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公司的MIS人員,去年底總經理表示希望導入ERP系統,
我一共找了六家廠商來評估,因為我們產業型態比較特殊,雖然是製造業,但是百分之百是接單生產,
所有材料都是專案專料而購入,原則上沒有多餘的材料庫存,還有許多流程不同於傳統量產行的製造業,
經過兩三個月的簡報、評估、討論,最後選出一家有許多上市櫃同業都使用的一套系統最適合我們,
於是依請購程序給採購議價,但是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採購認為軟體已經那麼貴了,應該要包含顧問費,所以堅持顧問費用全部刪除,
這問題討論了將近兩個星期,後來廠商還是認痛接受了。然後又出現第二個問題,
採購依照他工程發包的方式堅持一定要驗收後才能付款,而廠商認為他賣的是套裝軟體,
第一期款安裝後開發票請款,第二期款則是安裝後60天開發票請款,不可能驗收後付款。
我這個當初引薦這家廠商的MIS每次都很尷尬,這事情已經拖了一個月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向總經理報告,
具我所知應該沒有ERP廠商敢承擔導入失敗的風險,沒有人會接受驗收後付款的條件吧?
而且ERP導入很少說不需客製的部份,有哪個廠商能夠說我幫你做到好才收錢的?
在我的立場我是選擇最適合且配合度高的廠商,而採購在乎的是價格與付款條件,
但是還沒開始合作就把關係搞成這樣,廠商甚至說要退出了,我該退步還是堅持當初的選擇,
畢竟我們的生產型態比較特殊,不容易找到更適合的系統,而且找的到接受驗收後付款的廠商嗎?
如果有,請告訴我!! 感恩!!
PS. 我們公司也不算小,員工有七十幾人,營業額也上億元,這次ERP導入的預算約一百多萬(含軟硬體及顧問)
只拿的出三五十萬卻要求幾百萬的產品才有的服務的客戶越來越多.
應該沒有哪一家軟體商敢說"驗收後付尾款",
分兩段 (頭款,尾款) 或是 三段 (訂金,頭款,尾款) 的比較多,
為了保護自己,也通常不會說"驗收後付尾款",
而是說有軟體保固什麼的,
什麼叫做"驗收完成",什麼叫做"滿足要求",
怎麼去定義完成多少?
連鼎新都玩不下去,
台灣還有多少家可以這樣搞?
運氣不好,
通常就是軟體商不玩了,承辦人背黑鍋,導入軟體的公司白忙幾個月到頭一場空.
1. 既然是百萬級的ERP, 分2階段付款是很正常的, 第2階段可要求驗收後付款
但是, 驗收SOP在簽約時就應該訂下來, 而不是客戶點頭才算驗收OK(這樣做沒有廠商敢跟你玩的啦)
2. ERP導入應該是編列特別預算執行(你去年就應該編好了吧), 貴公司導入ERP採購竟然意見這麼多也算是奇蹟, 既然預
算都編列了, 要怎麼付, 付多少當然是專業負責人(就是你啦)經呈報總經理後決議, 那論得到採購發表意見
3. 客製化的部份應當合約化, 將成本分攤在維護成本內
你現在遇到的問題, 我以前也遇過, 那時候是導入SAP的 Buiness One系統, 弄到自己滿頭包
建議你和總經理開個會把你的困難告訴他,如果可以把採購也叫進來
1. 客觀的敘述採購的立場以及廠商的困難, 讓總經理知道有這回事
2. 重新和廠商修訂合約, 將驗收項目具體條列出來
3. 廠商的要求如超出預算, 可要求廠商攤提到維護成本(一般來說, ERP第一年維護免費, 之後要簽維護合約, 價格大約是
軟體售價的8%~15%之間, 看你怎麼談)
我覺得你們採購滿機車的, 但是他也是職責所在, 你如果有心往CIO之路邁進, 這次問題處理對你來說是個很好的考驗
加油吧
slash.kuo wrote:
而廠商認為他賣的是套裝軟體...
不管廠商怎麼說,樓主找廠商的時候是「套裝」還是「專案」呢?有沒有分析和開發能力?
如果是專案廠商,在談規格的時候雖然是貴了一點,不過往後的在架構下修改都是小事。
如果是套裝廠商,完全不敢想像!!
尾款是正常的,會有爭議是一開始就造成的。
我們公司100萬以下分兩期,6(簽約),4(驗收)
100以上分三期:4(簽約),4(安裝),2(驗收)
eyedoctor wrote:
然後很多案子是最後驗收不了...
↑此乃真心話也。軟體是思維的行業,寫程式只是在做工。
fatdragonz wrote:
簽維護合約, 價格大約是軟體售價的8%~15%之間
按中華民國軟體協會的標準是:
20萬以下的軟體18%~24%
20萬以上的軟體15%~24%
我們公司沒有20萬以下的,第一年都保固,第二年收20%~22%,
然後依使用情形每年遞減0.5%~1%,越用問題越少是常態,最後不低於15%
壓對的次數不重要,而是在對的趨勢上壓了多少?
建議您有兩個選擇:
1.順水推舟
拿採購條件與廠商談不攏為由,停止這件事情,大家都HAPPY
2.要洗頭,就不能洗一半
要導入就要付顧問費,不然乾脆別導入,
差別在於「導入上線時有任何問題或狀況」要找的是「廠商」還是「你」,
ERP導入時很大的付出在於「現場作業人員和BACK OFFICE人員的配合」,
尤其是「流程和習慣的改變」造成的可能的混亂陣痛期和人員心理反彈,
相信我,您不會希望自己是那個到處被抱怨的人。
大致上貴公司的情況
和台灣目前的甲方沒有太大差別
以下列出幾點個人意見
slash.kuo wrote:
去年底總經理表示希望導入ERP系統
您知道總經理「為什麼」要導入嗎?
是想賺更多錢?還是想省錢?還是要提高效率?
這或許會影響結論裡的選擇
說不定總經理只是心血來潮,
隨口要您SURVEY一下,
您就認真了......
slash.kuo wrote:
第一個問題,採購認為軟體已經那麼貴了,應該要包含顧問費,所以堅持顧問費用全部刪除,
這問題討論了將近兩個星期,後來廠商還是認痛接受了
您這是標準的甲方想法,
我告訴您乙方怎麼想的:
「ERP導入一定要用套裝軟體加上顧問輔導才能順利上線,不用顧問就能上線的機率實在太低」
「唉,客戶就是要省錢殺價,好吧,你就當買一套OFFICE回去,自生自滅吧,反正與我無關」
slash.kuo wrote:
具我所知應該沒有ERP廠商敢承擔導入失敗的風險,沒有人會接受驗收後付款的條件吧?
有,
所有ERP廠商都敢承擔導入失敗的風險,
只是
對甲方而言,風險是付了頭期款,浪費一小堆人力和時間
對乙方而言,風險是收不到尾款,丟一點商譽,浪費一大堆人力和時間
或者這麼說吧,
如果是賣「套裝軟體」的沒有所謂的驗收(就像OFFICE, SQL SERVER, 不買就拉倒,要買就付全額)
如果是做「專案」的,通常是驗收後付「尾款」,只是成數多或少的問題吧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