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網查一下, Win10磁碟壓縮,內建只能壓縮磁碟一半.
是否可以先用win10 內建壓縮一半.分出C槽跟D槽.然後再用其他軟體調整D槽變大
(因爲新筆電已經有系統.不想重新分割.再灌系統).
請問我這個方式可行嗎?
已經解決了.感謝大家的分享 ~~
結果很輕鬆的用 windows 10 內建分割成功
方法1
方法2 分割錯誤後
而且C槽要分割大小都可以
如果還要記錄什麼檔案在什麼位址,分割資料表會非常龐大。但分割資料表是固定大小的,所以根本沒有那種記錄功能。SSD主控處理器也沒配有儲存空間,記錄是不可能的。
另外NTFS壓縮,壓縮率不是固定的,文件檔可以壓小一點,影音檔幾乎沒有壓縮空間。所以才有剩餘空間別小於一半的說法。
理論上壓縮可以多兩倍空間利用,但實際要看檔案類型,沒一定的。
割兩邊,改天又來問空間不夠用了怎麼辦,有沒有辦法重新分配或合併。必然現象,幾乎可預測。多費事的 。壓縮的重新分配可能會出錯。
而且考慮到壓縮率不是固定,壓縮整顆磁碟或分割區,並不是一個好做法。理想是要區分檔案類型,文字檔、文件檔集中一個資料夾,壓那個資料夾就好。影音檔集中一個資料夾,影音不要壓,白拖慢速度而已沒意義。
即時壓縮解壓,雖然空間利用變大,但拖速度的。
系統碟不要壓,壓了變成比機械硬碟還慢。
fedora wrote:
分割表沒有那種功能。分割多少就是寫入該分割位置內。
如果還要記錄什麼檔案在什麼位址,分割資料表會非常龐大。但分割資料表是固定大小的,所以根本沒有那種記錄功能。SSD主控處理器也沒配有儲存空間,記錄是不可能的。
是SSD后台透過一套演算法實現的,不受檔案系統的限制。SSD的訪問級別比檔案系統看到的級別低得多。檔案系統如何分割,根本管不到SSD物理上如何存儲資料。SSD的主控因為有FTL層的存在,内部真的有一套邏輯地址(LBA)到物理地址(PBA)的映射表。一個block比一個page要大得多,所以映射表的大小並不大。該映射關係隨著SSD的使用在不斷更新,同一個LBA第二次和第一次寫絕大多數情況是寫在完全不同的物理地址,即使一段資料的邏輯地址一直不變,也會由於垃圾回收機制,被主控搬到其他物理地址上。


Disadvantages of partitioning an SSD?
SSDs do not, I repeat, do NOT work at the filesystem level!
There is no 1:1 correlation between how the filesystem sees things and how the SSD sees things.
Part 3: Pages, Blocks, and the Flash Translation Layer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