文件體積。
j - 採用 bzip2 壓縮備份文件,以減小備份文件體積。
f - 說明備份檔案存放的路徑。

應排除的目錄
/proc、/lost+found、/sys、/mnt、/media
另外額外分割區的東東也可以看看要不要加入

--------------------------------------------------
PS:
建議建立掛載區,將 dst 和 src 分別掛上

vi /etc/fstab
/dev/sda2 /mnt/src ...
/dev/sda3 /mnt/dst ...

此時執行
tar -cvpzf /mnt/dst/backup.tgz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
--exclude=/mnt --exclude=/sys /mnt/dst/

應該比較適合


到新的機器還原
tar -xvpzf /backup.tgz -C /mkdir /proc /lost+found /mnt /sys



備份Linux作業系統的幾種方式
===================
這裏介紹幾種備份方式:
tar:
特點
1.保留許可權
2.適合備份整個目錄
3.可以選擇不同的壓縮方式
4.如果選擇不壓縮還能實現增量備份,部份還原,參考man tar
A:備份
如果要備份/home這個目錄,備份檔案保存在/backup (可以把一個獨立的分區掛載在這裏),
使用如下命令:
使用無壓縮的,速度很快
tar -cpf /backup/home.bak.tar /home
使用gzip壓縮的,速度一般,通常使用這個
tar -cpzf /backup/home.bak.tar.gz /home
使用bzip2壓縮的,速度慢,但比gzip的版本小約5%
tar -cpjf /hackup/home.bak.tar.bz2 /home

B:還原
tar ——overwrite -xpf /backup/home.bak.tar -C /

dd:
特點
1.對塊進行操作,能備份整個硬碟(包括分區表、MBR,其他Linux不能很好支援的檔案系統)
2.可以進行壓縮(麻煩一點)
3.由於是備份整個硬碟,檔案系統上沒有使用的 空白 空間也會被保存起來,備份檔案比較大

備份
備份硬碟sda,放到/backup (/backup掛載在其他硬碟如sdb)
1.最簡單的,無壓縮:
dd if=/dev/sda of=/backup/sda.dd

2.用gzip壓縮
dd if=/dev/sda |gzip -c# >/backup/sda.dd.gz

其中#用數字1-9代替,分別代表最快-最小 3、用bzip2壓縮
dd if=/dev/sda |bzip2 -c# >/backup/sda.dd.bz2
其中#用數字1-9代替,分別代表最快-最小
如果要看進度可以給dd發送信號SIGUSR1:
killall -s SIGUSR1 dd

還原
還原的目的盤必須和原來大小一樣,不然後果很嚴重……
1.無壓縮
dd if=/backup/sda.dd of=/dev/sda
2.gzip
gzip -dc /backup/sda.dd.gz |dd of=/dev/sda
3.bzip
bzip2 -dc /backup/sda.dd.bz2 |dd of=/dev/sda
Linux 其實跟Windows 系列一樣有核心驅動程式..
建議先重新編譯核心,變更成普通的硬體支援
然後再用ghost等軟體移植過去..
然後再重新編譯核心....
不過建議你測試看看..沒試過Linux 這種搞法,不過若是虛擬機應該可以..
還是你去搞哪種實體機轉成虛擬機的哪種程式來試用看看
轉成虛擬機後...你就不用怕機器老舊
以後用實體主機來開啟虛擬主機就可以
hcmhcm wrote:
Linux 其實跟Windows 系列一樣有核心驅動程式..
建議先重新編譯核心,變更成普通的硬體支援

會這樣問的應該不會自己編譯核心來用.
目前幾乎所有的 x86/x64 發行版, 都應該是通用的核心, 只要搞定 bootloader (用 grub2 的比較多吧), 就能開機來用.
0號機

其實這樣做真的會給重裝快嗎?以前年代機器網絡沒那麼快,我同意clone機會方便點。但現在網速花個半小時就重就安裝好的年代,backup自已的主目錄,重裝就搞好,比重編譯更快吧

2022-01-23 11:40
這就讓我想到dos時代,
就是留著一片乾淨的dos就好了,
剩下的你要備分就整個複製所有檔案行了.

但問題在於有沒有完整的驅動程式來驅動所有你想使用的裝置..
關於驅動,Linux Kernel 5.2 起有detect and install 功能,我目前使用的Linux Mint 最新核心是5.4.1.2.5,可以自動偵測掛載NTFS HDD , 加裝新的USB HUB 也能自動安裝DRIVER,所以,反而比較沒甚麼問題。
萬一要重安裝Linux,開機時進入DEBUG MODE,再手動安裝必要驅動,應該有解,萬一碰到真的無驅動可用的,也只能找找萬用驅動,這和是否換機沒關係。

因為MINT目前使用狀況良好,幾乎可以取代WINDOWS下90%的工作,目前只缺條碼製作軟體,如CODESOFT、BARTENDER和微軟VS寫的視窗進、銷、存(這應該無解)、安卓模擬器跑看盤APP,用WINDOWS開機的次數越來越少。

因此興起用Linux Mint當主力機,來上網、E-MAIL、看片的念頭,這就面臨日後換機、升級的問題。

我其實想問,Ghost出來這麼久了,Linux都沒有GUI Ghost Like軟體程式可以用嗎? 這樣碰到MB掛點、HDD壞軌或換新HDD、換新機用時,要怎麼辦 ? 如果掛載 NAS 、FTP SERVER,那權限跟USER重設豈不搞死人? 還是目前只能寄望用DOCKER、VM來掛機,用犧牲性能來換取換機、硬碟的方便性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