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本來是應該貼到莫拉克颱風專區,但是我想請教的高手大多出沒在軟體區,所以就貼在這邊啦
這次颱風造成這麼大的災害,有很多熱心的網友製作了很多很棒的資訊系統,例如:
http://www.google.com.tw/intl/zh-TW/landing/morakot/
http://typhoon.adct.org.tw/
http://disastertw.com/helps
http://www.itmaster.tw/?p=6333
從中常常可以看到 補給與支援,不是遲遲不到,就是供過於求。供需不平衡,不只是造成物力人力的浪費,也延誤救災的時效性。
看了莫拉克颱風專區裡面大家的一些意見,個人覺得救災工作要做得好,不外乎兩個原則:
. 資訊管道要通暢即時
. 供需平衡要做得好
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有一個整合性的 需求與供給_管理系統,萬一下次急難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供需管理做得更好
我想得到的,這個系統必須要有以下幾項特性:
. 不需要申請帳號:簡單易用,不需要申請帳號,只要能上網會打字 就可以使用
. 有記錄來源IP的功能:雖然不需要登入帳號,但也要有記錄來源IP的功能,以降低 不實訊息的發生
. 有分類與數量統計的功能:需求導向,需求驅動供給。所以需求與供給要能配對,而要能做良好的配對,前提是必須對需求與供給做分類與數量統計
. 需求的數量要自動衰減:需求的數量如果一經登記之後就不變,會造成供給持續不斷的湧入,可能會造成供過於求
. 需求的地點要標示GPS座標:這樣才能將地理位置展現在如Google Maps上,提供資源調度的參考依據
. 數量與地點圖形化:方便指揮調度的人做參考
. 資源運送的紀錄:供給方、數量、需求方、運送的時間點...作為參考
. ...
如果還有其他的想法,請各位補充
另外,目前我想不到比較好的辦法 來減低物資在運送途中的"耗損"。在一般的物流機制之下,可以用單據簽收的方式來確保物資有送達,但是在急難的情況下,沒有辦法搭配嚴格的盤點機制,簽收的辦法似乎也意義不大

X