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 Google Apps 或是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對想企業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我門公司有 Mail server 的軟體,但對於公司只有一兩個人的微型企業,小弟也常常推薦他們去使用,不過還是有幾個觀念要釐清。
1.有人說 Google Apps 不等於 Gmail ?如果這樣,那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也就不等於 hotmail 囉?
這個問題要看您由哪個角度來看,如果光就 email address 來說,是的。但是這個效果僅限於 email address。如果只是希望名片比較好看,或是網站註冊會員不會被踢除,這是有效的。但是去沒辦法逃過郵件過濾。
其實就算您不用 Google Apps ,直接使用 Gmail,也是可以自行修改顯示的寄件人帳號。所以當對方收到您寄過來的信,顯示的帳號,和您實際寄送的帳號不一定一樣。
一般像 outlook 或是 webmail 的過濾,是屬於用戶端的過濾,那是收件人自己設定的,那麼 Google Apps 或是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就可能逃過被過濾的命運。
不過真正IT人員設定的郵件過濾,通常是利用郵件標頭和 IP 反查兩種技術,您可以適著用 Google Apps 或是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的帳號寄到其他信箱,檢視他的郵件標頭,就可以看到是由 google 或是 hotmail 所寄來的。同樣的,透過 IP 反查的結果,一樣可以過濾掉 google 或是 hotmail 的信件。
有興趣實驗的大大可以利用 Rainbow Mail Server 免費版自己架一個試試。架設完成後,先確認 Google Apps 的信件可以收的到,再將 google 這個關鍵字加到 IP 反查黑名單中,再寄寄看。

解決方式,如果可行的話,利用 ISP 的 SMTP 寄信,用 Google Apps 或是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的帳號收信。
2.Google Apps 或是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最大的風險應該不是在於即時資料被竊取的問題,而是營運策略不可能永遠不變。如果貴公司已經在 Google 或是 Microsoft 的伺服器上儲存了數百 G 的資料,當政策變的時候,您也只能任人宰割了。
因此在推薦客戶使用的時候都會建議他,把信收下來,而且要提醒他,這只是暫時的,長期規劃,還是要有自己的郵件伺服器,現在沒錢先用免費的,有錢了再自己架。
至於隱私問題,公開的宣佈搜尋服務不大可能,各國政府的力量應該會介入。檯面下的【行為分析】很難去預防,不論 Google 或是 Microsoft 都可以透過這些郵件內容分析市場的狀況,熱門關鍵字等,做為他們發展網路服務的參考。
3.至於成本,我想大概就是公司內部員工互寄的信件,可能要繞地球一圈再回來吧,不過基於 Email 是屬於非同步、離線的通訊方式,只要不是大型企業,這些成本是微乎其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